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留学动态>留学圈里的高敏感人群
留学圈里的高敏感人群

留学圈里的高敏感人群

官方发布2017-10-18 15:07:00浏览3087

留学圈里的高敏感人群

  我们的留学圈里看似一片祥和,打开社交媒体似乎都能观察到每个留学生的各种日常。学霸赶due的,刷实验室或实习工作的,和朋友聚会的,出去旅行的,情侣约会的,代购的,开趴的……丰富多彩。然而留学生活真的是如此五彩斑斓,只充满了积极、正能量与无限成功吗?

  数据显示,每五个留学生中就有一个留学生经历过对自己可能患上抑郁症的焦虑,16%的留学生对自己的焦虑而感到担心。而长期的焦虑和担忧则使得这样的留学生群体饱受因过度敏感、过度焦虑而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随着敏感系数与频率的不断上升,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也常常伴随而来。

  那么就让我们今天一起来走进留学生圈里这个敏感的群体和他们的心理状态,一起了解、正视、解除这些高压。

  Oversensitiveness引发的Over interpretation

  大部分留学生是抱着对学术与自我价值提升的极高期待来到国外读书的,毕竟能够做到让我们背井离乡,离开亲人与朋友以及熟悉的社会环境是需要足够的勇气、决心、甚至野心的。很多学生在国内便已是出类拔萃的佼佼者了,来到国外这个新的学习以及生活环境,自然对自我价值和他人评价有着同样甚至更高的要求。这样严格的自我要求必然会导致我们心理上的高度紧张,无时无刻不在确保自己的这一“自我认知与期望”。这样下来,往往会导致自我的过度剖析和批判。

  高压线是如何形成的呢?

  我们的Oversensitiveness来自哪里?

  高期待与复杂现实,谁动了我的自信?

  来到国外的我们渐渐发现,来到这里已经不仅仅是要做的保持良好学习成绩这么简单了,甚至想要维持自己的学习目标还需要在生活上、精神上、身体上、心理上等各方面的调整和适应的前提下才能完成。这就给大家原有的既定目标带来了更多的影响因素。

  从心理角度来说,在换到一个新的社会文化背景时,我们的社会角色(Social roles)势必会经历一个转化、增加、调整的过程。例如,在国内学习,我们多是以这个社会组成的主体(Majority)的身份进行的。这就意味着,我们熟悉这里的文化、教育形式、社会体制,也用我们熟悉的母语来进行生活及学习的各种事宜。然而留学虽说也是学习,但可能我们的身份在学生群体里转化成了(Minority),既也包含了对学习、生活、文化、制度等等的适应过程。

  在这样角色与属性的变化的影响下,就很难不提到自我价值的认知了。曾经对自我价值的评价标准有可能在大环境对个体价值的评价标准下进行改变。中外文化差异想必无需在此赘述,经历过留学的朋友们也一定感受过中外对个体评价的标准是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的。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在做presentation时或者写论文时,美国老师往往喜欢针对我们的内容提出很多问题让我们解答,并且会有很多评论告诉我们怎么改进。而中国教授们往往对优秀论文和展示的不给予过多评论,也很少向我们提问。因此很多留学生对这样的转变很不适应,把美国老师的这样“另类”欣赏和鼓励的方式过度解读为自己的失误与不完美。小组讨论中大家的不同看法与辩论也常常被很多留学生过度解读,甚至认为是对方对我们自身也会抱有看法。

  社交压力,同伴压力让我们更加敏感

  有一个简单的道理,我们当去一个新地方,遇见一个陌生人时,我们常常警觉性会更高,充满了好奇和紧张,希望把最好的一面呈现出来,希望尽快取得了解。这样一来,敏感系数也就不知不觉地大大增加了。

  Bulthuis(1986)指出,美国是个高度自主,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会,友谊的定义相对其他社会存在更多不稳定性和短暂性的特点。留学生往往会把美国人礼貌上的友好与热情看的远比那些美国人要认真。我们这里并不是说美国人冷漠或者不会和留学生深交,但是在美国大家各自有着独立的生活,很少像中国学生这样抱团,热情友好的邀请和打招呼也不一定意味着你们之间有多么亲密。

  同时,同伴压力也是让大家高压线形成的原因。这样的同伴压力可以分别存在于整个学生群体以及同为留学生的群体。整个学生群体中我们会以成绩、老师评价、活动参与度等等进行和他人的比较,从而产生很多压力。尤其是面对用母语进行学习的同学时,我们也往往会感到有一定的差距,并且希望尽快缩短它。而面对同为留学生的同学们,我们也会在文化、学习、生活等不同适应程度的比较情况下,引发一定的压力。

  国内亲友---我们的精神支柱?还是压力的来源

  大部分出国的我们都是肩负着家里人的期待,身边人的祝福,朋友的羡慕,甚至有些不和谐的偏见而走出来的。当遇到问题和困难时,诉说苦楚反而成了一个障碍。

  同时,因为我们远在国内的家人朋友并没有亲身经历我们所经历的,想要他们做到百分之百的理解也相对困难。因此曾经那些作为我们智囊团和精神支柱的国内亲友们,反而在这个时候不能继续像过去一样为我们排忧解难。

  你是否也有这些高压线、高敏感?

  一个小单子让你自我剖析高敏感“症状”的表现

  1. 生理上的反应

  HPA轴(HPA axis, the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的功能障碍, 而这一复杂的组成正是影响我们对压力与身体运作的反应。

  免疫系统失调

  容易生病

  身体感到紧张、紧绷不放松

  胃口食欲及睡眠减少

  常感到疲倦、头疼

  2. 认知疲劳

  常常因信息过量“Information overload”导致。在忙于学习的同时,要在生活适应,独自面对种种挑战困难时我们大脑输入了大量不同的信息,从而导致精神疲劳(Winkelman, 1994)。而这样的疲劳会反作用于我们的工作效率。

  3. 心理问题

  焦虑

  抑郁

  多疑

  对自我期待和目标两极化(过分不切实际或过分简单)

  如何解压,降压

  1. 正视自己的能力、目标、以及达到目标需要做的努力。不过分要求自己,也不妄自菲薄。

  2. 正确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学会结合过去国内环境里个人价值评价标准和国外环境里的个人价值评价标准。

  3. 学会向不同人和机构寻求帮助。(例如,学校心理医生,教授,同学,写作中心,各种互助小组)戳??二维码,找iWanna,懂你的朋辈心理咨询,聊个几块钱的

  4. 建立不同的压力应对办法,针对不同程度、对不同事物的敏感找出最适合自己的解压方式,可在咨询师的帮助下完成。

  5. 参与体育锻炼。

  6. 丰富业余生活。

0

发表我的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