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区> 游学分享> 亚洲> 异化的游学呼唤服务指南
异化的游学呼唤服务指南

异化的游学呼唤服务指南

斜阳垂暮2016-12-02 08:30:02浏览1177

游学是个好东西,但异化的游学一定是个坏东西。我们不能因异化的游学而放弃对游学价值的认同,应鼓励中小学校包括高校开创更多的游学产品,国家在资金支持和政策扶助方面可以推动中小学校和高校加强这些“经验学习课程”。 

据报道,各类旅行机构、培训机构推出名目繁多的“游学之旅”,目标人群正是中小学生。然而,与宣传号称的开阔眼界、感受名校文化相比,很多学生的实际游学体验大打折扣,甚至变相成购物游。 

海外游学的“低龄化”,和变身为“购物游”或“风景游”,是游学异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推动异化的力量,也被认为是高额的市场利润与管理失序。尽管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去年曾下发过通知,严禁学校等机构组织游学牟取暴利,但如何规范游学市场,至今仍无明确的管理监督主体单位,也无一部相适应的管理规章。 

从经验学习模式等理论上看,海外游学是被各发达国家推崇的一种有效的直接学习方式,游学的构成因素有“走、看、住、浸入、游”,其中“浸入”的程度有多大,多是衡量游学质量的标准之一。“浸入”就是与到访地的居民同吃同住、亲身感受异域文化,或者就是加入该地的学校课程,与当地的学生混住从而实现同班学习。除“浸入”之外,还有一项游学衡量指标,即与当地文化相关的博物馆、风景名胜的浏览量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在美国,从中学到大学,都有游学和接待游学的项目,游学的地点可以海外,也可以国内。游学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所开设的游学项目,不会沦为商业化操作,更不会趁机大赚一笔“黑钱”,这些另有所图的行为,按学校伦理道理,将被视为教育腐败。 

规范我国的游学市场是当前防止游学异化的要务。应鼓励中小学校包括高校开创更多的游学产品,国家在资金支持和政策扶助方面可以推动中小学校和高校加强这些“经验学习课程”。中小学校及高校应始终成为这一学习模式的组织主体。另一方面,通过“学校对学校”的组织方式,更有利于海外游学课程的设计合理化和高效化,也有利于接待来自海外友好学校的游学团体。为了营造学校创新教育的良好氛围,上级部门应加强指导和监督,保证所有项目是在“零利润”之下操作的。 

然而,受需求的推高,我国中小学校已经无力提供充分的游学项目的社会供给,一部分游学项目势必流入商业化操作,这将是不得不面对的事实。为此,必须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市场监督和解决纠纷机制,提高投诉受理效率,一旦查明商业单位组织低劣的游学项目就给予重罚,使商业性供给这一部分能维持在“高端服务”价值链上,以弥补公共学校无法进入的领域的空白。应尽量出台针对社会化和市场化的“游学服务指南与质量标准”,引导社会化的游学行为,如社会化的游学不得面向多少年龄段以下的学生,以防止过度低龄化。 

总之,游学是个好东西,但异化的游学一定是个坏东西。我们不能因异化的游学而放弃对游学价值的认同,但我们一定要防止变异游学的价值畸形。 

游学网观点:游学古代就已盛行,是一种将书本知识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教学方式。可以说,古代的游学是有着积极而广泛的影响的,但是今天这种学习方式日渐没落。也只是在近十年间才逐渐兴起,而且被彻底异化。游学应该是离开本乡到外地或外国去求学,而现在却蜕变成了去外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安全问题,“谁组织,谁负责”,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学生始终是不愿放手,就是学校组织学生外出也是层层防控。这样的局面致使学校也不愿意承担责任,学生只有被困在学校里,连出门的机会都没有了。于是,就只有到外国去游学一条路了。其实,无论是国内游学,还是国外游学都是宜疏不宜堵的,其关键就在于一个规范管理上。作为教育部门,对于学生游学应该从时间、计划、行程、安全到学习内容、总结汇报等都要有一个监管系统,不能任其随意发展,不能让学生们只花钱,而无所学,更不能让游学沦为某些人牟取私利的工具。只有这样,才能使游学既游且学,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0

发表我的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