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精英计划在引导学生做课外活动时,大致会遇到三种情况。
比如:
第一种情况:根据学生的自我描述,陷入学生的“自我良好”感觉中,绕着学生的思路走,不知不觉以为学生有多么优秀,执行力多么强,然后给学生描绘了一个远大的目标,帮助学生设计了一个思路,却发现,执行起来非常之困难,有时在于idea太理想,有时在于执行力太弱,有时在于这个设计方案跟学生的现实距离太远,由此,耽搁,或者不了了知,继续陷入各种刷奖状,各种刷活动,刷存在感。
针对第一种学生,我们的顾问,经常要扮演半执行者,半导演的角色。 学生一般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但只是兴趣爱好,还没有达到深入思考自己的兴趣爱好,如何发挥作用,跟解决社会问题结合在一起。 学生策划项目和参与领导的经验缺乏,所以,即使有兴趣爱好,有优势,还是未能探索出适合自己的一个模式。 这个时候,我们的顾问就要引导学生去思考,除了他的兴趣爱好外,如何跟他自身的能力相结合。 一个热爱滑轮的孩子A,也创建了滑轮俱乐部。 他创建滑轮俱乐部的初衷在于觉得滑轮是一种很好的健身运动。但健身运动有很多呀?
为什么要选择滑轮?
跟自身结合: 因为跟滑轮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小时候比较孤独,所以就很珍惜从滑轮活动而认识到的朋友,慢慢就有了自己的群体定位。 所以,对于学生A,滑轮跟他的关系链接在于,滑轮给了他一种人际交往的形式,给了他人际交往的圈子。 那是否学生希望滑轮成为链接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呢?
跟社会社区问题结合:发现从小玩滑轮玩到小学升中考,就几乎不玩了,没有时间玩了,玩到初中,玩得人就更少了,大家都不会“不务正业”了,开始做正经的事,正经的运动,正经的考试,正经的竞赛比赛,滑轮成为边缘活动了。 那通过坚持滑轮,挑战的是固有的价值观。 那怎么把这种价值去影响部分群体和个人?
这种思考和不断深入去提问,是挖掘和构建活动目的意义的开始。 为自己的活动找到一个具体的影响群体,目标对象,越窄越小,越好。为自己的活动找到活动的初衷和意义。 有了这个初衷和意义,就是我们所说的动机。
再来分析学生的属性所在,是改革型的创新型的?是执行型的?是团队合作型?是团队发起人创始人具备领导能力的?
接下来分析学生的具体能力,比如财务能力,团队管理能力,市场宣传能力,文案策划能力。
一个活动的模型,除了紧靠学生擅长和喜欢的活动,应该要结合他自身的能力。 不然可能过高导致学生不敢做,因为他从来没有实践过类似的领导型的活动,他只能先多参与,从参与型的开始。
第二种情况:学生做的课外活动也许并不是他最擅长的,就这么阴差阳错的就做上了某种课外活动。 一个不善公众场合演讲的学生,被推动着去做了公众演讲,发现一开始没有很出色,但对突破自己有帮助。自然而然的从活动中受到感染和启发,启发学生希望个人的在原有领域之外应该继续拓展。
针对第二种学生,他过往的经历比较综合,有团队领导型的活动,也有参与型的活动,但不是以自我兴趣为标杆和导向的。处于活动发展的未成熟阶段。学生需要通过项目体验,挖掘他展现的潜力,也强化他原有以显现的特质。
比如Du同学,学习成绩优秀,也有当班干部的经历,有音乐演奏的经历,在团队中,不是非常显眼的领导,策划活动刚开始也比较迷糊,但愿意思考和行动。 虽然他有时比较内敛,但愿意挑战自己,这种活动的探索,就扩大了学生发展的可能性,让他体验到自发组织项目的成就和通过锻炼的成长。他成功策划活动的原因,在于这个活动平台给了他挑战自我的机会,给了他延生既有优势和挑战陌生领域的机会。当然,很多时候,学生都是需要去推动的,他没有经验,也不知道如何去前行。我们顾问的陪伴,鼓励和指导就显得特别重要。很难有学生独立的看到项目的成型或者发展方向,作为顾问,站立在更多的学生策划活动的经验上。 也给了学生指引的方向和信心。
第三种情况:学生纯粹就想通过课外活动刷存在感,或者本来就不太喜欢学习或学术类的活动,喜欢各种交际或者喜欢各种其他的活动填满自己的空间。 以示对自己的支撑,也显示在某个领域的兴趣和信心。
针对第三种学生,引导其把课外活动做到出色,是对其极大的鼓励,也能把这种自信散发到学业上。 但也有部分学生,会满足于只是顺着惯性的做活动,极少思考,比较注重荣耀,对本质和真正能力成长不太关注,有时会走入误区,误以为自己的活动有多么光鲜,误以为自己的活动能力很强。 现在各大机构都在推崇帮助学生做项目,做课外活动背景规划,有时很容易进入“人人创业”“人人都有自己小项目”的误区。学生对于根本性的问题没有去学习,充实和关注,一下子被拔得太高了,很空。 任何一个活动的循序渐进,一定是兴趣爱好,成为“专家型”的人物,再扩大到社会,社区的影响力。包装出来的,连学生自己都发虚。
当然,还有一种极其理想的学生,就是动机,兴趣爱好和执行力,领导力都结合得极好的学生。 这种学生怎么去引导呢?思路是:
1. 发掘兴趣,爱好。判断真正的兴趣爱好,要看学生在这个兴趣上的持续度,深入程度,真实的参与和体验,有自己的归纳总结思考,形成一定的见解,有专业的知识体系的支撑。
2. 把热情,持之以恒的兴趣爱好,发展起来,作为一个可以呈现的方式去展现出来。创建自己的成长故事/经历 跟兴趣爱好之间的关联度。
3. 把呈现的方式和形式,跟社会问题,社会意义结合起来,能够发现社会,社区存在的问题,并思考到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基于同理心的社会调研,反复实践和举办策划活动,反思和改进,形成一个相对稳定发展的项目,有持续发展的意义和功能。
在自主创新的阶段,通过创新,改进,自省,行动,不断的发问:这个活动真正帮助到了什么样的群体?是否符合他们的需求和发展需要?我的角色是什么?我的收获是什么?我遇到的挑战和问题是什么?我怎么解决的?我锻炼了什么样的能力?
这些思考,以文书,讨论,分享,总结的形式出现,也是促使学生形成个人申请主线的方式。
新年伊始,听说有好多同学声称自己去年的读书li...
不知是不是因为今年疫情的缘故,总觉得时间过得...
2020年即将过去,本年度的【好书荐读】系列也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