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区> 游学分享> 美国> 美国游学寻梦常青藤日记分享

 

每年都有很多学生去美国游学,体验不一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于很多想要去美国留学的朋友来说,去美国的常青藤名校游学是难忘的记忆,下面就和大家分享美国游学寻梦常青藤日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曾以为“常青藤”和心中的无数个梦想一样,是一颗需要仰起头才能看见的启明星。这一次,当我徒步行走在哈佛的校园里,穿梭在Columbia的教室之间,我发现,原来梦想离我是那么的近。

12天,波士顿、纽约、费城、华盛顿。这是一次文化碰撞中心灵的旅程,也是一次闪耀着璀璨光华的寻梦之旅。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哈佛梦”

7月27日,抵达美国的第三天。乘坐Duck Tour游览波士顿市区之后,我们驱车前往期待已久的哈佛。

与想象中的学府不同,整个哈佛没有一尺围墙。同行的郭老师告诉我们,在美国,大学校园是面向公众开放的,因此大多学府都是依城而建,校园就是城镇中的一部分,没有围墙相隔,而哈佛小镇中的居民享受着世界顶尖的教育资源,他们同时为大学校园提供各种服务,自然也属于校园的一部分。

我们穿过小镇中央的哈佛广场,组队踱步位居这里的商业街,近距离观察这里的人和事。街上有追赶着时间的哈佛学子,有手持单反记录影像的游客,也有席地而坐弹拨吉他的流浪歌手。

走进校园,看见红色砖瓦楼的那一刻,我仿佛穿越了整个时光。过去只能呈现在二维平面上的建筑,有一天你终于亲眼见到,并且亲手触碰到实物。心中汹涌的激动实在无以言表。哈佛是古朴的,每一个角落都沉淀着历史与人文的气息。我们争抢着跟哈佛创始人John Harvard的雕塑合影,并相互玩笑道“只要跟他合影,就能考上哈佛。”郭老师告诉我们,事实上由于影像资料欠缺,后人并不知晓John的容貌,因此只能从哈佛挑选出一位面容俊秀的学子作为模特来建铸雕像。

在电影《风雨哈佛路》中,Liz Murray,这个历经贫穷和苦难的纽约女孩,在一个浓郁的秋季午后,独自站在哈佛学府的校门前,静静仰望着红色的砖瓦楼。面对大学的殿堂,她默默下定决心——她要成为这所顶尖学府中的一员,她要证明给自己和世人看,人生其实可以改变。

而这样一个同样浓郁的午后,我们站在这所闻名遐迩的学府面前,同样下定了一个决心。

MIT与中国留学生

MIT(麻省理工)虽不属于常青藤八大盟校,但偶遇中国留学生的经历却给这次游学之旅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跟随领队王老师穿梭于MIT教室走廊的时候,我们遇到一个黑头发、黄皮肤,准备走进教室自习的留学生。正当我思索该如何判定他的国籍时,王老师已经用中文跟他搭上话了。这名中国留学生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毕业那年成功申请到MIT的研究生,目前在建筑规划学院攻读硕士学位。他告诉我们,能在这里遇到中国人很不容易,特别是在暑假,大多美国当地学生都打包回家,自己一个人学习的日子未免有点孤独,因此遇到我们他感到特别亲切。谈及我们的出处,他惊异地告诉我们,自己曾经也是新东方的一员。“读本科的时候我做过新东方的学员,后来还在新东方兼职教过课,见到你们真是缘分!”

我想与他合影,但对方有些羞涩,以“不上镜”为由婉言谢绝。但他主动把笔记本电脑、书籍等“道具”借给我,让我成功cosplay了一回名校学生。

离开MIT,我陷入沉思:多年之后,我是否也有机会感受他口中的“孤独”呢?是否也会有一个夏天的午后,我在教室的走廊里遇见慕名而来的中国游客?

准·哥大学子的两天

8月1、2日,是我们游学旅程中最核心的两天。一大早,我们从纽约近郊的酒店驱车前往位于曼哈顿晨边高地的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开始为期两天的Workshop交流会。

第一天的交流围绕“中美文化差异”这一主题展开,我们每八人分成一个小组,每组配备一名美国大学生作为助教辅导员,引导我们对话题展开讨论。来自哥大的国际学生导师Laure首先为我们简要介绍了美国历史,然后为我们揭示了中美文化差异和留学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0

发表我的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