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朋友眼中,黄辉是那种从小自带光环的典型学霸、牛妈:本科就读于上海交大、MBA上的是世界排名第一的沃顿商学院,人人网董事,好字在文化传播公司创始人。她的美国丈夫也是一枚典型的学霸:哈佛博士、经济学家。当低龄留学成为热潮,很多中国家长开始送孩子去英美读寄宿高中、初中甚至是小学时,明明可以带混血孩子回美国读书的黄辉却选择留在了中国,为的是让孩子们学好中文,培养他们的“文化独特性”!
作者:黄辉---人人网董事
培养具有“文化独特性”的孩子
我们现在在中国,没有搬回美国,其实就是考虑到孩子是混血儿,身上有一半是中国人的基因。在这点上我和我先生还是很一致的,甚至他比我还要坚持,因为他觉得把中文学好很重要。我们选择小学并没有选择所谓的纯国际学校,至少要双语,中文占50%的。因为一旦去了国际学校,中文可能只有六、七分之一。一些国内学校的国际班中文也很少,只有语文课用到中文,其他的六到七个科目都是英文授课。我们选择双语学校,因为他们的中文可以占50%。
我觉得很多ABC(在美国出生的中国人)在国外有一点“两边不靠”,虽然他们的语言能力都没问题。但是一个很受欢迎的年轻人,跟大家在一起玩的时候,是需要提供一些独特想法的。很多ABC跟美国孩子或者亚洲孩子在一起的时候,都没有特别独特的思想,这才是问题。所以,现在我比较有意识地去跟我孩子们讲一些中国的传统,就是让他们知道他们身上有着中国这部分的基因,他们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文化的根源在什么地方。我不期待他们去做一个这方面的评论家或者能够熟背经典,但他们要能够大致地知道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脉络。这样他们将来跟不同背景的孩子交流时,才会有很多不同的想法,才会有独特的贡献,才会收到欢迎。
不是说为了功利主义,但我的确觉得如果你身上有两个基因,你就应该把每个基因的文化发展脉络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你不需要知道很多细节,也不需要背得很熟练,也不需要中文的功底有多么超强,但是你至少在知道西方的创世纪是这样的同时,也知道中国的创世纪又是什么样的,可以自己去做比较。不强求喜欢西方的还是东方,我觉得孩子喜欢哪个都无所谓,但是他们至少要知道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在什么地方。
择校:选择了A,就不要再去纠结B
做父母真的很有意思,比如说学校的选择,其实也没有很肯定地说这个选择就是对的、是最好的,但是你已经选了一个,就不要再纠结说另外的学校是不是有其他的元素会更好,否则你会纠结死,因为没有选择是完美的。选择了A,就不要再去纠结B。
我女儿读的是PYP(Primary Years Program),就是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课程。喜欢IB的原因是它的教学课程体系设计是基于UOI((Unit of Inquiry ),基本上每个月都会有个主题。比方自然灾害主题,那么它所有的科目,无论是语文、数学、美术,在这几个星期当中,都会有自然灾害这个主题的体现。比如手工课会做一个什么东西“爆炸”了、去参观消防博物馆、语文课就会写一篇关于环保话题的作文……所有的主题都很全面,也是跨学科的。不是为了学语文而学语文,为了学数学而学数学,而是有一个共同主题,但是渗透在不同的科目里面。这样孩子学得比较有兴趣,能从不同的科目、多元的来探讨这个主题,而不是很死板、僵硬地学习。
但是它可能每个学科学得都不是特别深。打个比方说,美学这个东西,生活中到处都有美,但是美学也可以作为一个相对狭窄的科目。教孩子美术基础、美术理论,就会很深,专业的技能、专业的理论知识会多一些。但是如果你是在生活中处处观察美,它就比较广泛,去植物园也可以看到,在一个时尚秀里也可以看到。甚至可以说语文中的美,唐诗中的美,都可以看到美,但是相对就浅一点。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我个人对IB PYP觉得还OK。而且,回想我小学的时候学什么?其实我什么也记不住。所以,对小学而言,我就只是希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多一点体育运动,吃得健康,快乐,离家近一点。但是到了初中就不一样了,一方面学习的客观需求在那里,另外家长不可避免的会去考虑世俗的问题,比如说像我们这样的家庭会考虑孩子高中是去美国住宿还是留在这边。
中西结合的家庭教育:“和”而“不同”
平时在家里对孩子的教育,我先生主要分管英文阅读和比较有创意的活动,比如说小品表演、体育之类的(比如,用各种材料做一个火山爆发的模型,还要真能喷出烟来!)。
因为我先生是美国人,所以我女儿课外积累了大量的英文阅读。她可以读很厚的、都是文字的书。她现在是小学四年级。二年级的时候她读完magic tree house 50本,三年级读Harry Potter 7本,现在读一些美国的小说fiction之类的。而我就偏向于中文的语文教育,和学校里各种老外不太能搞得清的活动(比如,争创全国文明城区而要求孩子背的“口号”!)。数学是我们两个一起辅导的,因为孩子学校的数学试卷是双语的,像我这种从小在国内长大的,有些题目的英文术语我也看不懂,我只能负责中文版的数学。
我们的教育理念也有些不一样。我个人成长的背景有一个深深的烙印,那就是要稍微吃点苦,要有纪律,要自己学会支配时间,但我先生是松散型的。不过我也没有太多的去争论或者介入。我比较有组织性,做事情喜欢列清单,喜欢提早规划。所以我女儿做作业的时候,我就希望她先做作业再玩,但是我先生就觉得可以先玩,再做作业。所以,虽然我希望孩子们先做作业,做完了可以安安心心玩,但实际上他们是安安心心地先玩,然后再手忙脚乱地做作业。我也很好奇,从长期来讲,哪种方法会更好。以我先生为例,虽然松散,但人家也出落得很不错嘛!还比我多才多艺多了!
做了父母以后,你就会发现,你跟配偶的很多观点会慢慢地暴露出不同。成人在一起好像没那么计较生活方式的不同,比如一个人早睡早起,另一个人晚睡晚起……我俩就是典型的我早睡早起,他晚睡晚起,但是我们是很自然的、协调的。但对孩子就不一样了,我希望孩子早睡早起,但他可能就没有那么在意这个。
还比如说,在吃饭的时候,咱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一碗饭要吃干净,不要把米粒剩下来。第一是对做饭的人的尊敬,第二是不要浪费粮食,但是我先生就无所谓。有几次我孩子碗里的米没吃完,我就跟我女儿说把饭吃完,她问为什么,我就把以上的理由讲了一下。然后我先生就说,“为什么要这么计较?孩子不吃,说明她吃饱了。”但我觉得不是饱不饱的问题,因为就差三、四粒米,不可能说因为多这三粒米或者少这四粒米来影响你的饱食感,就是她没有意识要把饭吃干净。所以很多小细节方面其实是夫妻双方由于对孩子的行为,一些教育上不同的观点,两个人的差别也就暴露出来了。再比如像我们中国人的“关灯不关灯”问题,大部分的中西家庭都是这样,中国人前脚在关灯,老外后脚就开灯……我自己做汉字教育,在闲聊时别人也问我,对什么字特别有感觉,微言大义,或者说以小见大的话。其实我经常举的一个例子是汉字的“和”,简体字很简单,但是繁体字有点小复杂,它是一个由十几个长短不一的竹子做出来的乐器,每一个都不一样长,吹出来的声音却特别和谐,所以我们说“和而不同”,你有不同,但还是很和谐。而且正是因为需要不同,声音才能丰富悦耳,如果只是一根笛子,吹出来是很单调的。
所以我俩的教育观念,可以用和而不同来解释,但是这个前提是我们自己双方不要太较真、能容纳别人的不同。很多夫妻吵架也就是鸡毛蒜皮的事情:穿不穿袜子,喝冷水还是热水,吃不吃冰淇淋,先玩还是先做作业……比如我在家,我就会不停地叨唠孩子先做作业,但是如果我老公在家,说可以先玩再做作业,那我也OK。
不担忧AI对孩子未来就业的冲击
最近为了AI这个话题,我也专门去看了《未来简史》,我不是一个特别IT的人,在科技方面没有什么前沿的想法。但是我有一个基本的观点,我觉得人工智能肯定可以在很多方面能取代人类的工作高度计算,高度信息以及高强度的工作。在逻辑计算、推导,包括体力上,人工智能肯定有取代人类的能力。但是我觉得有些soft的东西,我不是特别相信人工智能能够很快的取代人类:一个是同情心,一个是对美的欣赏。
因为从人体自己的解剖学和生理学来看,比如说我们怎么做决定?其实到现在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定论。脑和心之间的分工合作,什么是脑,脑就是神经,但是心的感觉是什么?如果说人的很多决定都是因为逻辑、神经元来决定的话,那怎么来解释,有的人换过心脏之后对食物的口味也会发生变化?再比如说,理性和情感之间,为什么理智有时战胜不了情感呢?有一些“软”的东西,我不是很肯定它能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替代,也有可能经过比较长的时间,它可以替代。
但是至少在短期内,一个强大的AI机器人,能够做股票交易,能够下围棋,能够进行各种复杂精密计算,但是如何判断什么时候该哭,什么时候该笑,什么时候能够感受到感动,感受到心痛,什么时候能感受到惋惜、遗憾、吃醋……至少我很难想象,在很短的时间内AI能够具备这些非常复杂的感情能力。因为人对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感情,以及怎么控制它都还没有很好的生理上的定论。还有就是美。AI想要去仿造毕加索已有的画,这是有可能的,但是美的韵味,它怎么去判断?
现在人工智能都能作诗了,但是那是一个大数据,是一个组合,它把常用字组合在一起,按照一定的格式和规律写出来,但那个词写出来可能并不一定特别有韵味。对于孩子,每天都有大量知识产生,每天都有高效的工具可以获取知识。但是同情心,和她对美的欣赏,是短期内人工智能不能完全取代的东西,我会比较着重培养他们这方面。什么东西是美的,什么是善良的,这个孩子要能够分辨。所以品德教育其实很重要,因为你有同情心,心里才会有去做很多事情的欲望,那时候才能说你跑在知识前面。
让孩子自主选择暑假活动
一般暑假两个月,我们的一半时间在美国,一半时间在中国。有些家长把编程看的很重要,我们没有特别紧张或投入这个事情。我们是让孩子自己去接触,让她自己去决定想花多少时间。今年暑假,我女儿会去参加一个编程夏令营,两个星期在纽约。但是我们并没有说要把它当成一个很严肃的科目去学,因为她喜欢玩游戏,就像比如说去年,在美国带她参加一个艺术夏令营,里面有几十种科目,我们让她自己选择想学什么。
夏令营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有美术、音乐、手工艺品……而我女儿选择了拍摄电影。学了以后你说她能变成导演吗?不见得,但是成为了她的一个小乐趣,她去同学的生日派对,或者参加什么活动,她就会拍很多素材,然后把它们编辑成小电影,自己打上字幕,还给她自己的“电影公司”煞有其事地起了个名字,我觉得这就足够了。所以我们送她去学编程也是这个目的,她如果学完了,觉得自得其乐,编个小程序自娱自乐,就不错啊,并不是说你要成为一个专业的程序员。
事业与家庭须平衡
创业不易,如果你的配偶没有很支持你,没有很好的家庭助手帮你照顾孩子和学校的事情,我还是建议你不要创业。你可能也深有体会,创业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界限,我做高级经理人的时候,工作和家庭还是有分割线的,虽然出于职业习惯,会经常加班,但是你还是能分清公司和家庭的。但是你作为创业者,作为公司的主要负责人,是不一样的,我觉得就没有界线了,你可能任何时候都在想公司的事情。还好我没有抓狂,就是因为我先生和家政阿姨的助力。我觉得有些妈妈,不一定要做一个全职的创业,她可以去做其中一块,但像我们这种要对团队十来号人负责,就需要家里比较太平,否则很容易让你自己焦虑和失去平衡。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觉得还取决于自己想要什么。人对自己永远是最难认知和控制的,比如说像一开始,我先生可能以为我就是小打小闹,当一个兴趣来做,没想到要花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做着做着,就会有点不由自主了,一你要对团队、用户负责,二你自己就也会发现,原来在这个事业上有这么多可以做的事情,都很有趣,都很想去尝试。有可能是热情,有可能是责任,有可能是欲望,有可能是骄傲,它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成长。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自己学会什么时候说不。
我觉得自己真的非常幸运,我看似很随机的选择了汉字文化的切入点,虽然在选择时我还没有充分体会到它的乐趣和丰盛的营养。但是慢慢走到这个轨道里面,就会遇到这个轨道里更多耀眼的行星,幸运地遇到了很多人给我帮助,给我灵感,给我快乐,给我鼓励,我的信心和意念也越来越坚定。
自2022年6月13日起,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宣布,回国签证申请将重新...
旅行有两类,一类是充满想象的猎奇之旅,一类是饱含情怀的朝圣之...
今天欧美艺佳留学收到了一封来自学生发给老师的邮件,把自己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