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在Common Application上按下“提交“最后一份的大学申请书的时候,我第一次有了一个对于上大学模糊的概念。
想象着大洋彼岸绿油油草坪上背着书包拿着paper的少男少女,或是像电视剧里嬉笑打闹,或是在图书馆里一起认真学习,人生巅峰简直近在眼前。这样简简单单的美妙幻想大概是我对大学的全部期待了。
当时的我知道能够实现这个美梦的唯一途径,就是努力把自己塞进这简简单单两页的大学申请里,把自己用两三篇文章给推销给我的梦校,说服它我是他应该要选择的人。
650个字的personal statement,草草带过我18年的人生。在无数个修改文书的夜晚,我焦急地发现,这简直是一个无法被完成的任务。
抓耳挠腮之际恨不得把3D的我降维成2D直接打印在这个650字的空白处。
我试着修剪修剪,把自己两年的社团活动经历缩减成15个字带过,或是把长期已久的家庭矛盾带给我的压力用2个形容词描述出来。我又试着拉伸拉伸,大段大段描述着得了一次的写作奖背后创作的过程,或是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诉说着暑期志愿者项目带给我的重大影响。
缝缝补补,一个我认为最好的“我”像是刚刚出炉的一样跃然纸上。
当时的我只是明白这么做对我来说的重要性,是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动招生官。但直到我上了大学后,偶然路过招生办公室看见成堆的申请文件被细心地编号,机械地而有效率的存放和阅览。
放在这几千个文件夹中的一个里,是我花了三天三夜琢磨出来的申请文章,还有记录我整个高中生涯的成绩单和推荐信。
在大学申请这道坎上,我的人生被简化成了一串数字ID,和几个能让招生官们在大海捞针是大概记住的标签。我是一个“热爱志愿者服务”,“有人文精神”的“准历史学生”。躺在我旁边的文件夹里可能是一个“有商业头脑”和“实干精神”的“未来创业者”。
看着招生办工作人员忙忙碌碌地阅读筛选着材料,我多年来的好奇心被填满了,但是我却觉得沮丧。
我一直为大学申请时做的反思和整理感到非常骄傲。
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梳理了活着的心路历程,最终连点成线,幡然醒悟:“啊,我原来是这么一个样子的人啊!我原来是要成为投行精英/科技创新专家/创业者/历史学学者这样的人啊!”
但在这些招生人员的忙忙碌碌面前,这些我自己整理好,为自己贴上的标签,为他们提供了无上的便利。草草扫了几眼,大概就能知道你是否有潜质成为社会精英,成为这精英大学俱乐部的一员。
这些我引以为傲的标签,大概就跟Instagram上的hashtag(“#”)一样平平无奇,但我也只能通过这种标签来为自己增加更多关注度,期待着有一天被一双慧眼发现。
大学申请结束的时候我舒了一口长气,似乎再也不用做这种把自己塞进一张纸里来去打动别人的苦差事了。
然而再踏进大学校门的那一个刻,这个贴标签的游戏又重新开始了。
我第一次知道了原来参加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社团也要递交简历,参加面试。在无数的被拒绝后,我开始厌恶这个简历上的自己。
为什么我不能拥有那些闪闪发亮的leadership职位和经历?平庸的简历带来的是一个恶性循环:因为平庸,所以无法前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者参加自己渴望的集体,因为不被别人认可,而更加平庸。
大一的我,最大的渴望就是希望把自己空白的经历,用牛逼哄哄的字句来填满,然后抓住任何可能创造更多牛逼的经历的机会。
我意识到,要让自己在别人眼里变得很厉害,最直接的途径大概是追寻那些大众认知里受欢迎的标签。
大家喜欢机智而幽默的外向者,我就努力把自己内向的性格隐藏起来,做团体活动的活跃者。人们憧憬拥有领导能力的人,我就想尽办法在学生社团里带大家搞事情。
那段时间我爬的很快,像一只灵巧的猴子,熟练地抓住一个又一个向上伸展的树枝,我进入了全校最难进的社团,拿到了心仪的实习,我看了看目前简历上的这个我,觉得很满意。
然而学校毕竟不是真正的社会。临近毕业找工作的时候,面对着无数封rejection letters,我终于又有了自己是沧海一粟的感受。令我如此骄傲的标签们,如今又成为了别人看了一眼又扔进垃圾箱的废纸一张。
四年里,把自己打磨的光鲜亮丽,期待着社会对自己价值的认可,却在此刻,所有坚实的信心都奔命运的洪水猛兽冲垮了。
努力和成功从来就不是因果关系。
记得前段时间看了一篇特斯拉中国的一个HR写的一篇文章,感触很深。
说是一个很优秀的清华女生非常想去特斯拉工作,四处network,几次投简历,都没能被录取。清华女生不甘心,认为自己根本就不比任何拿到这个职位的人能力差,多次写信找HR要求再次面试。
可是她不明白的是,事实是她确实不比任何拿到这个职位的人能力差,但是能力好本来就不是被社会认可的必要条件。或许招的人太少,她偏偏又没有那么好运。或许别人都有特殊的关系,而她确实草根一枚。这种“学生思维”给了她不现实的期望,在命运的幽默面前不堪一击。
也许在学校里,你花了时间去学习,你就有更大可能去考一个好成绩。但是面对社会的人才挑选机制,个人意义上的成功对于企业乃至社会结构的运作似乎没有那么大的意义。
任何一个跟你差不多贴满全身优秀标签的人都有可能被选中,去担任某项职务或者承担某种使命。
这样的感受,是多么痛的领悟哈哈。
仿佛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成长了这么二十多年,突然被扇了一记耳光:personal identity?这所谓可以区分你和其他人的东西,存在吗?
这些对你重要的东西,你写过文字,去过的旅途,哭过的难关,似乎别人看不见,摸不着,也就因此不存在。
“你的业余兴趣是画画吗?”面试官饶有兴致的看了看的简历问道,“一个对金融感兴趣的人为什么会花这么多时间一个画画的社团呢?”
我回忆了脑子准备好的说辞,准备从自己从小对艺术的热爱瞎扯到如何通过参加这个艺术社团用leadership帮助到更多人认识到艺术可以跟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甚至产生好的影响,却突然在开口时忘了一半。
“就是喜欢吧。觉得我的生活除了工作和学习,还可以留给一些自由想象的空间。”
上大学的这些年,我都好不容把这些标签收集起来,细心贴在身上。
若是为了他人区别的便利而贴上标签,那就好像是默认自己是商品。
若是为了真心,好玩,乐趣,好像似乎自己还有有那么些人情味儿。
厌恶自己时,觉得简历上什么事都是违着心为了世俗的名义去打造的。被认可而骄傲时,觉得自己全部都是发自真心发奋去争取这些或好或坏的经历。
事实是夹在这两面的中间,这些年做过为了名头听起来好听的事,也发自真心为了一些愚蠢的梦想发奋过。
然而学着去接受自己的这些困惑,薄脸皮和内疚,诚实地面对着自己的欲望,理想,不甘,功利,坚持似乎才是最有意义的部分。
在这场标签游戏里,不管自己是不是一百张简历里的毫无差别的一张纸,我觉得开心,就好。
自2022年6月13日起,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宣布,回国签证申请将重新...
旅行有两类,一类是充满想象的猎奇之旅,一类是饱含情怀的朝圣之...
今天欧美艺佳留学收到了一封来自学生发给老师的邮件,把自己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