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马里兰大学的演讲风波引得国内舆论争论不息,前日,我局一位来自美国中部的读者希望跟大家谈下自己对美国的认识。
她在美留学六年,现攻读心理咨询博士,在对美国社会的长期观察中,她的美国梦由清晰转为模糊,由外界转向內心,由激昂转向平和,她希望将自己的故事和感想分享给更多地球人民,如下:
▼
A:最近马里兰毕业演讲的事,你听说了吧?
B:恩,朋友圈转的不少,但我没细看。
A:那种想法到底普遍吗在留学生里?你身边人都什么反应?
B:大部分人没啥反应,出声的基本都是反对她。其实我挺惊讶现在还会出这种事的,近几年中国留学生都越来越不把美国当回事了,她真的没啥代表性。不过也有看到个别人觉得她说的都是大实话。
A:还真有认同她的?
B:也正常吧。我周围那些亲美的人都是来美国踏实上进然后一步步出人头地的。期间学校啊老师啊肯定给了不少支持,对美国有好感也很容易理解嘛。
A:自己努力不感激自己,感激美国干嘛?
B:可能他们本身家庭背景一般,在国内挺难得到什麽资源的,对自己也不敢有太多期待,出来在别人地盘上反而受了赏识得到了帮助,得到超出预期的成绩,肯定多少会感激美国的体制?我也不太清楚...
A:那你自己呢?你对美国是啥态度?
B:这个说来话长了... 给你看个我之前写的文章吧。
▼
关于对美帝的向往,得从高中的外教课开始说起。
那天外教跟我们唠嗑,说起多年前有人救了他一命,从此他们相忘于江湖。同学们听了纷纷表示惊讶,觉得这种生死之交居然能就此别过?外教淡然地解释说,志同道合的人才能成为朋友,跟恩情没关系。当众人都觉得他不可理喻时,我却感觉找到了同类。当时的我不禁想,是不是我有一颗美国魂?是不是美国才是我的归宿?
五年之后,我站在了美国的土地上。
第一个清晨我睁开眼,意识到自己睡在一个过分软的陌生的床上。起身撩开窗帘,看见的是清爽的小路,和小路两边一幢幢带院子的别墅。Host family 住的地方,真的跟电影里一样。
去了学校,商店,街道,一切都整洁,宽敞,明亮,舒适。至于空气,那当然不是甜的,而是沁人心脾的青草味。至于人,那更是友善得治愈。谁会不喜欢这样的地方?
可笑的是,第二天我就被一块脏斑黏住了。那块脏斑,是我之前在网上转租来的脏乱、黑暗、难闻、破败的家。它黏在了离我生活最近的地方。但在当时的我眼里,这块脏斑,怪我自己疏忽,怪之前住那儿的中国人不爱干净,怪房东不靠谱,独独怪不到美国身上。真正的美国,必须是美好的。
那时的美国是我的归宿吗?并不是,因为我还配不上它。
在千万种我不可企及的好中,最让我相形见绌的,是美帝人民对理想的热情。
我没有理想,更没有热情。我学金融,但我恨它。我天天忿忿地看着它,苦逼地学着它,周围的人却在充满爱慕地与它舞蹈。那份热情,让他们充满干劲,让他们冲破一切向着太阳疯狂生长。而我,却只能靠毅力一点点向上攀爬,只求不死。
凭着中国人的智慧和勤奋,学业上恐怕不成问题,但我的人生呢?就要这样在痛苦中度过了吗?我天天行尸走肉一般穿行在商学院里,觉得压抑,觉得羞耻,觉得自己在背叛自己,却毫无出路。学了两年多金融,我怎么放弃?又为了什么去放弃?
美帝人民终于还是用他们的热情鼓舞了我。在一堆“Yes, we can”,“Nothing is impossible”,“It’s never too late”的真人励志故事中,我一点点积攒了勇气,开始在美国高校那处处鼓励探索的开放环境中拼命尝试。
一年后,我看清了自己的心的形状,又为这颗鲜活的心找到了一个还算合适的地方 —— 心理学。
从此我的人生基本是开挂的。因为选对了路走了心有了爱,干什麽都得心应手,还处处遇贵人,机会一个接一个地砸向我。我第一次体会到学习的快乐,第一次感受到内心激情的喷涌,第一次品味到与宇宙之大和谐的快意。也第一次知道了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感受到强烈的自我价值感,我无所畏惧。
那时候,我真心实意地觉得,美国是我的导师,我的伯乐,我的归宿,我的精神家园。
▼
那之后的夏天,我回了国。在家的前几周,我几乎被击垮。我行走在密不透风的人群里,看着大家疲惫的脸,感受到强大的无可撼动的沉重的现实。突然我觉得自己很可笑。
我凭什么去梦想?凭什么觉得自己可以冲破生活的现实?凭什么觉得自己可以改变这千万人的命运?我是不是被小资产阶级腐化了?是不是被美国梦洗脑了?
与此同时,我开始憎恨这份现实。就是这份现实,这密不透风的现实,压迫了我整整二十年,让我随波逐流,被生活、也被别人对我的期待所奴役,让我无法喘息,不敢于去梦想,不敢于去做自己,更不敢去挑战现实。
现在我好不容易找到了自己,找到了勇气,找到了理想,却又被这现实挤压,让我怀疑自己。我心里好恨,恨不得立即飞回美国,给我的理想找回容身之处。
当然我并没有逃跑,而是去四川的小山村待了一个月。在那更为残酷的现实面前,我愈发感到自己理想的可笑。
但这下,我恨的不再是现实,而是空有一腔热血的绵薄无力的自己。如果理想打不过现实,那出问题的一定是理想。现实无可逃避。于是我就死死坐在那片现实上,寻找能扎进自己理想的缝隙。
有一天,我坐在当地学生家的小木凳上,听着婆婆跟我说着我根本听不懂的话,看着哥哥把自己的饭沉默地拨给弟弟妹妹,突然决定,我要去学心理咨询。我想跟人在一起,跟现实在一起。
当我在自己热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时,不禁想要帮助更多人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看着那么多的中国学生像过去的我一样学着就业前景好自己却不喜欢的专业,并因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麽而惶惶度日,很是痛心,不久便跟小伙伴建了个学生组织帮助中国留学生探索自我。
那时的我,坚定不移地相信自我实现是人生的最高追求,也是通向幸福的不二法门。作为吃穿不愁的中国留学生,没有任何藉口不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作为占有社会上游资源的富二代和专业人才们,更没有理由不去用自己内在热情所迸发出的光和热去照亮世界。
▼
一切在读博之后发生逆转。
我们的项目极其注重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公平。在这个对一切文化形态都很敏感的环境里,很快我就体会到,当初我所推崇的自我实现只不过是西方个人主义的产物罢了,并非什么普世价值。
我自己在个人主义道路上的走得比较顺,并不能说明它适用于所有人。更何况我的底子根本不是个人主义,只不过是在事业选择上任性了一把。我没能意识到其实是中华传统文化里的很多东西保护了我在个人主义的道路上不受伤害。
所以,我之前把它奉为绝对正确的普世价值并以此来做简单粗暴的价值判断,实在很狭隘,大概也多少中了西方中心论的毒。
项目里大家对正义与公平的关注,也让我看见了太多社会的阴暗面。
我进入一所美国高校,就等于进入了美国中产阶级生活,因此我所享受的优越的高等教育和物质生活,也基本只属于特权阶级。
非特权阶级的生活是什么样的?那岂是一个惨字了得!当初那块我不经意粘上却选择视而不见的脏斑,就是那不堪生活最表面的小小一角。比那一角惨烈百倍的现实,无处不在。
当我看着不同群体间因为肤色、种族、阶级、信仰、性别、性取向的差异在暗处激烈地互相伤害,听着少数族群同学们的血泪史,看着他们不时爆发出的怒气和泪水,懵逼之余只觉得自己被美国深深地欺骗了。
怎么跟说好的不一样呢?
不过这一切都不足以让我对美国彻底失望。
因为我身边不就聚集了一群为了改变这些黑暗现实而努力的斗士吗?只要有人直面现实,挑战现实,那就有希望!
然而这希望,也没有持续太久,因为我看见了这场斗争背后那深刻的裂痕。
这群社会斗士,依靠他们那些政治正确的价值观,对那些保守主义者开始了新一轮的歧视。这种建立在意识形态上的隐性歧视似乎更加可怕,因为他让人理直气壮地互相憎恨。
他们永远有吵不完的架,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对别人错,最可怕的是每个人还都想按自己的想法改变世界。
那些关于公平、正义、自由、平等的理想,似乎都成了他们否定和伤害别人的理由,也顺便当了历史的遮羞布。
我在这无止无休的争吵和攻击中,彻底绝望了。
这种裂痕似乎也渗透到了人心内部。他们怀着美好的愿望,却总是在破坏;他们追求独立自由,却一直在埋怨社会;他们把最光鲜的一面给人看,内心却不断坠入黑暗。在他们甜美的笑容和洪亮的声音之下四处都弥漫着仇恨、愤怒与痛苦。
我开始无法相信他们的笑容和美言,开始觉得孤独。
这些认识都让我反感美国,甚至常常觉得它简直一无是处。我气过去的自己,居然那么推崇美国,那么看低自己。我为那千千万万在心理上被美国无端碾压的人感到痛心疾首。
于是我又去建了个国际生组织,帮助加深文化认知,促进跨文化交流,希望大家不要轻易被美国洗脑。这组织到现在也做了一年,心态终于渐渐平和起来。
经历了对美国的谄媚到鄙视,终于能简单地去接受了。对一个社会了解得越多,越无法做判断。自己固然有些偏好,但也只是个人感情上的事。对于纠结谁对谁错谁好谁坏这类事情,也真是有点累了。这些事不仅难以得出结论,而且一旦较真,就又陷入了价值判断的怪圈,就又要有人受伤害,何苦呢。
是的,在这个过程中最具有颠覆性的,就是他们让我深深怀疑了为他人谋求幸福这一概念。
我不敢再有什么远大理想,也不敢轻易去改变别人的命运了。改变世界对我来说几乎变成了操控别人的代名词 ——无非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
我凭什么去为别人决定什么才是他们想要的东西?凭什么去摧毁别人现有的东西?再对的东西,要若以否定别人讨厌别人伤害别人为代价,似乎都不再对了。
幸好,我还有我心爱的心理咨询。只有作为咨询师,我才能彻底放下自己,敞开心扉真正去聆听每个人内心的声音。
A:我去...... 没想到你前后变化那么大!你要是读完本科就回国了,岂不是也是个崇洋媚外的?
B:是啊!人又不是死的,对事情的态度肯定会变啊。环境和经历的影响都很大啊!
A:确实...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嘛!所以你毕业以后会回国吗?
B:有点想回。对这里的心理咨询界也开始不太认同了。虽然有很多可取之处,但感觉跟我们东方恢弘的视野比起来有点狭隘,心理学家整天去搞社会运动我也有点心累...不过谁知道我以后会怎么想A:是啊你毕业还有好久心思还那麽活跃... 话说你怎么会自己写这种玩意儿?
B:就这学期我们Diversity课学Acculturation嘛,老师让我给大家做个 presentation,我就准备了下。
A:acculturation什么鬼?
B:就是人在跟一个新的文化全方位亲密接触时所引发的一系列改变。在美国这种移民国家,这个现象太普遍了,大家都在被各种文化撕扯。
A:所以在这种冲突里大家一般会怎么反应呢?
B:怎么反应的都有啊.. 要么融入新文化,要麽死守着自己文化,要麽兼容并蓄,要么彻底懵逼搞不清自己是谁..
A:那一个人的反应一般由什么决定呀?
B:你确定还要听吗.... 我说得都累
A:说说看说说看
B:你自己文化的特质啊、你所到的社会的文化特质啊、移民政策啊、周围人对你好不好啊、你自己性格啊、当地语言通不通啊、有没有很多当地朋友啊、有没有人关心支持你啊…A:好了你够了... 你们心理学还真去研究这个?
B:是啊,细致得让人心累!模型就有五六七八种...
A:所以留学生去了美国,对美国文化的认同度会受很多乱七八糟的因素影响咯?
B:是的吧,恐怕不是一颗爱国心就可以决定的事A:诶我觉得你这个经历还挺深入挺完整的,要不要发到网上分享一下?
B:算了吧... 万一过两年我觉得现在的自己是傻逼呢?万一别人把我某个阶段的体会单拎出来骂呢?
A:好吧确实,有心的话你随便哪句话拿出来都可以被骂死了..
B:T T
自2022年6月13日起,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宣布,回国签证申请将重新...
旅行有两类,一类是充满想象的猎奇之旅,一类是饱含情怀的朝圣之...
今天欧美艺佳留学收到了一封来自学生发给老师的邮件,把自己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