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留学动态>那些着急送孩子上国际学校的父母,别忘了你曾经也是高考的受益者

那些着急送孩子上国际学校的父母,别忘了你曾经也是高考的受益者

  首先,这并不是一个冷笑话——80后要是一使劲儿,现在自己的孩子都该参加高考了。??

  想一想自己坐在考场里,手上焦躁地转着笔,耳畔全是老师的嘱咐:“遇到不会选的就选C”、“大题不要空着写上解题步骤就有两分”、“不定项选择宁可少选不要多选”……那场景,仿佛还在昨天。

  于是可以理解,每年到了高考季节,大家都忍不住要聊点儿关于学习的事,不管是痛苦还是狂喜,高考是中国人40年来的国民体验,难以绕过。但随着我们身边为人父母的朋友越来越多,每年一到这时候,大家转着高考段子、晒着自己PS的准考证、在朋友圈感叹“匆匆那年”之余,其中有一些则会既傲娇又坚决地借此表态:我可不会让我的孩子再受这个罪。我要送孩子上国际学校,走另一种升学之路。

 

  电影《同桌的你》剧照

  这不禁让我想起之前BBC那部充满争议的纪录片,叫《中国老师来了》。五位中国老师受邀去到英国一所名牌中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中式教育实验”,对英国学生采取中式教育,看看中英教育哪家强?

  虽然最后测试,受中式教育的学生平均分数确实高过英式教育,但是过程中英国孩子的叛逆、嘲笑,英国老师的质疑,中国老师的无措、痛苦,无疑像大耳光啪啪抽在国人脸上,如同我们自己遭到了否定一般。然后,过来人纷纷想起自己十多年学生生涯中被迫放弃的兴趣、刷题到半夜留下的苦楚、被某个嫌贫爱富欺软怕硬的班主任穿的小鞋……于是,不只一个同龄人父母发朋友圈信誓旦旦地说:砸锅卖铁也要送娃去念国际学校,不想孩子把自己吃过的亏、受过的苦再来一遍!

  可是,我们真的是高考受害者么?中式教育对我们没有任何正向的塑造么?

 

 

  英国学生的伶俐和顽劣几度逼哭了传统的中国老师说实话,时至今日,砸得起锅卖得了铁让娃上得起国际学校掏得起百万留学费的父母们,大多数都是这么多年来高考的受益者吧?活跃在北上广各行各业的精英,谁不是小升初考、中考、高考千军万马中一轮轮突破重围杀出来的?当年虽然被虐成狗,但是时过境迁,一面,我们当然可以抱怨被应试教育磨灭掉的创造力或者想象力,但是另一面,你还记得小学时没有考上好初中混几年就跑出去打工的最后几名同学么?初中考不上像样高中于是选择去技校、去中专最后不知所踪的同学么?

  去年偶然一次回家乡,晚上去夜市吃小吃,一个摊位的老板娘居然认出我们是小学同学,而我完全没有认出她,从她脸上实在找不出当年那个水灵小姑娘的面目,已是另一个人。她当然过得也没什么不好,认真在生活,只是生活得比较操劳,有些风霜色。十数年前,我们是同班同学,年龄一致、家境相仿,唯一差别,大约只是我成绩好一些,凭这一点,初中是一道分水岭,高中是一道分水岭,大学是一道分水岭,我们被不断拣出,走向不同人生。

  对于懵懂的孩子来说,依靠一次次考试来决定将来的人生走向,是残酷的;但对于出身平凡、又经历了各种现实的我们,不是早该明白:只要努力,就能一步步走得更高更远,已经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事了么?

 

  中国老师一语道破教育方式天壤之别的真相

  英国孩子或者美国孩子与我们不同,他们经济已经发达到一定份儿上,人又相对少,每个人能匹配到的资源是中国孩子暂时比不了的,所以孩子们快乐就好,长大了任何时候想学习都来得及,许多国外普通青年都懒得全职工作,兼职赚些钱,辞了职开心去花,花完了,再去工作一下。直到自己想明白,然后专注做下去。北上广凡是国际学校最头疼就是靠谱外教稳定性太差,好好高薪工作干半年,外教们辞职旅行去了。钱花完了看看走到哪个国家,找个工作继续挣钱,差不多了接着下一步旅程,校长们简直欲哭无泪。

  某次去美国旅行时遇到的民宿房东夫妻,房东太太是台湾人,辛辛苦苦开个月子中心,一美刀都要争个你死我活,眉头快拧成核桃撬都撬不开。房东先生是美国人,上过一个末流社区大学,不工作,开一辆好车,偶尔帮太太做趟司机已经顶到天,四十几岁的人看上去像帅小伙,每天不要太潇洒。哪怕是一对夫妻,中西世界观以及享有的生活都有这样大的差异,何况直接由文化和经济现状决定的教育体系?人家的快乐教育当然看起来更美好,但是这样的教育结果,是现在的你我想要的么?

  当然,中国现在经济好了,两三代人奋斗见成效。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很多小孩就算一辈子不读书都有用不完的钱。就像我以前一个女领导,和老公奋斗多年,在北京上海有多套房,高龄产下宝贝女儿,疼爱得不行。她说:我女儿以后不爱学习我才无所谓,女孩子只要情商高长大了不吃亏就行。

  教育对于现在某一些中国孩子来说,不再是一条必须要杀出血路的成长途径,而是自我完善的加分项。他们从现有的淘汰赛中退出,跑得快的孩子换一条国外教育体制的西式精英之路,跑得慢的则只要开心就好,身体健康、人格完善、情商胜出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走出校园进入社会说不定混得更好。

 

  英国老师对某一个孩子都是好声好气地循循善诱

  但是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人,年年掏几十万学费一掏十几年并不是随便大笔一挥就能搞定的事,我们需要静下来面对我们教育的现状。尤其需要想一想,我们自己身上优秀的部分,哪些受益于我们的教育。

  中国人确实太多了,很多公立学校一个年级有十五六个班、一个班五六十个孩子,一个年级就有将近1000个孩子,程度参差不齐、性格百花齐放、家境千差万别,怎样保证他们获得足够的知识应对下一步的考验?在过往十几年的教育中,每一代都很痛苦,每分钟都觉得自己受够了,老师永远教得太快,一个听不懂就落下了,所以常年都在上补习班。以及,老师确实非常严厉,她们不会解释、不会哄你,她们只会对你说:这个很重要,一定要记下来。

  但你好好想一想,是什么令你一路过关斩将无论进入什么学校、什么公司都能迅速融入并变得专业?是什么令你无论今日生活在全球任何地方,依然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是什么令你下意识勤奋、坚强、即使偶尔丧一丧也还是想把自己过好?

  以上,正是我们在那些年的课堂中,主动或被动掌握的快速学习、自觉自律、只争朝夕的能力啊!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每一个真正的学霸,都不是全靠死记硬背,而是在堆山填海的学习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和路径,可以化繁为简,更加高效地获得真知。尤其现在的学生素质日新月异,我简直敬佩如今这些高中学霸,有限碰到过几个,无不个性鲜明,知识面极广、逻辑思维能力超强,聊起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不断掏干货,令你感慨后生可畏。

 

 

  中国老师的教育信念其实被她们贯彻得很好,我们很多人是学会了的。

  其实《中国老师来了》既然是BBC拍的,也充满了外国人对于中式教育的想象,比如里面提到中国教育崇尚权威,只要老师父母说的就绝对正确,在纪录片中也选取拍摄了中国老师的极端态度。

  但是,英国人的学校难道真的不注重权威吗?如果你留心看过这套纪录片,你会发现,虽然英国孩子在中国老师面前上演逃学威龙,但英国校长一出现,所有人立刻正襟危坐,鸦雀无声。顶多夸一句张弛有度,但绝不到放任自流。在这里,英国式的权威与中国并无本质区别。

  而且扪心自问,从我们自己的求学经历来看,中式教育的确强调尊重权威,因为这可以保障人数众多素质参差的班级里能够高效推进教学,没有信赖就没有效率。权威人士并不全是天然的反面人物。很多时候,他们可以帮助你,引导你,特殊时候甚至能拯救你。识别他们,尊重他们,获得他们的认可,是我们这些普通人漫长人生里重要一课。

 

  至于抱怨中式教育让孩子失去人格独立的,难道不应该想想,对孩子进行人格塑造,最应该承担责任的,不是家长自己么?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做了多少幼儿成长的功课?碰到不靠谱的老师或者外部教育你有没有正确地应对?你在为孩子创造什么样的成长与教育环境?上述种种,都是身为父母的基本责任。就算是亿万富翁,也找不到一间可以把娃扔进去,十年后自动成为牛逼精英的学校,所有的路,需要我们陪着孩子一起去探索,直到他能独自前行,老师只能保证你在成年之前获得参与一些公平竞赛的资格。

  没有尽善尽美的教育。我们在不完美的教育里成长奋斗起来,获得今日成绩,有终生抱着的憾,也有很多被无私关爱和教导的感激。我们的孩子,也只能站在我们的肩膀上,面对我们看到的世界。这当然一点儿也不童话,但,并不是只有生活在一帆风顺的童话里才快乐,不是吗?

  以及,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记住,只有自己能够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不管你选择合作还是对抗,改变大环境的可能性都微乎其微,你最有可能改变的依然只有自己。不管你在校园里,或是已经走入社会,当你主动学习、主动提升自己、充实自己,你将发现,这世界也会对你越来越面目可亲。

  以上这一点,才是超越了中式教育以及西式教育的,关于一生的自我教育。

  P.S. 本文在写作中采访了50位在96年到06年这十年间参加了高考的人士。有当年各地的文理状元、也有勉强考入本科或专科后来经过学习进入更高学府深造的普通考生。这50位均出身普通市民家庭,如今在全国各地从事各行各业,经济独立、生活丰富。我问了他们一个共同问题:当年学过的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但有什么是你忘不了的?他们答:“我要走出去”的决心。

  人,总是要自己成全自己。

  

0

发表我的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