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站教育编辑为大家分析美国留学Common Application申请常见问题答疑汇总供大家参考。
1. CA系统中活动数量是不是越多越好?
一般来说,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能够填满10项活动和只能写出三五项的效果肯定不同。前者容易让AO得出结论:学生课外活动的参与度,学生对课外活动的重视态度,甚至是学生所处环境的资源丰富程度(常规情况下,拥有资源越丰富,同等情况下未来成功的概率越高)。
但是对很多学生来说,不太容易有10项高质量的活动。所以很多人会有两个习惯性动作:凑,或编。然而这些学生和家长没明白两点:
(1)美国大学虽然不要求学生提供参加活动的证明,但仍然可以通过学生的填写的情况以及文书内容来判断真伪和有效性。所以如果活动能够你没有参与过,那么也很难在申请文书中展示出来。例如随便填写个志愿者活动,或是编个校级的比赛和活动之类的,给自己安个TITLE,看似很天衣无缝,但如果没有和文书之间的HOOK。这种情况下,AO即使不认为你是杜撰的,也会认为这个活动你只是打酱油,没有什么收获。因此这种活动对申请没什么意义。
(2)AO们不是只看list,而是会做解读的。关于解读活动质量,级别这部分篇幅所限这里不展开。只说一下AO们解读时所关注的活动之间内在逻辑合理性问题。例如一个竞赛型学生,这个学生还拥有10项高质量活动,要么这个学生是超人;要么这个学生过渡挖掘了自己的潜能,拔苗助长;要么就是假的,起码是打酱油的。因为参加竞赛要进行很多强化学习和训练,这势必会占用很多时间,没有精力发展其它的课外活动和兴趣爱好。也就是说,对于一个竞赛型的学生来说,如果你的活动列表前面填了三四个竞赛经历,而后面的活动实在没有可填补的,在AO眼里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才符合真正的事实逻辑。
2. 网申所填写的活动类别是不是越丰富越好?
经常会有学生问到,活动的类别丰富点儿会不会让学校感觉到自己很具DIVERSITY? 其实这是没有理解DIVERSITY这个需求背后的深意。细想想,你真的有精力把很多类型的活动做到极致?在顶尖美本申请上,“做好”其实已经难以吸引AO们的需求。而大家潜质都很突出的情况下,不投入足够的时间并长期的坚持,如何能做到极致?一个人不可能在方方面面都能成为全能,但是在某一两,或者两三个领域做到精通和持久还是很有可能的,也更符合逻辑事实。例如一个活动不是很丰富的学生,为让自己的活动好看一些,把一个数学学习小组和几个志愿者活动拿来充数。
而在申请中,却对这些experience只字未提,因为这位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时并没有很清晰的目标,更多的只是随波逐流的参与,并未形成自己透过活动的认知与思考,就没有办法进行更深入的延展。
3.在美国大学申请Common application过程中,发现personal essay写得不好,想换一篇,但因为已经用common app提交了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申请personal essay不能改了。现在我想另外建一个账号来申请,请问这样可不可行?
不用重新开一个帐号,Common可以设置新的Version,你在Common 系统里设置了新的Version并上传新的Common 主Essay,登录你的Common 帐号,看帮助,里面有一个链接,复制粘贴到你的浏览器里就可以了,不用重新开一个新的账号。
新年伊始,听说有好多同学声称自己去年的读书li...
不知是不是因为今年疫情的缘故,总觉得时间过得...
2020年即将过去,本年度的【好书荐读】系列也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