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留学动态>读《乡土中国》-- 从文化根儿上说说中美差异

读《乡土中国》-- 从文化根儿上说说中美差异

下面是我在BitTiger读书会分享的演讲原文:

Hello 大家好我是sam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在bittiger读书会跟大家分享《乡土中国》这本书,一起从文化根儿上说说中美差异。

我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我叫Sam,从匹兹堡大学毕业以后,加入到一家在美国的中国初创公司新建一座工厂,作项目工程师,全程参与了从设计到安装再到试运营的过程,运行没多久,这家工厂被转卖给了一家大型集团公司,我又以机械工程师的身份,参与了后续的升级改造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每天都夹在中美之间,会有很多的文化上的冲击,所以我在去年创办了一个公众号《北美山姆哥》每周都会原创一到两篇中美文化差异的文章或者采访一些当地美国人的故事。

乡土中国这本书,乍一听,好像又土又古老。但当我真的读过以后里面的真知灼见所深深触动,一点都不过时。这本书的作者费孝通先生是我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在伦敦大学读的博士师从世界人类学奠基人马林诺夫斯基,后来回国任教于西南联大,就是无问西东里的西南联大,这是本小册子收录的是他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授课时的内容。

为了说明它的不过时,我想在开始分享书中内容之前,先跟大家看一下,通过这本书我们至少可以在以下这些问题得到一些解答,引起一些思考。

为什么中国的丈母娘倾向于女婿有房?

为什么中国的技术男并没有那么受待见?

为什么中国人对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格外有体会?

4.  为什么中国人有“孝”和“面子”这样的概念?

5.  为什么在汉语里要分出兄与弟、姐与妹、伯与叔?

为什么中国人格外尊重历史传统?

为什么中国人在陌生环境里显得不善言辞?

所有的问题,我们会在分享完后,再来一起试着从费老的角度思考回答一下。

结合我个人的理解,我会从以下五个方面跟大家分享土地迷恋→熟人社会→长老权力→群我划分→最后是开放性的话题对我们现代生活的启示与未来的文化重建这五个部分其实是有一个因果递进关系的。土地的迷恋便是最开始的起点。

其实现在所有的中美差异,若你去回溯源头,就要从农耕文明与游牧海洋文明的差异上说起。

对于农耕文明,人是要守着土地的,土地可以长出食物,但土地是搬不走的,地里的庄家也是搬不走的。在农耕文明稳定是常态,迁徙是非常态,只有天灾人祸时,大家才会被迫不得已背井离乡,伴随着的都是不好的记忆。中国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成村落聚集。现在从村落的名字就能看得出世代而居的痕迹,什么李家庄、陈家沟等等,很多人一辈子都不用走出村子,最远不过去趟县城。

而对于游牧民族,他们是逐水草而居的。哪里水草美,家就在哪里。而海洋文明也是靠海吃饭,哪里有鱼群就哪里,哪里有生意就跑哪里。后来的工商业文明,也是哪里有好工作,好机会,人就去哪里,在一个地方久了,就想去其他地方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机会。迁徙对他们来说是常态。今天的美国人每人一生平均要搬11次家。对于那个地方,就是一块草地,而房子就是那一顶帐篷,都是暂时的,只有家人才是家的意义所在。

给大家举几个中国人爱土地的例子。

土地就是用来种的,荒着长草就是浪费。到蒙古草原的汉人也都喜欢扎下根来,到美国的华人也特别喜欢在花园里搞一块菜地。之前耶鲁的家长种菜都上了新闻正是这种对于土地的迷恋和安定的渴望,让我们即使步入了工商业社会,人人搬进了城里,依然还是渴望能有块不会跑的地方让我们能扎下来。那块寄托着安定的地在今天变成了房子。有时候我们对于这块地域房子的留恋都会超过对伴侣的依恋。所以呢,古代在丈母娘眼里,有地的主儿,意味着安定日子,等于靠谱的人。现代的丈母娘则是有房等于安定等于靠谱。

而美国人呢,那个地方就是快草地,房子就是那帐篷,都是暂时的。对于房子看得淡的多,很多家庭也都是租房子住。他们知道只有家人才是一直陪着自己的,所以更看重的是soulmate灵魂上的切合。只要是对的人,颠沛流离也是浪漫,感情是两个人的事,跟父母家族关系不大。

在世代而居的农耕社会里,很自然的就形成了一种熟人社会。就是平时所见的人和物都是像父母一样,先我存在。我们这代人都是被上一代各种看着长大的。从乡村到后来的大院厂区,都是各种亲戚世交,彼此知根知底。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无需过多选择,被各种不会害你的长辈各种包办。有他们帮你把把关,总是错不了。

我刚来美国的时候,特别不适应的一点就是,你要自己做很多选择,比如理发店的理发师需要你来告诉他你想怎么理,赛百味需要自己点哪些搭配,牛排要做几分熟,连税收这种事都要自己来报。。这样的环境需要你去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去找自己的判断标准。而熟人社会里,人只要遵循传统,无需知识,更无需操心就可以做出各种大大小小的选择。

另外熟人天天见面,知根知底,很有默契,说话不需要太透,说得太透那是见外。有人敲门,问一句谁啊,对方只要回一句我啊,彼此心中一笑,立马开门。不仅语言含蓄抽象简略,连文字都可以省了的。在熟人社会里,文字更多是庙堂性的文学性的,红白喜事才用得到笔墨纸砚。

而在美国这样的陌生人社会,沟通需要细致具体,每一个人的成长背景都不一样。必须把话说得连一个毫无基础的孩子都能明白才算完。

我以前在做项目的时候,天天跟分包商开会讨论工作范围scope细节,真的要把每个细节都提前讨论确认,项目才能开始。在公司的日常管理中,经常被强调要表达自己的想法。

比如前段时间的安全会议,连如何正确的搬一件东西、如何爬梯子都要去讲。英文教科书往往都很容易读,往往有大量的细节和例子。

在熟人社会里,经验是很好使的。哪家孩子总是哭闹,年轻父母只要找到村里的老人就可以问到行之有效的方法,照做了就解决了,如果不听,就有了麻烦。这样的经历逐渐形成了一种对于传统和长者的敬畏。不要问为什么,也不要想着去颠覆,只要好好保存代代相传就好了。中医、中餐、武术等等也都是一种经验的汇总。整个环境也是以少年老成为美而在一个环境常变的陌生人环境里,是需要大量阅读以获取生存的知识的。创新就是对传统的颠覆,所以挑战权威的年轻人机会便多。大家以年轻活泼为美。想奥巴马那种,就是以自己看上去像小伙子为荣,而我们更倾向于相信少年老成端庄稳重的领导人还有那些白发苍苍的老专家也更容易取得大家的信任。

长老权力在家庭关系中的体现让主轴成了纵向的父子和婆媳关系。夫妻关系成了配轴。家庭关系矛盾常常是丈夫把婆婆位置放得重过妻子而妻子又把孩子重过丈夫。在父母面前,偏袒妻儿是一种不孝之举。这与美国人家庭关系挺不一样的,夫妻关系会作为第一关系,父母孩子都是会离开的。在离婚率上来看,中国社会里离婚率低,但不代表矛盾少,而美国离婚率高,但只要不离婚的都很恩爱,离了婚的,相对也尊重一些,也可以做朋友。

熟人社会里这种对于经验传统的敬畏,其实就是一种对长老权力的肯定。所以费老先生也说中国的社会其实是一种长老管理的社会。对于年轻人,长者是有教化权力的。这种顺从的文化后来成了我们的孝道。在美国人眼里对父母推崇的是尊重和爱,但不会有顺从的概念。家长和孩子之间更像是培训经理和实习生的关系,亦师亦友。所以有了监护人的概念。你只管理,不拥有。

而有的时候对于长老权力,很难认同,但又不能反对,就只能在表面上做到无违,这种无违便是面子。给人面子就是心里是否认同不要紧,至少面上得过得去,在面上是顺从的。我们都有过那种被迫刷单点赞朋友圈投票过,那都是给对方个面子,即使心里是不想的。这一点上,美国人相对个人意愿强烈的多,各种默契的达成都是多方博弈的结果。

对于群体和自我的划分,费老先生有个很著名的比喻。中国人社会是一个差序结构,像是一圈圈波纹,从自我慢慢推开来,月推越远,越远越淡。我们对于家的认知可以从妻儿一圈圈扩撒开来,一表三千里,可以大到一个国。这个界限是非常模糊的。

而美国人的社会关系更像是一捆捆的木柴。每个人都有一条清晰的边界,然后没一捆柴之间也有清晰的边界。家庭有家庭的,公司有公司的,夫妻之间也有自己的隐私界限。换用电脑和公用碗筷都是很难接受的。父母教育小孩的过程就是一个帮助孩子认清界限的过程,知道与人相处彼此尊重的界限在哪里,自己的权力和义务在哪里。而中国小孩多是被教育要乖要听话,在家听家长,学校听老师。不需要知道自己的权力和义务这种事。

中国人对于这种家可大可小的界限,让人很容易有人情冷暖之感。比如红楼梦里,贾家大了,刘姥姥都是亲戚。是门庭若市还是门可罗雀,完全取决于你的地位高低。

而对美国人来说,家庭成员之间,个人与团体之间,都是有明确界限的,即使孩子长大独立,都更多的是一个权力问题,而不是人情冷暖。

我们的社会关系更像是一根根的私人关系。在团体界限模糊的同时,我们更倾向于建立一种私人关系。俩人坐下来谈事,一定要先搞清楚,对方是什么人,跟自己是什么关系,是谁介绍来的等等,搞清楚这里面的利害关系,才能知道有什么样的规格和标准来对待。我们的伦理道德具体下来都是些个体之间的人伦关系。即使是皇帝也是要遵守这些人伦,而且这些人伦关系处理的好坏是会关乎国体的国家大事。所以在职业关系之外,还都有一层私人关系在里面。医生和家长而西方的社会关系是一个个块状的。小到家庭,夫妻之间要有责任划分,比如我采访过一对老夫妻,六十多年都是AA制,在家里也是屋里太太说了算,屋外的事老爷爷说了算,一辈子都没红过脸,就是我们说的相敬如宾。大到国家,因为权责一定要清楚,所以国家与民众各自的权力义务都要清楚,不允许国家是一小撮人的国家。

讲到这里,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开始的那七个问题:

为什么中国的丈母娘一定要女婿买房?土地留恋,

为什么中国的技术男并不那么受待见?资源交换

为什么中国人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格外有体会?家可大可小为什么中国人会有“面子”这个概念?不能反对,又难以认同为什么在汉语里要分出兄与弟、姐与妹、伯与叔?长幼尊卑,决定位置和标准为什么中国人格外尊重历史传统?行之有效的长者经验,敬畏传统为什么中国人在陌生环境里显得不善言辞?熟人社会不需要讲得太清楚费老先生也提出过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一些天然隔阂。

比如自由平等博爱,这在一个将就差序格局的社会是很难做到的。博爱是一种不分差序的爱,更像是墨子的兼爱。但孟子就曾经骂墨子这叫无父无君。儒家将就的仁爱,说到底都是些具体的人与人个体之间的人伦关系。整个伦理体系都是围绕着如何处理个人关系展开,君臣父子夫妻兄弟等等,任何维护家规和国法的行为,都要把人伦关系考虑在内,如若因为维护执行团体规则,而伤害了人伦关系,也会被视为不忠不孝的。历史上充满了这种矛盾故事。

比如创新,创新就是一种反传统。无论人文上,还是科技上,对于传统的推翻革新才可能有创新。博物馆的例子,我们去感叹文物的精美是为了敬仰古人智慧吗?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对于你的一份作品,你希望你的子孙去膜拜敬仰呢?还是去打破去创造更牛的作品?

对于法制社会也是,我们是一个礼制的国家,而礼制大家自然会认为是一种文质彬彬的管理方式,很人性。但其实礼教吃人的事数不胜数,为了维护一种传统礼数,而采取暴力手段的例子很多。加上我们对待法规的态度是建立在个人关系上的,所以费老先生举了个例子说,他一个同学天天骂贪官污吏横行,但是当自己的父亲贪污的时候,他自然会去帮忙掩盖。

公德意识,比如之前的逼停高铁和延误飞机,再比如在美国你出入商场的门,都会很自然的为后来的陌生人帮忙扶门的,这是一种共识。而在国内就要看情况了,如果后来者是你的长辈或者领导,你可能不仅仅会扶门,还会领包,还会提醒小心台阶等等,但如果是不相干的陌生人,自然就是另一套标准。我相信那些逼停高铁的人在他的亲人里也可能是有很好口碑的人。

再比如代理人观念,因为个体与团体之间权责的清楚划分,在西方各个领域都形成了一种代理人制度。牧师是上帝意志的代理,经理人是所有者的代理,政府是民众的代理等等,这样的代理关系是经过双方博弈达成的权责很清楚的代理关系,如果不能很好地行使所说的规则,这个代理关系是可以解除的,西方历史上的宗教改革和政治运动都是这样一个解除代理关系和创建代理关系的过程。这样的理念都被写进了美国的独立宣言。

认识到这些隔阂和背后的文化逻辑,对我们可以有哪些启示呢?

首先是加大阅读。阅读是你在现代社会获得独立思考能力最重要的途径,而不是像在乡土社会那样去寻求长者的建议。

其次是创新,在美国最大的感受是,创新离每个人并不遥远。科技的发展就是在不断创造工具的过程。美国不是只有特斯拉苹果,而是在民间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有大量的小发明小创造小改进。

在未来的社会结构里,多多尊重妻子和丈夫的意愿。增强权益意识,牺牲自己或者他人的权益来换取竞争优势,其实是对社会发展不利的。比如我们的刷单,工人权益的保障等等。

还有孩子的教育,我们应该侧重交给孩子学习一种尊重人的规则,只要不违反这个规则,他可以自由自在的去说去做,而不是想着去讨好他人建立私人关系。

工作中陌生人之间的协作,沟通一定要及时和细致,不怕啰嗦,很多问题都是沟通问题。

最后留给大家一个开放的问题?这也是费老先生所疑惑的,自新文化运动,出现剧烈的自我反思和改革思潮;破四旧和打倒孔家店,选择西化;如今小有成就之后,又开始回归国学,想从前人的智慧中重建文化自信,而资源最丰富的当属儒家;但是之前适应儒家的乡土社会格局已经被打破。

那么未来的文化逻辑该如何重建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