曾经有一个朋友对我说:“有的孩子是玫瑰,有的孩子是仙人掌,你不能期待仙人掌有朝一日会变成玫瑰,但他能做最好的仙人掌,做最好的自己。”
我想,我的孩子就是那个永远也成为不了玫瑰的“仙人掌”。这个全身是刺的“仙人掌”很难融入集体,在我认为“爱与自由”的教育里,他却变得越来越敏感孤独,使我和先生陷入极大的焦虑。
在儿子成为一名小学生之前,我曾经非常惶恐,害怕小学老师给他贴标签,或是像幼儿园那样放任不管。为了让他跟上同龄人集体,我忍痛辞职,天天陪伴。幸运的是,我儿子所在的这所公立学校,老师为他这样的孩子融入集体想了很多办法,手把手给他建立规则意识。规则是堵墙,有了它,我们全家人终于感到安全。
我的儿子小宝今年9岁,是北京某个公立小学的3年级学生。原本我十分信奉西式教育提倡的“爱与自由”,为此特意选了一家蒙特梭利幼儿园,让儿子在那儿度过了三年的时光。
这家幼儿园实行混龄教育,3岁以下的孩子在一个班,3-6岁孩子一个班。我在儿子两岁多的时候把他送到了第一个班级,孩子看上去适应得不错。但是刚一转到3-6岁的混龄班,他就出现了明显的问题。儿子变得排斥幼儿园,总是嚷着不愿意去。
儿子天生的运动能力不强,我当时认为这是他不自信的重要原因。其他孩子去户外上课,他觉得自己跑不好、跳不好,总是在教室里不愿意出去,跟班上的一位老师呆在一起。我儿子是一个规则感比较弱的孩子,别人在上课,他会一个人跑到厕所去玩水。他经常这样,老师便让几个4、5岁的大孩子去厕所管他。后来我才知道,几个大孩子在厕所里好几次打了我儿子,而他作为一个刚刚3岁的孩子,不知道如何应对,这带给他很大的心理阴影。但是孩子内心的伤口藏得很深,我们家长直到几年后才从心理治疗师那里得知。等到我家孩子在班上成为大孩子了,他又用粗鲁的方式去对待小孩子。于是从老师那里反馈给我们的信息,越来越负面,我儿子又咬谁了,又与哪位同学发生冲突了,弄得我们焦头烂额。
那时候我们夫妻俩忙着工作挣钱,以为把孩子送进了一个有着国外名校头衔的幼儿园,孩子会成长得很顺利。但是后来回想起来,国内这几年蜂拥而上的所谓国际幼儿园,很多是摘取了西式教育某个方面的理念,但是在具体的操作实施时,创办者与老师们都缺乏系统性的科学方法。对于我儿子这样一个在他们看来淘气难管的孩子,老师缺乏方法,后来基本不怎么管他,只要他在幼儿园不出事就好。结果孩子与集体越来越远,表面上显得特别不服从,内心其实又很缺乏安全感和自信。
儿子这三年幼儿园的经历,让我感受到,“爱与自由”只是教育幼儿的一个方面而已,自由不是绝对的。如果不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感,不及时解决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孩子既没有感受到爱,也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后来我在国外生活的朋友,等到他们的孩子上学后,也常常向我讲述国外学校的严格规则。也许是因为我们这一代家长,认为自己从小的教育太不自由,因此特别强调给孩子宽松和自由。但是,没有规范的自由,带来的是孩子与人相处的痛苦。
等到儿子5岁多时,我让他上了一个培训机构的学前班。我儿子对于规则的不适应,显得更加突出。学前班的规矩与小学很接近,可是我儿子在教室里根本坐不住,上一会课就往外跑。为此孩子爷爷奶奶特意从老家过来,有一个月的时间专门守在教室门口,孩子跑出来就截住他。但是这样的方法并不管用,爷爷奶奶也气馁地回老家了。我们一家人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是又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仿佛掉进了茫茫大海,感到冰冷又惶恐。
这时候学前班老师特意与我长谈了一次。她说我的孩子虽然热爱探索,但是无视纪律,内心敏感,喜欢独来独往。老师非常诚恳忧郁地说,如果我们家长还不及时介入,以后孩子的问题会越来越大,再想管就管不过来了。
回想起来,我非常感谢这位老师的恳切长谈。虽然她只是一个商业机构的老师,但是对孩子表现出的责任心,比之前那所幼儿园老师还要强。指出一个孩子的问题,指出这个孩子家庭教育里存在的问题,对一个老师来说,并不是一个轻松的事情。学前班的老师试图和我们家长一起给孩子建立规则时,我们开始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辞职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我和孩子爸爸为了拼事业,工作都非常努力。但是我之前过于信任学校对于孩子教育的作用,陪伴孩子的时间少。有时候我在给儿子洗澡、整理书包的同时,戴着耳机参加电话会议,电话能一直打到夜里一两点。孩子多次叫我,我也没有办法跟他聊天。当惊觉孩子的问题已经很大时,我最终下定决心,至少这几年全心陪伴孩子,等他走上正轨之后,我再考虑回归职场。
经过我近一年的学前班陪读,儿子改变不少,但比起那些守规矩的孩子,仍有明显差距。我们就这样战战兢兢地进入了小学一年级。对儿子缺乏的规则感以及脆弱的情绪控制力,我是早有准备的,也能预见到他在小学期间会有一段不容易的适应期。可是,当小学开学后,老师的担心、批评如期而至,我还是有些猝不及防。
开学第一天,班主任找我们夫妻俩谈话,说这个孩子我行我素不守纪律,老师批评竟然躺在地上!几天以后,儿子又因为发脾气在楼梯上推同学,险些酿成大祸。就这样,一个星期下来,我有三天都被喊到学校,儿子也迅速成为年级的“名人”。
我陷入了深深的焦虑,儿子上学我在家里坐立不安,一看到老师的来电显示我就心惊肉跳,随时做好到学校领他回来的准备。我自己偷偷哭,也当着孩子的面哭,情绪经常失控。盛怒之下我也实施了不少“变态”的惩罚措施,我曾经让刚学会写字的他写了30遍“不要躺地上”,也曾经让他靠墙罚站。简单粗暴换来的是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越来越差。
班主任非常理解我的焦虑,那个时候,某位儿童教育专家正好在学校为新生家长讲课,班主任建议我一定去听听这位老师的讲座,看看如何从家长角度改变从而更好地引导孩子。
这位老师的讲座很有针对性,上来就直指一年级新生在入学时期容易出现的几大问题——缺乏规划感、没有权威意识、情绪控制力弱。尽管我非常不愿意承认,但我的孩子确实存在几乎所有问题,这也让他成为班上最让老师头疼的孩子。
我也了解到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在0到3岁、3到6岁各个成长阶段,孩子没有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缺乏父母正确的关注和引导。总结成一句话——父母并没有把家庭教育当成一项战略来看待。
回头想想,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只是想拼命工作,为他上国际班支付昂贵的学费,每天早出晚归很少和他交流。他为什么总是一个人玩?老师为什么默许他的不合群?是真的给他自由,还是放弃不管?我们从来没有去深究过,而这恰恰是影响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讲座结束后,我找到这位老师,向他求助我该怎么办。老师第一句话就是:“您别着急,您太焦虑了。”孩子的成长过程总是会出现很多问题。家长应该如何做?是把这些紧张的情绪传递给孩子,对他们进行惩罚;还是真正读懂孩子内心,找到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那位老师说,只有做最好的家长,孩子才有可能做最好的自己。
听讲座的那天,儿子又因为在学校犯错误被我领回家,走之前我让他靠墙罚站。结束后回到家,儿子还在罚站,他已经站了3个多小时。我看到小小的他站在墙角,孤单而无助,孩子很不安,不断地哭着问我:“妈妈,你不再爱我了吗?”我突然明白,我对他的焦虑和紧张,以及各种严厉的惩罚,已经开始令他的安全防线坍塌。失去了安全感的支持,失去了爸爸妈妈的信任,他的反常行为只会愈演愈烈。
那天晚上,我和还在外地出差的孩子爸爸聊了很久,我们开始明白——仙人掌就是仙人掌,就算用鞭子抽打,他也不能成为玫瑰,我们需要用浇灌仙人掌的办法,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后来,我撕掉了贴在家里的《约法十章》,曾经我让儿子每天早上背着书包念一遍才能出门。我们首先要重建孩子的家庭岛,让他明白爸爸妈妈永远是他最坚强的后盾,任何时候都不会抛弃他。不管这一天他在学校表现得有多糟糕,我们都努力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和他谈心,让孩子自己想想解决办法,第二天到学校去试试。
有一次,我和他商量:自己生气的时候可不可以坐下来捂住耳朵,闭着眼睛待一会。我希望这个办法能帮他学会控制情绪。结果第二天,班主任告诉我,突然看见我儿子坐在地上,捂着耳朵喊“我不生气,我不生气”,用这个办法控制住了即将爆发的一场冲突。我儿子很认真地告诉老师:我不生气就不会打同学了,这是妈妈和我一起想的办法。
我们同时需要尽快补齐他在0到6岁成长阶段缺乏的规则感。我听了讲座老师的建议,从每天让孩子重复一件事情(比如回家把鞋子整齐摆放好、看完书把书放回书架)做起,培养他的规则意识。同时,也注重孩子自我能力的培养,我每天早上把闹钟调早15分钟,就算儿子再磨蹭,我也不帮他穿衣服。
孩子糟糕的情绪控制力很大程度源于他贫乏的社交能力,这也和他从小自我坚持的个性有关。一个人今后总要走向社会,不接受规则的人根本融入不了集体。我曾经希望孩子有自己的个性,但是如果在孩子没有建立规则感的前提下去谈个性,反而对孩子性格的培养是个极大的干扰。
幸运的是,孩子所在的这所公立小学,班主任表现出极强的责任心。本来我儿子这样特殊一点的孩子,给她增加了很多工作量,但是老师不厌其烦地天天联系我,把孩子的每一点变化告诉我,希望我与她一起配合来改变孩子。
这位心理学研究生毕业的20多岁的班主任老师,有一个很明确的观点:孩子现在体现出来的问题,只有很小一部分来自他们自己。我们如果把家庭、学校等环境建设好了,孩子自然会越变越好。这位老师没有给我儿子贴上“差生”的标签,也没有放任不管。我内心最害怕的,不是老师批评我孩子,而是根本不管他。
班主任给了孩子一个很棒的建议——每天认识一个好朋友。班主任老师特地选了一个性格温和的小姑娘做我儿子的第一个好朋友,老师带着他去与这位小姑娘互相认识。老师对我说,她每天在学校给我儿子介绍一位好朋友,回家我就让儿子把这位好朋友画下来,询问他们是怎么互相认识的,彼此有什么感受等等。我记得第一天儿子回来非常高兴,他很认真地把那个小姑娘画下来,后来,这个小女孩真的成了他最好的朋友。
班主任的这个办法持续了一个星期,非常有效。我也给孩子准备了一些漂亮的小橡皮,让他拿到学校交朋友,鼓励他主动和同学聊天、玩耍。慢慢地我发现,孩子开始回家和我们聊同学了,他甚至自己为即将到来的生日会列了一个朋友邀请名单。这在他读幼儿园时期是不可想象的,那时候他被老师列为不跟任何人打交道的孩子。
回首孩子一年级开学的头几个月,对于我和孩子爸爸来说,真的是炼狱,我们从深深地失望、茫然开始不断地调整自己,学会正视孩子的情况,再到慢慢找到适合他的方法。我也深深地感谢班主任老师对孩子的认真负责、不离不弃,她总是不断地和我们一起想办法帮助孩子。
现在我的孩子已经进步很多,情绪也比以前平和了不少,他已经从上课、与同学的交往中感到快乐。未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许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我已经意识到,教育需要规则与自由并行,孩子在幼儿时期没有建立规则意识和权威意识,使他找不到自我,我们一家人也陷入迷失。从我自身的经历来看,我很感谢孩子所在的公立学校,老师有教育方法,也有责任心,使我们一家人终于在茫然中慢慢找到方向,有一种从大海中“上岸”的踏实感。我的儿子依然只是“仙人掌”,但我们不再为此烦恼。我们希望根据他的习性,把他养成一株健康快乐的“仙人掌”。
自2022年6月13日起,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宣布,回国签证申请将重新...
旅行有两类,一类是充满想象的猎奇之旅,一类是饱含情怀的朝圣之...
今天欧美艺佳留学收到了一封来自学生发给老师的邮件,把自己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