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于智博。
他小学留级,中学排名倒数;他9岁时父母离异,自小由爷爷奶奶带大;他16岁时去美国留学,就读于一所全校只有50人的乡村中学。
“转学时,我本应读小学四年级,但参加了当地学校的入学考试,成绩不好,结果又降了一个年级,从三年级开始读。”于智博说。时隔多年,他才知道,为了让他留在那所小学,父亲和奶奶还到学校校长家里送了很多当时被认为是高级营养品的麦乳精。
他没有进名牌幼儿园,家长也没有绞尽脑汁把他塞进小学名校。说白了,于智博“输在了起跑线上”,甚至他连“起跑线”都没有。
是啊,所谓的“起跑线”,其实是一种虚设,是那些“教育商人”赚钱的“吆喝”。
父亲对他说:“80分左右就行了,为了几个分,点灯熬油熬心不值得。”
有一次,母亲参加了他的家长会,那次他考得很“砸”,综合排名在全班倒数第三,数理化成绩倒数第一,母亲回来后,狠狠地打了他。但是父母没有以耽误学习为由反对他参加校田径队。
“小时候,是觉得好玩,中学时,体育成了我自尊心的避风港。”于智博说。
是啊,孩子早期的教育中,自信太重要了。家长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让孩子“宁可做‘凤尾’也不做‘鸡头’”的“进名校”意识,实在是一个大错。至于那些振振有词标榜“读不到好成绩也要读到好同学”的人云亦云的理论,更是一种无知的虚荣。
小学中学时的“伟大”的同学一定能在你的孩子需要时及时帮助你与你携手共进并让你事业发达吗?
倘若孩子已经是个“鸡头”,那么就应该成为更大的“鸡头”进而成为“凤头”,托关系开后门挤进“名校”情有可原;倘若孩子只是个“凤尾”或“鸡尾”,你对孩子“凤的意识”的强化,恰恰伤害并泯灭了孩子今后成为“凤凰”的自信和原动力。
有多少孩子成了这样的牺牲品,有多少?
换一种思路,我们应该把孩子放到可以成为“头”且与孩子的成长水平适当的学校里去。
于智博来到了美国读高中,密歇尔高中是全俄勒冈州里规模最小的高中,“全校学生还不到50人,学校只有一座连排的平房”。
大学呢,于智博考虑到自费留学和成绩等个人条件,选择了“一所又小又便宜的大学”东俄勒冈大学。
可以这么说,学校的“小”让他成了“头”,成了“头”才让他想着成“更大的头”。
后来,他想读更好的大学,转学到密歇根州立大学,读供应链专业。在那里他成了“最佳学生”。
“年轻的时候,只要想学,挺容易上手的”,于智博常说。
是 啊,孩子的智商都差不多,在孩子的群体里只有百分之五左右超常或超弱,造成孩子最后成长“差异”的诸因素中,“动力”最关键。“动力”的有无,“动力”的 大小,取决于孩子成长发展的“欲望”预设的适度。“欲望”以“希望”为前提,“动力”就产生;“欲望”没有实现的“希望”,“欲望”当然成不了“动力”。
2009年,于智博从哈佛大学商学院毕业。
后来他成了花旗银行10名“全球领袖计划成员”之一。
他今年29岁,是联想集团的总裁高级助理。
他最喜欢俞敏洪的一句话:蜗牛只要能够爬到山顶,和雄鹰所看到的景色是一样的。
新年伊始,听说有好多同学声称自己去年的读书li...
不知是不是因为今年疫情的缘故,总觉得时间过得...
2020年即将过去,本年度的【好书荐读】系列也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