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07年7月4号登入悉尼的,而现在已经是8年了。如果现在有人说再给你8年的时间去某个地方尝试一种新的无法预估的生活,我一定会觉得恐惧,8年好漫长啊,而人生又有几个8年?可是回首自己在悉尼的这个将近8年的生活,却觉得不过像是一场梦,一切都那么真实,点点滴滴,历历在目;一切又那么虚幻,记忆不断地被太快,太忙地生活刷新。在临近周末地这个晴朗的深秋的下午,终于有点自我时间可以打发的时候,我又开始了习惯性地胡思乱想。忽然认识到没有记录的人生是多么的恐惧,一旦随着时光的流逝,逐渐迟钝而不堪重负的大脑再难以储存记忆并且开始失掉存储的时候,人生岂不是要归零了吗?我下定决心要开始记录自己的生活了。
记录就从今天开始吧。昨天加班一直忙到凌晨3点多,今天一觉醒来已经将近中午12点。一种负罪感油然而生。说好的12点前去参加公司的一个会议,现在看来完全泡汤了。我自认为是一个很守信用的人,对于爽约这种事情,不管是对别人还是自己都是难以容忍的。草草吃完饭开车就往sevenhill火车站狂奔,可是到了那完全是让我抓狂的开始。3层停车楼加诺大的户外停车场竟然满满的没有一个停车位。我气急败坏的在楼里转了一圈又一圈,希望有好运降临,可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30分钟就只有我一个人像热锅上的蚂蚁,而停车场安静的像凝固了一样。冷静一想,这个时间段正是通勤上班的人们工作正酣的时候,大抵不会有人提前回家吧。索性打个电话告知同事给自己放半天假。在往回家开车的路上却忽然高兴了起来,现在山区越来越有人气了,当初买在这里应该是不错的选择。何不利用这难得的下午为周末即将到来的看房大战提前做个筛选?于是打开手机把这几天搜集的准备周末去看房的几个地址调了出来,加足马力朝 castle hill, dural, cherry brook方向开去。
我承认我对于买房子这种事情是十分冲动和上瘾的。2009年刚从悉尼大学毕业的时候,所有人都在为如何移民和找工作而焦虑的时候,不能例外的我竟然开始琢磨看房子的事情了。虽然那时候对自己能不能留在澳洲还不知道,但是总觉得房子这个事情是早晚的事情。对于房子这种情节可能是流淌在血液里的东西,小时候就总是听到老一辈讲当年太祖一辈如何努力经营置办了多少间瓦房的事情,于是乎就总觉得人活着能够证明自己在努力在拼搏的最好物件就是房子了。当然,受过高等教育的我对于这种认识也是觉得十分狭隘的,但是既然已经融入血液了总不能放血去排除这个爱好吧。我自己只是普通工薪一族,家里也不是土豪阶级,这些年就是通过自己和老婆不断积累而实现自己的这个爱好的。
2009年的时候,刚从大学毕业的我还在市中心的一家5星级酒店做些杂工。在拿到1年半临时签证之后,开始了非常苦逼的边考雅思边找会计工作的生活。虽然自己的英语不是大牛水平,但是心高气傲的我总觉得4个7应该是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那么拿到pr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于是我竟然开始看房了,开始为以后留在澳洲做打算了。当时我和老婆还租住在ashfield的一家上海人的家里。这家上海人其实来澳洲还没有我们久,不过因为他们是投资移民,财大气粗,来了就在这个号称小上海的内西区买了一个5室的单层house。据房东说花了80万,当时觉得真是天价啊,现在我想他们一定是每天都能乐醒吧。当时我总共积蓄就只有1万8千多,这些钱是读书这两年我和老婆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所有存款。当然这个主要归功于我的老婆,也感谢澳洲陪读签证的政策。我和老婆在同一家酒店打工,我平时做兼职,寒暑假做全职,而我老婆非常幸运的从一开始就成为full time并且享受所有的带薪假期和病假等的相关澳洲福利。有的时候真的是需要一点运气,不过运气也总是青睐于有想法和努力的人。
2009年,悉尼的房市有点刚刚复苏的迹象,因为到处在盖楼。每次打完工穿梭于市内,郊区都可以看到工地的存在,就连好几个因为2008年金融危机而停滞的由海外投资主导的工程也开始复工了,最记忆深刻的就是fraser sydney在uts对面的central park.当时每天都会收到各种欢迎你来听介绍讲座的电子邮件,记得当时2房是从70多万起,而现在住在悉尼的朋友应该知道现价已经100多万了。这种天上掉下来的机会狂砸我的时候,不是没有心动,也不是不懂得把握,毕竟囊中羞涩。对于楼花这种事情,虽然当时只要求先交5%,但毕竟全部家当也只有不到2万,所以错过了,至今偶尔想到还有些唏嘘,后悔当时没有胆子更大一点。鉴于自己的身价每天在网上搜索各种低于50万的楼盘的信息。
其中有rohds, wolli creek, meadow bank等,在当时情况下,rohds已经初具规模,2房基本都在60万左右,我个人觉得还是贵了,而且那么小的一块地方将来潜力未必很大。于是将眼光转移到当时很不被人熟悉的wolli creek地区,那时那里的房价普遍在40万左右,由于我没有身份只能买新房,而新房最贵也就50多万。所以开始对那个地区做研究。首先上当地政府rockdale网站搜索相关区域内的规划,发现ikea即将修建一个购物中心,同时很多本地的小工场,修车部等都有拆迁转移的计划,我个人觉得这是个入手的机会了;于是连续两个星期每天晚上下班回家吃完晚饭开车就去当地感受环境。那个时候真的是冷清啊,就那么个有点小规模的小区,周围都是厂房,没有超市,没有购物中心,还发现中东人挺多的,心理有点嘀咕。于是问了问同在酒店工作本地成长的黎巴嫩人的意见,我非常诚恳说出了我对治安的顾虑。他说多虑了,每个种族都有不同的群体,就像你们中国人,有钱的都聚到北岸chatswood一带了,没钱的都在auburn和campsie(这里声明一下,我无意贬低这两个区的同胞,但是他们本地人对其它外来人还是有一些观察和死板的印象)。 住在wolli creek附近的中东都是收入还不错的。于是乎我的顾忌被打消了。因为当时还没正式结婚,也没有小孩,所以所谓学区的事情不在考虑的范围,在对地理位置,区域发展和社区环境,安全等因素研究之后,非常激动的交了人生第一个房子的定金,还记得当时签合同的时候兴奋的手都有些抖了。
签完合同之后,生活一下子有了目标和压力,动力也就激发出来了。距离开发商合同中注明的交房日期还有两年,当时心无旁骛,2年的目标就是要先把移民拿下,在交房前尽最大能力把前期款付完。于是,每天除了打工就是复习雅思考试再就是找工作。因为当时还心存侥幸,希望能够在考到4个7之前找到雇主,这样雇主加分也能移民了。可是作为一个只有2年研究生学习背景,没在本地读过高中,没有本地工作经验的人来说,实在是太难了。虽然说在来悉尼之前在上海有过3年跨国银行金融背景,靠着这个经历也得到过好些个面试,可每每到了最后关头一句你有没有pr成了我的致命伤。虽听闻有些大牛依然可以拿到offer, 但是我心理明白,过去的2年我打工比读书的时间多,成绩平平不被看好也是正常的吧。毕竟,我的获得不是学习上的高分,却是让我能够继续学习的澳币。除了第一学期的学费跟家里借了些钱,之后的学费和生活费就是非常幸运的在酒店里打工打出来的。其实说起来读书期间能够找到酒店工也是很幸运了,不过也是经历了很多波折。就像我前面说的那样,幸运总是给有准备和一直努力的人准备的。
新年伊始,听说有好多同学声称自己去年的读书li...
不知是不是因为今年疫情的缘故,总觉得时间过得...
2020年即将过去,本年度的【好书荐读】系列也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