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都说:前一阵热播的电视剧《小别离》中三个家庭都拼尽全力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国读书,“出了国才有出息”。
对很多人来说,“出国”意味着对应试教育的逃离、一份更加好看的履历,甚至是改变生活的稻草、阶级上升的通道。
听起来出国留学像是一个所向披靡的武器,有了它人生就可以开挂了?
国庆假期跟好友阿迪一起吃饭,菜还没上齐,她已经开始大吐苦水。
“找来找去都是月薪五六千的工作,这种工资在北京怎么活下去呢?”
阿迪去年从美国top30的学校硕士毕业回来。
出国前,她在上家公司做不下去,工作了一年以后,辞掉了500强的工作,选择留学。
原以为出国可以作为跳板,凭着还不错的学历至少能换个体面的收入。
可是按目前这情况,她估计自己连留学的学费都很难赚回来。
尤其是跟自己同年毕业直接工作的同学一比,阿迪觉得自己的现状太寒酸了。
“我本科一个学校毕业的很多同学月薪都不知道几倍于我了。假期就世界各地跑,而我刚刚回国,工资低加班又多,搞不懂当初花大价钱和时间出国是为了什么。”
阿迪夹了口菜,忿忿地扔进嘴里。
“你出国前是怎么想的呢?”
“出国前?当时的工作压力大啊,跟老板和同事处不来,加上工资也没啥好值得留恋的就辞了。
可是找来找去发现以自己当时的能力也找不到更好的了,索性出国再读几年。
矫情一点说,可能是对另一种生活的向往吧。”
阿迪说当时自己压力特别大,男友甚至提出了分手。
在那段灰暗的日子里,出国就像是一根救命稻草,她坚信只要去了美国,一定能比国内过得好。
“我那会儿大学毕业时,出国、读研、和工作三个方向是有逐级鄙视链的,大家互相询问毕业去向,答出国的总是会赢得一些羡慕的目光,要么是学霸要么背景不错。
可能对留学的向往就是那个时候开始的。”
辞职后,阿迪全身心投入准备语言考试和申请材料。熬不下去时就翻翻大牛的朋友圈,看大牛们是怎么在国外混的风生水起的,以此给自己打气。
“我还记得那个时候,考完GRE坐在公车上看着窗外的蓝天白云,开始憧憬在美国能有怎样精彩的生活。
后来拿到学校的offer时,特别激动,想着自己即将得到更好的教育,以后的人生会有那么多可能性。”
可是阿迪觉得,她想要的更好的未来并没有如约而至。
“其实也不一定要用收入来衡量留学值不值啊,你看,你去了那么多地方,认识了那么多人呢,这也是一段难得的人生体验啊。”
我试图安慰情绪低落的她。
“我一开始也是这么安慰自己的,经历更重要。可是我打心底说服不了自己,你知道我父母为了让我出国花了多大力气么?”
阿迪说父母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为了让她出国把家里大的房子卖了。
现在退休了两人挤在一个小屋子里,厨房如果同时站两个人都嫌挤。
“好多时候感觉自己对不起家里花这钱。”
那顿饭在阿迪的哭诉中结束了。我能做的只有递纸巾。
那天晚上,我想到阿迪上车前闷闷不乐的表情,觉得应该再说点什么,于是又给她发了消息。
“投资不是都讲回报周期的么,也许再过几年你的后劲和优势就凸现出来了呢?”
许久,终于等来回复。
“不用安慰我啦,其实早上跟你吐槽就是图个心里痛快。我哪儿有什么后劲呢,也赖自己。
出国时没好好学,放松要求了,唯一留下的估计就只有朋友圈的美国各州风景展览了。”
“本来以为其它方面不见长进,至少可以在英语上有点优势吧,结果还比不上公司英语专业的小姑娘……”
“真要说后悔的话,不是交了多少学费,而是没有更好地利用留学的日子吧。
想想以前的自己真是很幼稚,以为留学回来自然而然就不一样了,其实哪里有什么自然而然的事情?”
阿迪说她很后悔自己没有想清楚,仓促地决定出国,只想着“回来就不一样了吧”。
最终,“留学”没能成为她的救命稻草。
我想到自己,很多时候想要跳出生活的泥潭,首先做的往往不是改变自己,而是改变环境——
“换个学校读个研究生吧”、“出个国吧”,以为这样就会好了。
但现在看来留学也好、读研也好,如果不是一次主动的选择,而是一次对自我反思的逃避,最终的结果很可能会让人失望。
《生活在别处》里有这么一段话:“当生活在别处时,那是梦,是艺术,是诗,而当别处一旦变为此处,崇高感随即便变为生活的另一面:残酷。”
“别处”离我们很远的时候,我们会设想它有多美好,可一切“别处”最终都会成为“此处”,该面对的总是逃不过的。
跟阿迪聊完后,我放下手机,看着书桌前的托福备考资料,心里一颤。
我决定还是先把它们收起来。
也许在决定出国之前,我应该先面对自己,想好这是不是一个必须的选项。
新年伊始,听说有好多同学声称自己去年的读书li...
不知是不是因为今年疫情的缘故,总觉得时间过得...
2020年即将过去,本年度的【好书荐读】系列也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