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留学动态>爬着也要去留学
爬着也要去留学

爬着也要去留学

官方发布2018-09-05 16:47:00浏览5146

爬着也要去留学

作者丨田川君

“我变不成美国人,也早就忘了中国人是什么滋味儿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国民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里这句台词,道出了多少人对国外的向往。那个年代在异国的焦虑与迷失,像一颗子弹,沿着二十年的弹道,依然能准确命中今天的留学生,一模一样。

《北京人在纽约》剧照

八十年代“出国潮”的时候,即使人在国外端盘子也算有出息,一大批才俊削尖了脑袋往外走,抢着去干最脏最累的活。三十年过去,更多的后辈重复着前人的老路,怀揣憧憬与不安来到异国他乡。

变质的留学潮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大学生还能勉强叫“天之骄子”,到了现在“本科生不如狗,研究生满地走”。

贬值从来离不开超发。1985年至1991年,中国高校录取人数常年维持在60万左右(与现在每年留学生人数相近),大学生毕业从八十年代包分配还要靠抢,到了2017年超过700万的录取数和75%的录取率,意味着只要喘气儿的就有大学可读,结果就是多数人毕业后,简历直接进了HR废纸篓。

国内学历越来越不值钱,唯有留学镀金。事实上近十年来,荷包渐鼓的民众,确实正加速将孩子出国读书。

2017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为60.84万,数量同比增幅11.74%,为世界最大留学生源地国。其中自费留学有54.13万人,占出总人数的88.97%,九成的留学生都是花父母的钱出国。他们不用像前辈一样学费拼奖学金,生活费靠刷碗(当然,现在就算他们想做也做不了,因为赴美持F1签证的学生校外打工属非法)。学生既不缺钱也没法挣钱,那每天的任务就只剩下了花钱。

留学生数量在成倍增长,但是顶尖大学懂得惜售。还是以美国为例,大量学生只能向下沉积,被扩散在各州诸多公立院校和社区大学吸纳(这里没有说公立大学不好)。

上图来自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2017年Open Doors报告,数据显示,中国赴美留学生超35万,占总数的33%,是第二名印度的近两倍,连续八年稳居第一。

问题是,为什么美国公立大学愿意招收中国留学生?

在美国,公立大学要承担本地基础教育的职能,对内属于非盈利性质。以UC Berkeley(加大伯克利分校)为例,对于本州永久居民或公民,学费是14460美元/年,对于留学生要多掏两倍以上,达到37338美元/年。

中国人多又舍得花钱,自然被优先考虑和照顾。2017年,为了吸引中国留学生而合并改名的北佛蒙特大学(原林登州立学院和强森州立学院),学费相关收入占到了其总收入的58%,财政拨款只占它们收入的16%。连校名都能改,录取中国学生大开绿灯也就好理解了。

??

州立学院因为中国因素改名的报道

至于录取标准上,如果你还以为美国大学都是一板一眼,GPA和托福GRE成绩等硬指标摆得很清楚,达不到就别申请,那么你对“美帝良心”还真是有误解——其实在超35万留学生中,有大批中国学生其实是走“有条件录取”(Conditional Admission)通道出去的。

“有条件录取”,顾名思义,就是你的英语或其他能力不达标,但学校想把你收了,就会在录取标准上大幅度放水。等你美滋滋去上学后才发现,自己要先去接受语言培训,而不能参与正课。

要命的是,“有条件录取”已是他们的最底线,过不了考试接着念。语言课念一年以上的大有人在。好不容易进入正课,正规大学都有挂科率,一定有人过不去。而每重修一门课美国公立大学门槛是1700刀(公立大学一门课三学分起步,每学分500~600美元)。

所以差生都是学校用offer钓到的肥鱼,想要文凭,不愁你不掏钱。

也不要以为只有一般学校才这样,名校在钱面前也“缺德”。笔者知道的最“厉害”的例子是托福考30分还去了名校,代价是多上40周的语言课。

在留学中介任职多年的张希告诉虎嗅,名校和留学机构已经形成了利益链,瞄准的就是这些有资本又望子成龙的家长。

毕竟“有条件录取”还是国外大学的正规课程,更多的猫腻是一些全美顶尖的大学,手头的合作或自营项目。

张希以一所Top 10高校为例,正常的录取标准是托福110分,但是申这个项目的标准可以降低到100,貌似是捡了大便宜,其实学生去的是类似国内的继续教育学院。“当然文凭上是看不出来的”,张希表示,此类项目针对的就是只求文凭的“功利型”留学生。

此外,她还透露,一些中介机构都有“保录模式”,即不论水平高低都能把学生弄进好学校。最极端的例子是,底子很差的学生,“GMAT才考500,相当于高考300到400分”,但因为留学中介在目标学校的招生系统里有人,最终该生顺利进入Top 10就读。

“任何国家都是一样的,有人就是可以弄进去。”张希见识过“收到拒绝信还能运作成录取”的例子。她认为,首先这些学校在招生工作上有漏洞,很多本身不够格的人手里都有权限。当然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利益,“都是为了挣钱嘛,留学生学费都是每年2万美元起,干嘛不挣?”

毫不客气地说,留学生正在重走国内大学生的老路——留学镀金的成色也正迅速贬值,现如今,不拿海外名校PhD已经没法证明自己“高人一等”了。

国外照样是流水线

你大概常听人说,国内教育的流水线模式“毁人不倦”,国外教育是因材施教的培养独立“艺术品”。国内信奉此论者甚众,以致中产以上人群大多带有对国内教育的不信任与鄙视感,想方设法地把孩子送出去。

醒醒吧,国外没你想的那么好。首先,笔者不否认国内教育(尤其高校)问题丛生,但要说“国外大学专注培养个性”,却是大大的误解了。在“毁人不倦”的程度上,国外更邪乎。

老生常谈的兴趣教育,类似High Tech High这类理想模式只存在于高中及以下。在学生进入大学教育的阶段后,兴趣只是你支撑下去的动力而已。

对于美国大学来说,流水线和压榨可能比国内更露骨些。

健康追踪机构Jawbone曾做过统计,发现全美大学生在工作日的平均睡眠时间为7.03小时,周末则是7.38小时(46.2%的学生睡眠少于7小时)。而学校US News排名与学生睡眠时间呈高度负相关,名校生齐刷刷睡不够7小时(不能维持基本健康睡眠时间)。

??

睡眠和学校排名线性关系图,左上角耶鲁、斯坦福和哥大学生都是半夜1点后睡觉通宵做作业与备考是学生时代的共同记忆。校园生活会被课业割裂成无数小段,GPA的考核程度堪比公司对KPI的吹毛求疵,而标准都是“富士康”级别的。

学校和教授确实强调独立思考和原创,但学生的批判精神还是点到为止的好,毕竟评分标准是教授的一言堂,若随意“杠精”然后Low B的风险还是很高的(在本科阶段拿Low B影响后续求学,研究生以上则意味着挂科)。课业的高压和规矩的繁缛比国内只强不弱。别以为自己出去了会被精雕细琢,其实不过是一顿千锤百炼。

留学不值得?

留学含金量在“注水”,留学生活有落差。在整个社会结果论至上的氛围中,对于留学的探讨还是要回归到价值本身,即——留学值不值?

对于功利留学党来说,判断值不值得的标准比较简单,就是薪水和前景。

就美国国情来说,接受的教育程度与职业前景确实有直接关系。

??

美国劳工部(DOL)2013年对于学历和前景的相关性调查根据美国劳工部给出的数据看,高学历不仅对应着更高的薪水,抵御失业的风险也更强,整个数据呈非常规律的阶梯分布。

数据也证明,在美国,书绝对不白念。

每一段教育经历从功利的角度看都可以带来直接回报。即使是社区大学或文理学院提供的副学位,甚至学习证明,依然可以对职业前景起到积极的提振作用。以移民为目的留学生,把学历提上去看来很靠谱。

“留学经历还是看自己,它只是个敲门砖。”曾就职于美国某公立大学的助教李轩告诉虎嗅,“不能说留过洋我就认为你是个人才。很拼的人,未来薪资的增速会很快。”

但是在留学生出国与回国比例降至1.26:1,超过八成留学生最终回国的情况下(教育部2017年数据),相关数据就显得特别难堪。

据CCG发布的《2017 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被调查的 80 后、90 后海归中,44.8% 的人税后月收入在 6000 元以下,近七成海归认为月工资远低于自身期望。

而事实可能更残酷:顶着海归光环回来的人,别说回国实现梦想,收入连二三线城市的平均水平都摸不着(中国有27个城市的月均收入高于6000元)。至少从薪资来看,出国是绝对失败的选择,如果讨论投入产出比则更加不值。而从职业前景来说,也没有任何数据证明留学生的升值前景就更具优势。

通过对部分留学生的访谈发现,留学归国人员的身份资质,恐怕是唯一、直接的红利。

??

经国家认定获得身份后,海归在京沪等地的落户、创业上都有优惠措施,很多本身户口非一线城市的学子,就是看重了“出口转内销”的政策优势才出去的(认证条件为教育部认可学校的硕士及以上学位,有一定门槛)。但这一利好对本身出自一线城市的留学主力而言聊胜于无。

在功利留学高投入低收益的现状下,我们应搁置对留学的功利思维,回到教育本身来讨论。

留学经历对于人的塑造,不能简单以金钱衡量。短期的价值量化行为,不利于我们看到长线增益的优势。事实上,大部分受访留学生家长都持类似观点。很多人依然告诉虎嗅,他们觉得送孩子出去很值,即使无法说出具体的收获。

最受家长认可的一点就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出了国门,远离父母的庇护,自力更生和自我负责都是基本的生存底线。从落地开始,大包小包的行李就都需要自己扛了。

在澳洲留学六年的樊广对此深有体会。因为近期家中遭遇了盗窃,他硬着头皮多次和警察、公寓管理甚至嫌犯当面交涉。“国内父母托个人就解决了,在国外不可能的。”他认为这些经历对自己确实是锻炼。

留学生在完全不同的环境中做任何事都需要亲历亲为,错误和失误带来的后果都要自己承担。海外的历练可有效弥补因国内独生子女和应试教育等因素造成的认知滞后。

其次,很多家长认为出国留学是对冲风险的必备手段。

尽管已将孩子送出过,但不少家长并未指望他们靠海外经历飞黄腾达。他们流露出的更多是避免阶级下滑的挣扎。

“现在没出过国,就跟二十年前没上过大学一样。”这就像一场赌博——如果身边有家长将子女送出去后,那么从众心理使得更多人被迫跟风加注。他们无法忍受的尴尬情景是:在与别人交谈海外经历时,自己的孩子插不上话或底气不足。

“国内简直就是把孩子毁了!”很多家长大肆批判国内教育,虽有正当性的成分,但多数实为掩盖自己孩子在国内是失意者的事实。这类家长的意志体现为,只要能供得起,孩子必须送出去。所以,对抗风险的另一种解释是:逃离国内的失败。

当孩子在竞争中落人下风,不能适应国内的竞争时。明知走国内路数注定惨淡,在完全不同的参考标准下,依旧有无限可能。

这导致在中考和高考阶段送孩子出国也成了一大趋势。

在国内考试经常垫底,高考成绩没有摸到三本线的樊广选择留学后,如今已在悉尼大学攻读硕士。

??

北京中国国际教育展上,美国留学展台前人头攒动。

最后虎嗅君再来谈培养国际视野的因素,这个话题谈论得太多了,但是几乎所有留学生家长都告诉虎嗅,资助孩子在假期出游,也是日常必选项。

就像董桥家书所写的那样:

不要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课堂上和教科书里;多抽空交朋友,多出去逛逛。

老远跑到外国去,不是为了拿一张文凭回来见我,学生活比拿文凭要难。要懂得过快快乐乐的生活,要会过各种不同的生活。

不要担心自己荒废中文;你会看懂我的中文信就够了。

海外旅游花销甚大,于学业没有直接关系。但是经历过的风景,随时都可能化作财富。留学从来都不止于学,家长更看重的都是孩子未来的可能性,哪怕务虚一些也无妨。即使身份在贬值,薪资不理想,父母还是会把最好的出路留给孩子。

自1872年起,清廷向欧美日本诸国陆续派出留学生,意图自强。这也开启了固步自封的中国人向海外寻求真理新知的大门,从那时起至今的140多年间,中国人都曾经、正在也将在教育上赌上国运与家运。

一种留学,两种焦虑。

0

发表我的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