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去到不一样的国家和城市,踏入不一样的校园,遇见不一样的人,拥有不一样的感受,但这段游学经历让每个人来说都同样难忘,同样有意义。翻开这些游学日志,来看看那些相似却又不同的游学经历,了解这段时光对他们来说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和意义。
目的地:日本早稻田大学
那么近,那么远
人潮涌动的十字街头和静默庄严的鸟居神社总是能构成异国人对于东京的最初印象,而这两者也真的能在这座巨型都市里共存。
穿过几条街巷,背着用惯了两年的双肩包,拖着一个黑色大行李箱,等候电车在面前呼啸驶过铁道与马路的交叉口,身旁是刚放学的骑着单车的高中生。经历几许辗转后,在那个阳光刺眼的夏日,我落脚在了练马区的一处公寓楼,这里也是交流项目为我们统一安排的住所,距离繁华喧闹的新宿约30分钟电车路程,同样的时间里,也就可以抵达接下来半年接纳我的早稻田大学本部校园。
在交流期间,我幸运地前往东京中野中学担当临时授课向日本初中生介绍中国。结束后我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那些学生们全体在一块板上亲笔留言致谢,而留言上方则是一张那天我们的合影,还点缀着两只千纸鹤,顿时间心里有些感动,日本人很珍视人与人之间的每一次相遇,“一期一会”就是日本文化的一个典型词汇,指人的一生中可能只能够和对方见面一次,因而要以最好的方式对待对方,在无常的人生里好好对待每一刻现在,也是我所感知到的良训。
除了学习和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旅游也是身在国外的一项常规活动,旅途上看到的景、遇到的人时不时地就可以拨动一下你的心弦,当新鲜的文化体验向你张开双臂,没有什么理由拒绝。
目的地:美国耶鲁大学、加州大学
对美国的想象、观察和反思
在美国东西海岸学习的半年里,我阅读了许多金融学、统计学的教材和论文,结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游历了纽约、波士顿、旧金山、奥斯汀等城市,见证了美国大选的“黑天鹅事件”,目睹了民主党大本营加州的数次游行示威。
和很多人一样,我对于这个繁荣的国度也充满着幻想,但在这短短的半年,我对美国的观念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个国度的价值与美并不在于它能给这个土地的人们带来的机遇,也不在于它的发达和强大,而在于它对个性和创新的肯定与包容。
我们在国内接触的英语材料往往是标准的英音或美音,而在实际生活中,许多教授和同学来自欧洲、印度和东亚地区,不少人的口音很难理解。即使是美国人,也有很多口语和俚语表达会让人不知所措。然而一个月过去后,我也熟悉了五湖四海的口音,开始试着快速的扫读论文,学着与教授同学争论某个议题。更重要的是,我开始在这新奇前沿的课程中汲取从未领略的专业知识、分析方法和思维方式。
在教学的侧重上,美国大学都很注重对知识的直观理解和应用,因为大多数的本科生将来都不会从事学术研究,与其让本科生掌握各种复杂的证明,不如让他们对原理有一个直观的理解,然后学会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他们。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游览各个不同类型的著名博物馆,我领略到了中产阶级的文化生活之丰富。我发现,自己对于美国的印象不再停留于繁荣的表面,更深刻地理解了背后的历史文化积淀。也许短期学术交流的最大意义就是对于自身进行批判。我或许做不到对于耶鲁和加州大学产生深厚的情感,但我最大的收获,是保持一颗批判而贪婪的心去吸收,去反思。
目的地: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
不止是一个过客
当我第一次踏入这个被主教红和橙金色两种颜色占据的精致校园时,USC的每一块屏幕都在播放着不久前刚结束的Rose Bowl(玫瑰碗)的比赛盛况,就像数月以后结束的超级碗一样,USC的橄榄球队在比分大幅落后的情况下实现了极限逆转,最终夺下了玫瑰碗的冠军。初来乍到的我背着背包,虽然刚踏上这片陌生的国土不足一周,虽然刚踏上这个异国的校园不足一天,但那一刻,我仿佛从一个过客成为了下一个Trojan。
USC在这几个方面令我印象最为深刻:
其一,相比于科研水平,USC的教学水平更为出色,USC对于学生学业的督促力度是很高的,不仅有数不清的quiz以及mid-term,就连体育课都有定期的essay和客观题考试。
其二,USC也很适合那些对金融领域以外学科有兴趣的同学,USC与好莱坞的联系十分紧密,其电影学院更是世界闻名,学校在电影方面的课程设置以及行业资源能够让对电影感兴趣的同学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一部电影的各个方面。
其三,教授们都会或多或少强调networking的重要性,很多外院系的学生将之称为Marshall style,教授甚至会手把手教同学如何发cold email或者在Linkedin上联系以往的校友。此外,商学院本身的职业辅导服务仍会对五年以内的毕业生有效,对第一份工作不满意的毕业生甚至可以以校友的身份再次寻求学院的帮助。
与我而言,交流的意义一半在于体验美国的学习环境,另一半就在于感受美式文化。USC所在的LA将美国文化中多样化这一点体现的淋漓尽致,无论是在球场健身房随处可见的黑人兄弟,还是讲台上欧洲裔的教授,还是讲台下比例众多的亚裔面孔,能够让人在这个世界文化的熔炉里面遇见曾散落在各地的人们。
刚去美国时曾试想学习美式的发音以及语法,后来才发现,很多人对于口音和语法并不介意,他们中的大多数将语言视作一种工具,实用性高于标准性,不用去考虑传统不用去考虑习俗,用这种最直接的方式去表达内心的想法才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误解并高效地传达意图。
这份经历虽然短暂但在自己求学生涯里的烙印终不会褪去,这段时光世界向我呈现了他的另一个模样,我也带着这份欣喜与感动继续砥砺前行。
美国西雅图暑期游学产品推荐:
自2022年6月13日起,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宣布,回国签证申请将重新...
旅行有两类,一类是充满想象的猎奇之旅,一类是饱含情怀的朝圣之...
今天欧美艺佳留学收到了一封来自学生发给老师的邮件,把自己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