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气质叫理性,有一种文化叫安静,有一种形式叫读书,而三位一体的便是英国人。知识几乎可以做到免费地、无偿地传播,知识鸿沟就不存在了,知识也不再神秘,不再高高在上。
上周日(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这个名称应该是中式叫法,原本是World Book Day,世界图书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确立的,以英国著名戏剧家、文学家莎士比亚的生日和祭日——4月23日(莎翁出生和去世的日期偏巧相同)作为活动的时间点。
国内的很多“节日”号称“国际”,而在英国时却没见到当地人有任何反应,官方更没有任何举动,比如国际妇女节、国际劳动节、国际儿童节等等,估计属于意识形态层面的问题。
不过“世界读书日”倒是与国际并轨。英国4月中下旬的复活节假期可能会影响“世界图书日”的活动,因此官方确认将时间调整到每年3月第一个周四。
伦敦国际书展(London Book Fair)一般是每年春季举行,与“世界图书日”的时间比较吻合。
在国内,即使没有什么“世界读书日”,过去也经常盼着不同季节的书市。
学生时代没什么钱,又是“抑制性消费”典型“病症”,为了几块钱常常穿梭在书摊之间,学着“老油条”拿腔拿调地要挟摊主,不降价就走人,结果走出好远,也没见摊主追出来,毕竟还是学生打扮的菜鸟,早被识破了。
买了不少“便宜”书,带回宿舍再一看,一本《围城》翻了不到10页,就发现了几十个错别字,费了那么多时间淘来的,还是“深度”盗版,气得直接卖废品了。
到英国留学后,买书的观念完全变了,可能是对于咱们中国人而言,英国的书太贵!确实,我留学读MBA的时候,汇率是1英镑 = 13元人民币,英国便宜的书平均也要7.99镑,100多块钱呢!
课本就更贵了,市场营销、战略管理、财务管理都是四五百页,常常用高端的铜版纸,又厚又沉,如果是名家的大作,少说也要六七十镑,人民币就上千了!
穷学生在英国见识的第一个世面就是大学的书本费高!MBA又是英国大学必修课最多的专业,要是把主课课本都买下来,不说上万元人民币的开销,七八千估计也有了。
中国人爱书,不过也讲究“实惠”。在英国天天脑子里转的,除了英语就是汇率。困难从来难不倒中国人,绝对的!
比较重要的课程一般会买新书,比如战略管理、市场营销,都是MBA的核心课程,豁出去了!
其他的,比如组织行为管理,买二手的就好。大学的学生会一般都有小型的二手书市,以前的师哥师姐留下的旧书很抢手。
咱们中国同学之间一般会私下交易。中国人办事从来都是一揽子对等,打折课本如果还想继续砍价,学长会要求再搭一个用过的七八成新的电饭煲,或者没有到期的电影票通卡(有效期内无限次看电影),甚至还有笔记本电脑、打印机、手机等等。
卖主扩大了销售范围,买主——特别是初来乍到的新生,也可能淘到书以外自己急需的生活用品。
现在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比我那一代留学生阔绰多了,为了省钱去复印书的应该不多了——当年也算是重要的获取课本的渠道。
读课本之外的“闲书”,我一般会去Oxfam 之类的二手店。Oxfam是公益类的旧货回收站,用过的衣服、被褥、厨具、书籍都可以捐给他们,经过简单的清洁处理后,再低价卖出去,挣到的差价再捐给教堂、慈善组织。
这里的书品种繁多,非常便宜,而且买书的同时做善事,很合算。
当然,在eBay、亚马逊买旧书也很爽,我与大学法学院的一位教授聊天时得知,他的读书习惯是先在网上买二手书,常常可以淘到几P(几便士,相当于国内的几毛钱)的书,读完就扔掉,感觉好的话再买新书收藏。
与英国人PK读书习惯,我估计国人会很尴尬。据说英国人的阅读量是平均每人一年37本书,而中国人是0.7本。
喜欢传统的英国人倾向于读纸质书,实体书店Waterstones、以书为特色的杂货店WHSmith,在英国很普遍,不过内部格局很古板,尤其是Waterstones,在木质地板、木头楼梯上行走,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没有台湾诚品书店的现代和雅致。尽管如此,丝毫不会打扰英国人翻书的热情。
有一种气质叫理性,有一种文化叫安静,有一种形式叫读书,而三位一体的便是英国人。
如今回想起来,其实书真的不贵。买不起原价书,可以买打折书;打折书也买不起,可以去图书馆借书;借书受限制,还可以在手机上看免费的电子书。
知识几乎可以做到免费地、无偿地传播,知识鸿沟就不存在了,知识也不再神秘,不再高高在上。
自2022年6月13日起,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宣布,回国签证申请将重新...
旅行有两类,一类是充满想象的猎奇之旅,一类是饱含情怀的朝圣之...
今天欧美艺佳留学收到了一封来自学生发给老师的邮件,把自己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