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四部委今年曾联合下发通知要求,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组织出国夏(冬)令营,原则上不组织低年级学生出国参加夏(冬)令营等有关活动。而新华社近日调查发现,一些海外游学团异化为纯粹的旅游团、购物团,“游而不学”现象凸显。
近年来,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中国家庭会安排子女赴境外“游学”,最初目的是开眼界和增加孩子履历中的亮点。然而,今年暑假,笔者发现“游学”出现了新的趋势:一是行程上越来越远,已经从周边延伸到了北美和欧洲;二是参与者年龄越来越小,从高中、初中到小学,各阶段都有学子加入了“游学”,甚至还有学龄前幼童;三是经济上不很宽裕的家庭也在跟随这一 “潮流”。
一些所谓的课外教育机构和境外旅游从业者,看到了其中的“大好商机”,暑假前几个月就纷纷开出各类线路品种供“顾客”选择。眼下,暑假已过一大半,从7月份已经完成“游学”的回归者的经历来看,被索取的收费已经高得离谱,而且少有实质性的制约手段。如赴日本,每位“学员”价格在2万元人民币左右,赴美国则需5万元人民币左右;“标准”居然高出同期同出境天数的旅行收费一倍以上,至于安排孩子们食用汉堡包、住宿地下室等暴利痕迹,也比比皆是。
那么,如此昂贵的、基本在一周时间内的“吃苦夏令营”里,孩子们学到了什么呢?首先,不否认孩子们确实看到了一些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学楼,因为很多海外知名大学根本没有围墙,甚至直接和社区融为一体。其次,可以参观教堂、公园和博物馆,因为这些公共设施基本上也是免费的。第三,可以锻炼外语 (主要是英语)口语。另外,还可学会使用外币采购玩具和纪念品。至于听课、听讲座以及与海外同学交流等校园文化体验的实质性内容,则因海外学校一样放假可能就未必能如愿。以上,就是不少家长向笔者总结出的“游学”收获。
再回到热衷“游学”最初的美好设想上,有些人也已经开始在反思。除了出国履历攀比的虚荣心以外,崇拜甚至迷信海外尤其是西方教育模式是最主要的诱因。其实,东西方教育模式以及中外校园文化都有自己的优点和薄弱之处。接受教育的初衷,无非是掌握知识和学习做人。西方发达国家的家长们在教育上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培养孩子的自立以及与社会沟通的基本能力。这一点,恰恰是不少中国的城市家庭所忽略的。如在美国,小学生通常在暑假里学会利用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资源;初中生往往被鼓励在社区从事公益活动;高中生则从事些低报酬的有益劳动以积累社会经验,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报酬水平来决定下一个暑假的旅程。但反观我们的不少孩子,已经习惯了在金钱上实行拿来主义。
“不能让孩子吃亏”、“不能被同学比下去”、“教育上投入再多也是值得的”……如今仿佛已成为不少中国家长的集体座右铭,并构成了“游学”热的思想基础。而目前40岁上下的中国城市家长们,已经被社会学家称为“焦虑的一代”。他们焦虑什么呢?他们焦虑自己的支付能力还不够强;他们焦虑自己的孩子今后缺乏“全球化”的竞争力;他们焦虑国内的文凭比不过海外同类印刷品,尽管承认中国的学历、学分和课程已经是世界性的大趋势;甚至他们焦虑,自己的孩子一不小心会成为“普通人”……
所有的这些焦虑,实际上都蕴含着近乎偏执的文化幼稚病;而“游学”似乎能够释放这种固有的焦虑。幸亏,我国公立学校还保持着清醒的入学标准,在幼升小、小升初以及高中入学等特定阶段,还没有把“游学”履历作为选拔依据。否则,基础教育岂不真成了“拼爹”的游戏?
新年伊始,听说有好多同学声称自己去年的读书li...
不知是不是因为今年疫情的缘故,总觉得时间过得...
2020年即将过去,本年度的【好书荐读】系列也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