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留学动态>你想过吗,自己为什么要一毕业就留学

你想过吗,自己为什么要一毕业就留学

  大概半个月前,苹果在美国召开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了iPhone X、iPhone8 以及iPhone 8 Plus三款新品。

  闲聊的时候,问了问老师们对于三款新品的看法,以为大众期待的苹果新品也会同样收获老师们的期待。

  但是,我错了。老师们并没有对所谓的新品有太多执念,并且给出了各自的理由。

  与同龄人相比,作为老师的我们,有一些小确幸:我们知道自己在什么阶段需要哪些东西。

  艺术留学亦是同理:是否自己一毕业,就要随大流儿出国深造,是一个值得各位深思的问题。

  留学或许不会出错,自我提升听上去总是那么的“政治正确”。

  但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你,是否要即刻动身?几乎所有人都缺乏考量。

  今日探讨:在关键时间节点,如何为自己择优谋取一条明智、理智的成长道路。

  利

  -  前 脚 迈 出 大 学 ,后 脚 艺 术 留 学 -

  1. 压缩时间成本,占据更高求职优势

  无疑,结合国内职场现状,高端职位的大门是专为高校教育优胜者开放的。大型的国企、外企、明星事务所,如果不具备海归教育背景,刚刚毕业的普通国内一本大学生很难在没有优秀项目经历的支撑下成功应聘。

  以英国留学为首,一年的留学时光,针对性极强的解决了国内学生与家长的刚需,并暂时治愈了心中的焦虑,只要花一年镀个金回国就好找工作了。

  但功利性的求学心态,虽然治标,但不治本,这点我会在下一环节重点解释。

  2. 了解什么是设计

  国内大学生普遍对设计是没有概念的,这点丝毫不必隐晦,也不必为咱们学生找块遮羞布,因为大环境使然。

  大多数学生,本科四年下来除了手绘能力、软件能力的平均水平要高于国外教育体制下的学生,但若谈起设计理念,拼设计想法,做项目汇报还是国外学生遥遥领先。这也导致了很多国内的学生一毕业,便开始了画图工作,就再也没抬起头过。

  国外的教学环境像是一台净化器,滤去杂质,去除浮躁,回归设计本质。

  以建筑设计为例,出国前同学们普遍认为建筑就是一幢幢的构筑物,但出国后建筑或许将变成一种环境的介入物。

  Peter Cook认为建筑是机器

  蓝天组认为建筑是云

  藤本壮介认为建筑是爬树

  Sanaa的建筑是消除阶级

  当我们倾慕大师凭借设计理念,创造出万人瞩目的建筑时,是否注意到留学的时光,让我们距离大师更近了一步。

  3. 更好的环境,开阔视野

  丰富,开放,百无禁忌,最大程度摆脱束缚的艺术资源呈现于国外城市的每个角落。

  很多时候,我会反问自己,为什么中国孩子的眼界如此闭塞,当我站在马路抬头看到莫过头顶的建筑时,便有了答案。

  4. 时间规划能力

  国外的高压课业量与不认真完成作业必定挂科的教育逻辑,令每一名跨入学校大门的学生必须严阵以待,即便学习主动性不强的学生,也会在不由自主之中得到改造。

  面对铺天盖地的作业量以及海量开放的优质课程,留学生必须学会严格规划个人时间,这对于今后在繁忙的工作与生活之中求取平衡点,打下坚实基础。

  5. 执行力

  眼明手快,出活的速度都是高压之下逼出来的,超高的项目执行力会帮助同学们在今后的工作之中划清工作与生活的界限。

  6. 沟通能力

  沟通不仅需要高效,还需要令人舒服愉悦,彼此互动;同时优秀的设计作品,不仅依设计师的手脑,还要靠设计师一张嘴。在国外的学习过程中,Group Work,Seminar,Presentation等形式都能提升大家的沟通能力。

  这里需要指出,在职场之中不开口说话,肯定一辈子画图。

  7. 坚持

  投机式的利益攫取成功案例仅仅出现于大众媒体之上,且多数动机不纯,比如股市疯长,做局者套现,老百姓被套。在现实生活中,放长线钓大鱼的逻辑才更为普适,踏踏实实做好一件事情,比一夜暴富又一夜家徒四壁,更富人生智慧。

  但将一件事情作为毕生事业非常不易,如果希望在这条道路上走的更为长远,功利性的讲,挣的钱比别人更多些,除了需要在异常高的工作强度下坚持到底,还要不断接受个人失败与旁人非议。

  国外顶级院校为学生提供了相似的体验环境,每天累成狗,出的作品在自己眼中几近完美,但教授始终保持严谨的批判态度,逼迫你去寻找更多的论据,梳理更顺畅的设计逻辑,并时不时的心急口快:

  if you don't fix it ,I will put my leg into your ass!

  弊

  -  不 知 道 自 己 想 要 什 么,喜 欢 什 么 -

  这么多年走过来,亲身经历告诉我:绝大多数学生出国前,脑中都是一团雾水,包括家长在内也是。

  因为大众对于留学的集体认知是宽泛概括的:“国外文凭更好用,国外教育质量更高,掌握第二门语言等等”,但具体要说好在哪里,不清楚,出去要学什么,也不清楚。

  这便是刚刚迈出校园便选择留学面临的最大问题。

  因为自己觉得该出去看看,就来报名了

  周围同学都报名了,所以我也报名培训

  我爸妈让我出去的,我自己都没想过留学

  以上都是学生亲口所说,却几乎没有人能笃定的告诉我:我申请圣马丁不是因为它服装设计世界闻名,而是因为我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们的风格我很喜欢。

  也很少有同学告诉会说,我是因为在大学学习中认识到自己还有哪些方面的不足,而某某学校在这方面特别出众,我希望取长补短。

  在迷茫中选择出国会遇见一种比较尴尬的情况,以英国留学为例:1年读完,刚刚开始明白什么是设计,该如何做项目,意识到自己的缺点需要继续克服,结果毕业了。

  如果选择美国,相对此类问题可以有效避免一些,因为美国多数研究生为2年,部分学校为3年,在经济条件充裕的前提下,是留学的最佳选择。

  时  机

  -  前 脚 迈 出 大 学 ,后 脚 艺 术 留 学 -

  再次借用开篇“买车”的例子,其实艺术留学的最佳时机和买车一样,很简单,“该买时候买”:

  觉得自己在国内大学没有学到知识,我要出国恶补!

  觉得自己认同Peter Cook的建筑理念,我想去UCL一探究竟!

  觉得自己对设计的理解仍十分片面,希望借助环境提高认知!

  …

  而不是:

  同学都出国了,我也要出国

  我父母让我出国,我就出国

  海归职场前途好,我镀层金

  …

  出国留学不是大学毕业之后的必选项,尤其是名校毕业生迈出校门谁还没有个年少轻狂,没见过一山更比一山高前,“虚心学习”谈起来都是“逞口舌之快”。

  但当理解到工作不仅是满足生活苟且,需要将专业看作“一件事情”去不断实践之时,国外严谨的治学氛围便会成为一座宝藏,为我们提供机会去挖掘属于自己的财富视角。

0

发表我的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