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才是衡量留学的唯一尺度。
前段时间有条新闻足够吸引眼球,一则“女生6年花200万留学,回国被开2000底薪”的消息引爆网络。
6年前,杭州有户人家卖掉了唯一的房子,拿了150万,用120万供女儿小林在国外留学。6年后,本想回国大施拳脚一番,找工作时却四处碰壁,每一次面试都是一场折煞。
有家公司只给身为”海归“的她2000底薪,这与她的期待别说相差甚远了,简直是突破天际的距离。最后还是在家长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月薪5000的工作。
而小林的境遇,在网上也引发了热烈讨论,不少父母在思考,出国留学到底值不值,到底有没有用?
有人认为当下留学盲目跟风,很多人并不了解留学所在国家或城市的优势以及工作前景,只是看到大家都跑去留学了,就一股脑也跟去了,这就造成了留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也有人认为留学要量力而行,这个要根据家庭条件而定,倘若家庭为支付留学费用已经相当拮据,甚至要变卖父母养老的家产和房子为代价,这样的留学就是建立在牺牲他人的基础上,做人不该如此自私。
还有人认为找不到好工作的原因在于自身的能力和阅历,和留不留学没有直接关系,现在留学条件放宽,每年大把的留学人员,而国内的985/211院校能力优秀者也很多,海归不见得比他们占什么优势。
“海归”二字,几时起,曾是镶满金边的代名词,是人才市场是炽手可热的“香饽饽”,这些远赴重洋学成归来的精英人才,就好比公鸡中的战斗机。
早在100年前,留学就被视为一种强国之策。我们历史书上学到的那些名人大师,大多都是远赴重洋学成报效祖国的。举几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我国的第一个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就是那时候清朝公派的120个留学生之一。
1902年4月鲁迅作为大清国的留学生,在日本的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此后又去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写下《围城》的钱钟书,1935年去到英国留学,学的是英国文学,他和杨绛先生的爱情故事也开始于大洋彼岸的英国。
我国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鼓励留学。
当年邓小平的鼓励留学的一番话,点燃了中国留学生走向世界的火苗,除了公派的留学生,自费生前往国外留学也如潮水般袭来。当时正值刚恢复高考,万物更新,留学生想去广播中曾听到的“敌国”一探究竟。
上世纪90年代,我国也掀起了一次“归国潮”。譬如田溯宁1995年回国,将互联网主架构带回中国;李彦宏1999年回国,开创中国搜索引擎百度……这些商界大佬自然成了“海归”回国的典范。
当然,有典范,也有平凡。海归并非人人都能旗开得胜,成为人生赢家。
之前在网上看过一篇国外名校硕士海归,历时88天,终于拿到了第一个0ffer。
她的大致基本情况,国内知名211硕士,工科女,研究生期间通过学校一次与法国工程师学校的交流,留学法国,后来去到法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实习,以这份资历来说,姑娘回国也是妥妥的“抢手货”。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姑娘在法国的学校是非常好的学校,所学的专业也排名法国前五,but,国内的HR根本不了解甚至不懂这所学校,可能在HR看来,这就是个普通海归的普通学校。
在这快三个月的时间里,她面试过太多家,有过大型国企、外企、民营私企,拒绝的理由也各不相同。“你没在国内工作过我们怎么能给到你这个薪酬?”“哦,我们这个是技术岗,还是觉得招到男生更合适些。”更有奇葩公司的面试官上来就问:“你读这么多年书了都没有工作过?有没有交过男朋友?而且还让做心理测试,姑娘能感受到那种不舒服的鄙视。还有的公司一面二面都挺好,最后却没了下文……
在找工作时,最怕出现的就是焦急、焦虑,可事实上是,当身边所有人都拿到了offer,自己还在汪洋大海中孤独游弋,最怕被亲人朋友问起,那种失落与挫败,像是一桶冷水直灌头顶,凉彻心扉。
我明明不比别人差啊?为什么?面试官都瞎了眼吧!
姑娘把她自经回国后,每一次面试的过程描述的非常详细,再一次次泄气与挣扎中,含泪微笑下去,终于苦等来满意的offer。
她描述到,当这么久终于收到第一个offer时,刚出了面试大楼,立马打电话给母亲,带着哭腔说道:“妈我找到工作了!你看,我不是没人要!然后嚎啕大哭,那一刻百感交集。虽然这个过程久一点,但是就像那句俗烂了的鸡汤语录,只要最后是你,晚一点没关系。很多年轻人初入职场时,往往也是心理最脆弱的时候,这个时候家长的理解与鼓励,会给他们坚持下去的意念。
如今国内的北上广,依旧聚集着全国大部分资源优势,每年的毕业招聘季,这里依旧人满为患,不乏各路名牌高校毕业生。我们能看到的一个显著事实,每年出国留学人数增多,归国人数也再增多。
“归国潮”也并非是突如之至,呈现出了一个由低到高的阶段。当然这与签证身份的限制,也就是移民法的困难有关。以美帝的移民法来说,能留下的都是找到工作或者与美国人通婚的,由于签证身份的限制,找到工作的多是能力突出的博士或硕士,当然也不乏能力强的本科生。
但是美国的工作签证配额大大低于在美的中国留学生,所以除了一部分“海归”是主动回国的,相当多一部分都是留不下美国才回国的,这种竞争力的下降,在国内就业市场没有那么认同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再者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金融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崛起,国内的工作机会也越来越多,其中不乏跨国企业和世界500强。所以说工作机会的增多,也是“海归”归国的一大重要原因。
这其中有的人去了上海金融界俯瞰整个黄浦江的滔滔江水,有人在北京互联网写字楼下的咖啡店里与人大谈融资。
所以说千万别问出国“留学”到底值不值?这本来就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说辞,看每个人追求什么罢了。有些父母追求物质,所以在之前房价平稳的时候把可以出国留学的钱投资在房子上,现在升值为子女留下几套房,如今暗自窃喜成为人生赢家;也有父母就是变卖房产也要供子女出国读书,让子女拓展视野锻炼能力,对他们而言,教育就是最好的投资。
其实每一种选择都没错。你的理念在哪,你认为的价值就在哪。
但是当下流传的“海归”真的就沦落为“海带”(海待)了吗?我认为这个命题本身就不成立。有句老话说得好:打铁还需自身硬。有些人出去留学只为镀金,不学无术,那即使回国依然还是酒囊饭袋,当然不值钱;有些人则牢牢利用机会,钻研学习,参加社团,提前进入外企实习锻炼实战能力等,懂得付出努力的人,命运想必很难亏待。
今时不同往日,“海归”不再是稀罕玩意,所以放低姿态,切勿好高骛远才是正解。
新东方创始人之一的徐小平当年作为北大高材生被公派美国留学,留学期间也常在餐馆刷盘子赚生活费,自己调侃说具有高效专业的刷盘子经验。当然举这个例子并不是让“海归”都跑去刷盘子,但是脚踏实地的精神还是要有的,刚一回国接受大浪淘沙的面试失败何其正常,能够扛得起挫折的人生根基才更坚强。
很多人刚毕业,工作梦想却是中外结合,钱多事少,落地玻璃,干练套装,咖啡下午茶……不好意思,大梦总会醒。把自己打磨成金子,而不是去“镀金”,有没有人告诉你,一般镀金的都是铜或者铁。
每位家长在送孩子出国留学时所寄予的希望都是:让孩子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技术、礼仪……最重要的就是涨知识涨见识。既然这样,留学就不应该过于功利,不要刻意强调留学的成本与回国后的收入究竟是不是成正比。
即使现在的“海归”形势不容乐观,家长也不必过分担心,要相信孩子在异国他乡忍受着亲人的分离,文化的差异,以及精神上的孤独,在外孑然求学已经很棒。而作为家长要做的就是恰到好处的关心,以及对他们全部的信任,切勿被媒体对留学生的偏激新闻牵引。需要做的就是鼓励孩子学好专业课程,练好口语,保持锻炼,以及拥有乐观向上的心态。
纪伯伦在他的散文诗集《先知》里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自2022年6月13日起,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宣布,回国签证申请将重新...
旅行有两类,一类是充满想象的猎奇之旅,一类是饱含情怀的朝圣之...
今天欧美艺佳留学收到了一封来自学生发给老师的邮件,把自己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