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一新生来说,选课真的很重要。
想要充分体验大学生活,又不会让自己有太大压力,很多同学会想到“选水课”。
“水课”呢,通常是指那些不用出勤率、作业不算分、没有作文小测、看两页资料也能轻松拿A的课程。
但是,同学们切记——大学无水课!
“水课”只是个相对的概念,其他因素也是影响到得高分的难度。
比如有的人对某一领域的知识能融会贯通,有的人可能已经学过了。
很多课程会提供“通过/不通过”,或者“ABCD评级”的方式来彰显自己的实力,反正学习过程中的艰辛和泪水只有自己知道。
就算你选了一门自认为比较熟悉的“水课”,也可能比你想象中付出的还要多。
有个朋友当时选择了音乐课,虽然有相对的音乐基础,但是由于在国内学习的是民乐,到了美国后却对所学的课程“一头雾水”。
总之,课程水不水实在太难判断,努力学习的过程终归是艰辛的,浑水摸鱼真的过不了关。
那么,留学怎样选课,才能不出Bug呢?
确定选课策略
常见的选课策略有两种:
第一种:先上专业课,通识教育课(General Education,简称GE)大三及之后上;第二种:先上GE课,再上专业课。
第一学期,学校会安排学术导师根据专业、学分帮所有新生选课,如果对选课不满意,自己可以在Pass3时段重新选择。
有的同学入学时已经是正专业了,所以导师安排的基本都是专业课,也就是第一种策略。
学分和专业会影响以上两种选课策略的选择。
前面说了,学分越高则越早选课,很多时候能够提早一两天,即使提早一两个小时也能跑赢大部分学生。
以前有人见过刚入学就被算作大三的学神,因为初始学分非常高,到达了大三学分的标准。
学神们很容易选到热门的GE课,这些课基本在Pass1时段已经被全部选掉了。即使学神被放到Waitlist上,也很容易秒杀其他竞争者。
学分低的学生也有两种情况:
有专业的学生,要么听从导师的安排、老老实实上GE,要么就凭借专业优势,在Pass1、2抢占专业课的位置。
没有专业且学分低的学生,处于选课鄙视链底端,除了听从导师的安排,就只能拼运气抢一波课,或者捡捡漏(可能有人会退课)。
细化具体选课方向
▲ 对于专业课,可以先上基础通识课。
这些课通常需要从低级到高级、按照顺序选择,所以越早开始越好,比如初级数学、统计,是所有理科专业必修课。
如果你是实践性强的专业,可能会有隐藏的通识课课表,比如精算专业的VEE课程,虽然不算在专业课课表上,但也是必修课。
选课前一定要调查清楚。如果需要帮助,应该去找Departmental Advisor或者负责本科生的教授。
▲ 对于GE课,需要对照GE课一览表筛选出能同时满足多个领域的课。
举个例子,UCSB(加州圣芭芭拉分校)除了GE课,还有写作课要求和全校课程要求,有些课可以同时满足两种要求,那就是一箭双雕啦。
对UC系统这么注重写作的学校来说,学生更愿意能少上一节写作就少上一节。
学校的特殊要求
再来拿UCSB举个例子,学校有American History(美国史)和Entry-level Writing(入门级写作)两个大的板块需要满足。
前者是可以根据签证类型免掉,后者则需要根据分级考试(Placement Test)成绩或之前教学的课程分级完成。
根据专业和分级考试成绩,写作课有Entry-level Writing、专业写作课两种。
前者目的是让国际生更好地适应大学学术写作,如果分到低级别的写作课也不用担心,跟着教授好好学基础,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最大程度地了解到未来写作应该呈现什么样子。
后者需要去学院办公室或学院学术导师那里拿到专业课表,根据该表格要求选择,不是每个专业都会有专业写作课。
如果你的专业要求专业写作课,那整体选课要多留意一下。
因为专业写作课属于高级课程(Upper Level),如果你希望把所有写作课连续上完,可能会出现Entry-level Writing上完了,但是学分还没有到Upper的情况。
这时候需要提前一两个学期选多一两门课,或修一下专业课的Honor Section或特殊Seminar,或者体育课(体育课也是很热门的),以保证在你希望的学期能够有资格选专业写作课。
当然,如果对于选课有任何问题,可以亲自去找院系的导师无疑是最方便的方式啦。长期的课表安排通常需要预约,Quick Question和短期安排是可以Drop-in直接解决的。
剩下的就要靠运气了,选课前转发锦鲤,赐福同学们好运!
自2022年6月13日起,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宣布,回国签证申请将重新...
旅行有两类,一类是充满想象的猎奇之旅,一类是饱含情怀的朝圣之...
今天欧美艺佳留学收到了一封来自学生发给老师的邮件,把自己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