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丁小垚
排 | 诺诺
审 | 诺诺
出国后最令人头疼的事情之一,就是被各路人马当作留学中介。除了假期会特意联系你的爸妈约饭局撮合你跟他素未谋面的孩子变成八拜之交,平日里也不会错过任何一个“关心”你的机会,一有需要就给你发微信:
“xxx, 最近怎么样啊?”
“阿姨你好,挺好的。”
“美国放假了吧?”
“嗯对 (我人明明在日本好不好?!)”
“那就应该有很多时间吧。我儿子最近在准备去美国,想问你这所学校的情况如何。”
“阿姨,那个我对这所学校也不大了解,要不帮你上网查查?”
“网上哪里查得到什么哟,全是些不可信的消息,你说你人脉这么广,这点小忙都不肯帮?”
“我帮你问问哈 (不好意思,我真不认识那个学校的学生【白眼】)”
此类对话只要有过一次,就会再有成千上万次,逼得我都想把微信名改成 “留学门诊,半小时3000元”。虽然我也理解国内家长的心情,所以能帮上忙的地方也从来都不推辞,但就是不爽有些人的那种“你出过国,你就得帮我”的理所当然的态度。况且很多时候我或者是其他留学生能给出的建议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毕竟每个孩子的生长环境和性格都是不一样的。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像买衣服一样,虽是你的码,但也许这款的剪裁就刚好做窄了点,所以适不适合真的只有自己体验过才会清楚。
正因如此,我很难回答有些家长提出的 “到底该不该让孩子在高中就出国” 之类的问题。最常见的答案是如果你够独立自理,够有上进心,不会出国学坏那就去留学。但身边也不乏在国内表现平平在国外则大放异彩, 或是原本优秀的好学生堕落成性的例子。但就算回答不了这个问题,还是可以提供一些信息作为参考的。写这篇文章,主要为了概述几点我自己的留学体验。它不能代表除了我之外的任何留学生,也不能辨别出国留学或留在国内哪个更好 (因为我不可能知道如果留在国内我现在会是什么样子),只希望能告诉你留学到底给我带来了什么。
对留学生的刻板印象
记得我刚要准备出国的时候,有个好久没联系过的小学同学加了我的QQ。随便唠了几句后,他问我高中去哪读,我说在深圳读一年后就准备出国,他接下来的回答则是让我十分困惑。
“我记得你小学成绩蛮好的呀,怎么沦落到这样了?”
“什么意思?我现在成绩也很好呀。”
“那你干嘛要出国,不是只有逃避高考、天天想着玩的人才会出国嘛。”
说真的当时既震惊又愤怒。这种刻板印象不光把留学生塑造成了一群“爱玩和成绩差”的人,甚至还在“留在国内的人”和“出国的人”之间划了一条难以抹去的界线。就连出国旅游买个东西时遭他国人士欺负都会被骂“活该你这个叛国贼” (譬如说最近的巴黎世家辱华事件),更不用说我们这些住在国外的人了。
在极端分子的眼里,一有留学生在国外出事,肯定是我们伤风败俗造成的后果。如果不幸去世了,还会被恶语中伤,“死得好,你们这些人就该死”。真是每次看都像掉进冰窟窿里似的心寒。
其实出来留学的人心里都清楚,虽有爱玩厌学的人逃到国外,但留学圈里家境优越但刻苦读书的人、家境清寒但加倍努力拿到奖学金的人、脚踏实地专注学术的人、碌碌无为整天打游戏的人,各种各样。不过受到报道的都是些为了新闻抓眼球的特殊例子,要不神化要不妖魔化留学生,可笑的是人们却总把那些极端的例子当作了常态。
其实留学哪有那么玄乎,不过就只是去了个更远的地方经历磨练罢了。
切记不要让自己对一个人的看法影响了对那个人所属的整个群体的看法。我们太容易去分门别类,这虽对知识的整理和学习有帮助(具体专业的内容就不做讲解),却忽略了个体上的差异。譬如许多人觉得黑人都很危险,觉得同性恋者都很娘,觉得金发碧眼的白人姐姐都婊气冲天。在美国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之后,我深刻意识到了这种思维的错误,所以我曾在受到深圳某小学邀请给二年级学生介绍美国文化的时候,着重强调了这一点。别将个例一般化,我一直这么提醒着自己。
回国像游客在外受煎熬
从15岁起,我就离开家一个?前往美国求学,那是我第二次出国。强忍着泪挤出笑容跟父?挥?道别后,一转?就觉得?己像是个被遗弃的孩子。那一刻的分别,与在国内住校时的情况不同,它更彻底也更狠?。
在学校的第一个夜晚,一阵从来没有感受过的孤单向我袭来。我贴着冰凉的墙壁,呼吸着气味陌生的空气,抓起从家带来的被子贴近鼻子,想捕捉残留着的家的味道。?旁没有一个认识的?,也没有谁可以让我去依靠去撒娇,这让有些怕生又慢热的我煎熬了很久。
美国当地人的圈子就更难融入了,看的剧听的音乐都不同,便很难像朋友一样随意的聊天。几年下来,也还时不时会感到身处异乡。这种感觉在过年时最明显,之前我还写过一篇拙文来讲述每年过年时的感伤。现在虽然通过结交朋友、积极参加活动在美国算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但些许“异类感”还是存在的,毕竟心里还是把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看待。
可就算回国,这种“异类感”也不会完全消失。出国后,每次回家都像旅游,两个?床都还没睡暖,就又得飞回去上课。
最开始家??还会停不下地嘘寒问暖,天天叫我列菜单说是要把我在美国没吃到的全补回来。那感觉就像我是家?的贵客,享受着五星级的待遇。可如同度蜜?,这般好景是不会?久的。?概?个星期后,妈咪就开始嫌弃我一直睡到晌午的作息,唠叨我在家里宅到都发霉了。这样反复几次后,连蜜?期也会不复存在。
前年的夏天,也就是我?二的暑假,我拉着四个托运箱自?从机场打?回的家。一到家,就发现我的房间?布满了他?的痕迹。角落里摆放着不属于我的行李箱,一部分的衣柜也被占用。???累的我,转头走出房间就冲去找妈咪理论,却被她的回答堵的说不出话来:
“反正你一年才回来??天,给来家里的客?住也没什么?不了的。”
这话一棒?打进了我?里,不过说的也是,对于这间屋??言,每年有将近十个月的时间不在的我,应该才是那个过客吧。
除此之外,因为长期与国内环境脱节,许多事都需要重新适应。譬如说几年前手机支付刚开始普及的时候,一出门变得像个原始人,完全不夸张地说最开始连东西都不会买了。朋友们聊天时也插不进嘴,讨论的都是些我很陌生的事情。绿灯过马路时不会在意身旁有没有车,因为心里总觉得它会让我。刚适应过来这一切,就又得飞回美国上学。
每次想到自己夹在两个国家、两种文化之间的处境,就不由得觉得心累。
付出大多数的时候大于回报
这里的付出和回报指的是金钱方面的,因为留学可不是一件便宜的事儿。特别是如果你想来的是美国。学费加生活费再加来回机票,如果没有奖学金的话,一年没个好几万美元是搞不定的。因此还有朋友直接称我为“小金人”,说我是爸妈用黄金堆出来的。正因为金钱的代价太高,决定让自己的孩子出国的父母多少会对孩子未来的收入有很高的期待,所以在许多家长的心中孩子选择的职业有高低贵贱之分,特别是得比在国内读书的孩子优秀。譬如我有个想回国当老师的朋友就被父母臭骂了一顿,说他们花那么多钱供他出来读书怎么能跟那些在国内读个师范的人一样呢。
就算是许多内心觉得金钱不是衡量成功唯一标准的学生们也会感受到这种压力。很多人虽坚持自己的想法,但因为学费是父母出的不想让他们失望,免不得会感到愧疚。但我还是想说教育跟别的投资不一样,我们也不是基金或者股票。它是更加长远的,其回报也不单体现在金钱方面,更多的是对人格的塑造和成长。
到底性价比高不高,这就因人而异了
独立是无比痛苦却又宝贵的
高中时留学对我最大的影响之一,就是在经济方面之外逼着我作为一个独?的个体,去思考自?真正需要和想要的是什么。?春期的少年们面临的最大的困难之一,就是不知道该如何去定义?己。从?到大,?活在家?和?师的阴影之下,我们大多的时候,都是通过他人来了解??。那张打有分数的试卷,那份荣誉证书,那句来??母的批评或者赞扬,都为我们塑造了自己的形象。可这一切的出发点并不一定在于我们?身,我拼命考出的年级前十也许只为换得母亲赞许的目光,而不是因为我真的那么喜欢学习。
我们被 “听话乖巧/?事叛逆的孩?”、“优秀?律/调?捣蛋的学?”、“热心友善/?私强势的朋友”,无以计数的??束缚,它们混杂在一起,扰乱了我们了解??内?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把他?给予的那些?份抛到脑后,与他人建立新的相处模式,通过自身的视?在原有的基础上塑造一个新的自己。做到这些的方式有很多,而留学则是令我领悟的契机。
我经常强调人要敢于做真正的自己,但是这个真正的自己并不是轻易就能找到的。
它不是一个让你原地踏步的理由,而是需要通过各种历练领悟出来,需要不断地去完善。对自我的探索比想象的还要困难许多。你会有无数的?我厌恶、迷茫?助的时刻。这些都是获取自我认知必经的道路。许多?过早地定义了?己,停?了继续探索的步伐,得到的是一个?完全体的?己。从?理学的?度来讲,不断的?我探索要益于过早的?我定义,因为这样你才会拥有更多成长的空间。留学给我带来的多元化的环境有益于这种探索。
我最近就在经历着探索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存在主义危机(existentialistic crisis)。顺利申请上研究生之后,虽课业依然繁重但还是有多出的精力来思考自己未来的各种发展。对自身的期望越高,越了解当今社会的现状,有时就越令我感到自己的渺小。
但在美国的生活总能让我有机会了解到更多属于?己的可能性。
上周末我参加了一场学生组织的drag show (变装秀),到场的人很多,他们的热情超乎了我的想象。许多平常打扮规矩的男生都以紧腿裤、亮片吊带裙等着装现身。他们蓄着胡子,体态婀娜多姿,散发着耀眼的美丽。中场休息时还有许多女性观众临时上台热舞大放光彩。那么一场仅长达两小时的演出,便将人性的自由和美体现的淋漓尽致。它让我意识到我能做的事还有很多很多。
面对严峻的现实状况还能采取有建设性的方式去增大自己的贡献,坚持不懈地为被压迫的群体发声,这是留学对我最?的帮助之一。
一个不断审视自我与外界的过程
除了自身的改变,留学的这几年对我既往积累的知识和建立的价值观念也有很大的冲击,它让我变得不再觉得事情都那么理所当然了,而是会去思考背后的原因和信息的可信度。
二十五年前李安拍过一部名叫喜宴的电影。剧情围绕着住在美国的一对男子的爱情故事展开,深刻地诠释了在不同观念的碰撞下,同性恋情侣与父母之间造成的隔阂和双方经历的痛苦。其中的华人男主为了尽孝与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女子假结婚,还在婚礼当晚被新娘灌醉后假戏真做,第二天醒来意识到一切的他后悔的撕心裂肺。
整部电影里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段是另一位白人男主(M) 与其男友父亲(L) 的对话。M不解为何L费尽心思就只为了抱孙子,L没有立刻回答,思考片刻后告诉M,他自己也不知究竟为了什么。
《喜宴》
在一种环境下生长,接受同一种价值观的教育,久而久之许多人会变得顺其自然地接受一切。譬如在二十世纪初期美国的女性还没有投票权的时候,当时的总统Grover Cleveland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并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
“Sensible and responsible women do not want to vote. The relative positions to be assumed by man and woman in the working out of our civilization were assigned long ago by a higher intelligence than ours”
“有理智有责任心的女子是不会妄想有投票权的。为了我们文明的发展,男女应该分工合作。男人们该做的事和女人们该做的事,早已经被比我们更有智慧的人们分配好了。”
这句话放在现在肯定要招致一片骂声,但它却非常符合当时时代的特征。在那个男女之间没有平等,女性还作为男性的所有物的年代, 它是属于大众的思想,很多人就自然地接受了。要是当时没有激进派和保守派的女权主义者相互合作为女性发声的话,到现在女性也许还是完全被踩在男人的脚下。这种把老一辈的人们的话语当作圣经一般供奉的思维模式在我国、在别的国家随处可见。
父母和老师们说的一切难道都是对的吗?当然不是。
我学会的并不是去一味地否定他人,而是要思考每种观念,不该被动地去接受。
昨晚我一个好朋友跑来跟我哭诉,抱怨自己的男友无法理解当今社会里还存在着的对女性的歧视,而是把一切都归咎于女性的过度敏感和小题大做。
我当时安慰她说:“你已经很努力了,能坚持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就算不得到认可也算是一种成功。毕竟把男性拥有的很多特权当作理所当然的他无法与你感同身受,他的态度在意料之中。”
可这种用自己的经验去诠释他人生活的态度和他思维上的惰性,是我们需要去克制的。
我的大学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同,我总是会受到他人的启发反思自己的想法。
留学教会我的便是要去不断的审视自我,跳出那些刻板印象,意识到自己思想上的惰性,是一个痛苦却又必须的过程。
说了这么多,也许对你决定是否出国起不到任何的帮助,但却都是我这几年亲身的体会。我完全不后悔自己当初毅然决然出国的决定。
一生如此短暂,不要把时间过多地浪费在选择和比较上,毕竟每条路都有不一样的风景。
自2022年6月13日起,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宣布,回国签证申请将重新...
旅行有两类,一类是充满想象的猎奇之旅,一类是饱含情怀的朝圣之...
今天欧美艺佳留学收到了一封来自学生发给老师的邮件,把自己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