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样的教育体制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结果.广大学生之所以选择出国留学,正是因为国外教育有其独特的地方,尤其是美国的教育.
据新浪教育调查统计,在有出国意向的被调查高中生中, 50% 的学生最希望留学美国,而他们的最主要理由是"教学质量好,国内对学历认可度高".在我所接触到的家长中,几乎所有人在谈到"为什么送孩子出国留学"这个问题时,都会脱口而出"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学习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前沿研究成果".那么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外教育究竟好在哪里,值得我们忍痛割爱将孩子送出国去?
1. 告别升学独木桥,条条大路通名校.
长期以来,国内一提到高考,人们就会自然而然想起一个词:独木桥." 80 后"、" 90 后"、" 00 后"学生的家长都有过类似的经历,那时候我们是没有办法,除了高考,没有其他的选择,我们懂得其中的煎熬.正因为如此,更多的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再受此煎熬,如果在同样努力甚至更轻松的环境下,就可以让孩子接受到最好的教育,何乐而不为呢?
打个比方,中国的高考犹如一根强有力的"指挥棒","一考定终身、一分定命运",考试分数决定学生能上的大学和专业,一旦被某一个大学的某一专业录取,基本上就没有调换的可能.尽管很多学校都可以调换专业,但是可能性微乎其微.一些学生因为考试失利,进入职业学院或中专、大专,我们通常会认为这些学生成绩很差,哪怕后来他们通过自学、参加考试获取了本科学历,社会也无法像对待统招的学生那样"一视同仁",他们依然会受到区别对待.尽管目前在国内教育界也有一个普遍共识,认为统一、单一的评价机制是中国教育弊病的根源所在,教育改革首先要改掉"独木桥",然而要想改掉多年来沉积下来的"习惯"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关于考试在教育中的角色,英国伊顿公学校长托尼 · 里特曾做过一番阐述:"学业成绩并不是唯一.英国传统的所谓自由式教育理论是不错的,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政府用考试的形式评测学生也没错,可如果做得过头了,就向学生发出了错误的信息:考试是最重要的.中国就是这样."在国外,尽管学校录取也要通过一些考试,但是录取绝不仅限于考试成绩,而是综合考核学生,以更科学、全面、合理的方式判断一个学生是否优秀.
当然,值得欣喜的是, 2014 年 12 月,《高考改革方案》出炉,此次改革最重要的一个思路就是:"软评价"将挂钩"硬分数".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两项政策,要求 2015 年起高中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参考依据之一.
其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分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 5 项,中学须真实记录学生 3 年表现(类似于美国名校申请中的 GPA),高校逐步以此作为招生录取重要参考.教育部也就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做出了明确规定,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都将成为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并进入档案.同时要严格公示制度,对档案材料的真实性进行抽查.
事实上,对比后我们不难发现,美国的学校对于学生的考评更为科学、有依据,对中国学生而言,能够在一种更为科学的考核机制下衡量自身的成长,这本身就是一种个体全面发展与自我发掘和认识的过程.
美国有近 4 000 所大学,高校招生量大,学生们无需通过激烈而又残酷的"高考"也能顺利地进入大学,而且入校后,往往是大学二年级的第二个学期才最后选定专业,这之前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确定自己的兴趣与未来的方向.美国大学采取"宽进严出"原则,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申请他希望就读的任何院校,如:学生可以选择先上社区学院,然后在修完课程拿到相应学分后再申请理想的名校,毕业后可以顺利拿到统一的名校毕业证;学生也可以先上美国的普通大学,通过努力,最后也可以通过转学的方式进入较好的综合型大学甚至世界顶级名校.并不是说学生一开始就要去名牌大学、去热门专业,只要学生的选择适合自己,通过各种渠道最终都能进入梦寐以求的名校求学.
2."流水线"式的人才培养与通识教育下的精英教育.
事实证明,过早地判断孩子是否适合在某个领域或者专业里发展并不利于孩子的未来成长.在中国,高等教育依然沿袭着严进宽出的做法,学生进大学需要经过层层考试过关斩将,一旦跨进大学校门便大功告成,在学校里将被当作"人才"来培养,获得学位轻而易举.在校期间学校按照统一、既定的标准来培养学生,以书本知识为内容,以课堂教学为平台,以教师活动为主导,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接受,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缺乏职业上的可塑性,缺乏发展潜力.
美国大学的学科学习目的是为学生的专业选择提供足够的基础,这些基础知识将成为学生今后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学生自身的专业、兴趣上,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刻苦钻研选择走"精英"的道路.因此在大学里,美国教育不是告诉学生可以做什么和怎样做,而是让学生自己明白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强调的是一种通识教育.
3. 中国学生"为上大学而上大学",美国学生"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在国内,很多学生为了进名校最终可能放弃自己喜欢的专业.在校所学内容由学校统一规划,系统性强,即便自己有其他专业的兴趣,也因应对所学专业的考试而无暇兼顾.除了应试能力,真正掌握的知识不得而知,很多学生为的就是毕业时顺利拿到一个毕业证书.尽管学校给学生提供了选修课程,但是可选范围也集中在其中的几十门,选择的空间非常有限,学生很难往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方面拓展.
美国高校给学生提供通识教育,学生入学前可以选择专业,也可以不选择专业,学校提倡学生们在学习中发现个人的兴趣爱好.在选课上有上千门甚至近万门课程可供每个学生自由选择,这些能够帮助学生挖掘个人潜能,鼓励他们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发展、创造,考试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在校期间,学生既可以选择连续读完所有课程而毕业或者学有余力多学习几个专业,也可以选择中途休学,等到条件成熟时再完成学业.美国教育承认和接受学生个体能力上的差异,为各种学生量体裁衣,帮助学生成为他们想要成为的人.
4. 中国强调学生知识的系统性,美国强调知识的运用.
中国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继承,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
美国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灵活应用,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质疑、批判精神,注重对知识的拓展和创造.在美国,学生从走进大学校园的那天起就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毕业后将走向何方?他们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以后能够用于实践.
我们经常看到中国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获得金牌,在与美国大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发现他们的理论知识确实不如中国学生,但他们在知识的应用、实验和实践能力上却让我们望尘莫及. 2010 年,一项针对全球发明能力的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几个专业学会共同评出的影响人类 20 世纪生活的 20 项重大发明中,没有一项由中国人发明.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这方面的欠缺.
5. 中国传授与灌输知识,美国侧重探索知识,让学生学会学习.
在中国高校里,目前主要的教学方式依然是传统的书本知识的传授与灌输.老师在讲台上汗流浃背地唱独角戏,学生听得很累却不知所云,最终还要为通过考试而在考前拼命复习书本知识.
在美国,教师的任务不只是教给学生知识,更是帮助学生学会去探索知识.教学过程更重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让学生明白要想成为精英就需自己主动学习、学会学习.教师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并与老师共同在课堂内外探讨知识.美国的" Liberal Arts Colleges"(通常我们称为"文理学院")教育的侧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自由思维,让学生们学会独立思考,它主要教给学生一种学习方法,而不是具体的学习内容.
6. 中国学生毕业后往往不具备马上上岗的能力,美国学生毕业后更能迅速上岗适应工作,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和未来职业生涯发展.
美国教育培养学生在今后的主流社会里能得到雇主的认可,能取得职业发展的成功,能够成为某个领域的领袖,这是大多数学校的教育理念.
很多美国大学与一些大中型的企业都有实习合作项目,学习期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愿望,用一两个学期甚至更长的时间到公司全职工作.
在实习期间学生可以利用专业的实践机会,增进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专业技能,提高毕业后迅速上岗的能力.
相比之下,中国教育的培养理念是根据我们现有的教育体制来培养人才,但这些人才是否能适合社会需求,是否适合当前多元化社会竞争的发展需求却是个未知数.四年的大学时间里,学生只能利用寒、暑假时间去企业做短期实践工作,时间短,能够学到的技能往往非常有限
新年伊始,听说有好多同学声称自己去年的读书li...
不知是不是因为今年疫情的缘故,总觉得时间过得...
2020年即将过去,本年度的【好书荐读】系列也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