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也是关注父母自我成长的“聆心乐园”的创始人之一。她从虫虫6个月大时就带着他旅行,足迹遍布了德国、日本、韩国、美国等12个国家。她觉得对孩子来说,童年的旅行经历不仅是一种财富,也是一种身体的记忆,这些都将伴随孩子的一生。
经历了那么多次的旅行后,虫妈想换一种方式,在一个地方呆上一段时间,深度地去感受当地人的生活、文化。所以在2016年的暑假,她和另外两位妈妈策划了一次3妈携4娃的美国之行。
虫妈说:
为什么会选择3个月的时间?
其实最初我是希望孩子能在那里待上6个月的,这样能让孩子的英语有比较大的突破,因为在最初的2个月是属于英文的输入阶段(磨耳朵),到了第三个月,孩子可以用积累的词汇慢慢向外输出语言了。但6个月意味着与虫爸长时间的分别,所以几个妈妈在一起商定了3个月的最低时间。
我建议其他想带娃微留学的家庭可以尽量选择6个月的时间,美国签证允许的时间也是6个月。另外,对于来微留学的年龄,我觉得5-6岁是一个比较好的年龄,在中国的环境里,长到这个年纪,一方面,他们有比较好的母语基础,如果不是双语的家庭,不建议太早学习第二外语,这对于他们母语的思维,会有一定的混淆,请记住,母语不单单是一门语言,而是一种思维方式,认同母语精纯并掌握母语,对一个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其次,5-6岁的孩子对于环境的适应也会有一个比较快的适应过程,换一个环境对他们来说压力相对比较小。
为什么是休斯顿?
很多朋友都会问我们,你们为什么会选择休斯顿这个比较冷门的城市?其实理由很简单,因为我有个朋友移民到了这里,对于3妈带4娃来说,当地有一个熟悉的朋友,就相当于拥有了一个人际网络的资源,这点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另外这里的一个夏令营的资料非常吸引我们,它比起我们最初设想的幼儿园,活动更丰富多彩,有科学探索、烹饪、保龄球、迷你高尔夫、儿童瑜伽等等的课程,真是“一天玩不够”的感觉,当我们后来抵达学校的时候,发现这些照片真的是所见即所得,现场比图片更美。
另一个选择休斯顿的原因,其实是因为休斯顿的生活成本和美西、美东比起来,要低1/3,我们要呆3个月,从成本角度的考虑,休斯顿也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可能大家都会觉得,德州的资源一定没有美国西部那边那么丰富,玩的内容也相对比较贫乏,的确,美西有迪斯尼、有环球乐园、有很多美丽的小镇,但是我觉得,如果在一个地方呆的时间比较长,或许我们也不可能一天到晚去迪斯尼,生活和旅行的不一样在于,你总能找到让孩子们去体验的活动,这其实和我们在上海的时候一样,在这样一个熟悉的城市里,如何让孩子的周末更丰富多彩,是我们以及很多家长都在做的事情。
我们的队伍
我们一行一共3个妈妈4个娃,3个男孩和1个女孩,3个5岁和1个2岁,这样的组合无论是对于孩子还是妈都是一个挑战。
大多数的时候,群居带娃还是很轻松的,孩子们会自己玩,你要做的是对他们冲突的处理。
孩子们的学校
美国幼儿园的上课时间很适合双职工家庭,是从早上6点到晚上6点半,含早餐、2次点心、午餐。对于5岁多的孩子,他们是没有午睡时间的,所以这段时间来,孩子们还是挺累的,上学回家一般8点多,倒头就睡了,一个个都是秒着的节奏。
我们5岁多的孩子去的课程是Pre-school,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更多的准备度来探索世界。针对这个年纪的孩子,学校的课程设计是鼓励他们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去研究、去培养直接经验。让孩子们有快速适应的能力和建立自我意识,并且帮助孩子探索、提问、解决和发现。
这里老师每天会口头简要和家长沟通孩子一天的情况,并且有每天的报告给到家长。
学校丰富的活动
学校有非常多的主题活动,几乎是每个月一个主题,当中穿插些小主题。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7月,7月4日是美国国庆,今年又正逢240周年,美国人非常注重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学校国庆搞了一个游行,让我吃惊的是,即使是最小的班级,看这一车小婴儿们,他们也参与其中。
每个班级大致需要准备的是一面国旗、孩子们自制的各种与国旗有关的事物,有帽子、有盘子等等,每个孩子都参与其中,而国旗在其后就一直贴在走廊里展示,各种各样的,都是每个班级的创意,每个孩子都参与了,可以想象,这种渗入式的爱国主义教育从多小就开始了。
游行过后,走廊里并且贴了好多海报,来烘托爱国主义主题,介绍这这片土地,介绍国庆。
游行开放日学校有邀请家长参加,我们兴冲冲地10点不到就到了,实际到场的家长大概在10个左右,不像我们在国内的幼儿园,每次参加开放日,爸爸妈妈们不到的话,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至少派一个到场,学校还给家长准备了饮料之类的还挺贴心的。
除了印象最深刻的爱国主义的主题,我们还经历了海洋主题,各个有创意的作品都会有组织的张贴在墙上,当孩子走过自己作品的时候,自我感觉一定是不错的,会非常的自豪,孩子们就这样也越来越自信,孩子们通过艺术来表达自己,老师会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们表达他们的思想。
从各个作品来看,基本都是孩子自己的创作,有的虽然很简陋,但是老师有机的成群的组合在一起,还挺好看的。让孩子独立完成,老师不太帮忙,在上海的幼儿园,老师也会布置不少回去动手做的作业,但是往往去班级里一看,教出去的作业一个娃比一个娃做的好,而那很多作品,是孩子自己不可能独立完成的,这或许就失去了意义。
美国的学前教育
美国的学前教育分为一般分成三个级别,有婴儿班(infant,1-12个月)、幼儿班(toddler,1-3岁)、和学前班(preschool, 4-5岁),美国的大班是kindergarten阶段。
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班规,我们的孩子们去读的是pre-school阶段,对于pre-school的孩子而言,很多的要求是在于自我管理方面(班规)。
虽然美国大多数的幼儿园是以玩为主的,但双语教学、学写字、拼写单词……一个都不能少,而这些都是在学校绝对缜密的一套guided play(有引导地玩)教学体系下实现的,每周不同的班级都设定了不同的学习规划,从学习字母、数字到颜色和sight word(常见的单词),每周还会设计一个学习主题。根据孩子年龄的不同,学习内容的进阶难度也会有所不同。
话说从0.5岁到5岁多都要学数字,低龄孩子的学习主要通过醒目的数字图画、他们喜欢的简单涂鸦,不断加深认知。大一点的孩子要玩的就更多了:数字类游戏,handwriting,拼读。重要的是,游戏本身的趣味性会让孩子们不觉得这是在枯燥地学。
美国的教育也非常注重性格品质的培养,包括自信、关怀他人,而在学前教育阶段,已经开始强调对于责任感的培养,另外,还非常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并要求家校合作,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兴趣。这里有些,是我们正在做的,而有些,是我们可以来借鉴和学习的。
旅行中的音乐学习
自从开始学钢琴,我们基本没有一天间断过,老师开始的要求是每天不用弹很多时间,每次10-15分钟,摸摸琴,形成每天要练琴的概念就好了,后面自然拉长时间就好,我们现在大概一天可以弹30-60分钟。
然后一去旅行,这个习惯就要被打破,我有请教过不少老师,对于琴童,去旅行的时候怎么办?老师的意见不外乎以下几个方法:
一、如果酒店里大堂有钢琴,可以去那边练,我觉得这当中还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你的孩子愿意不愿意在大庭广众下弹琴,老师还告诉我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就是有一个妈妈,每次出去旅行,必定找有钢琴的酒店,看中一个酒店会先打电话去问有没有钢琴,如果没有,就换酒店,这种执着真是让我望尘莫及
二、可以去当地的琴行练,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试过,我个人觉得旅行的时候去琴行,你不是要找酒店附近的就是找在旅行线路上的,其实难度不小
三、带着谱子,让孩子对着桌子空弹,唱谱,我觉得这或许是最现实的了,而且这反过来说正是可以发展内心读谱能力的好时机,正好可以让孩子离开钢琴,读读谱、唱唱谱,因为乐器只是外在的表达方式,而内心的音乐感觉同样重要。
虫虫开始学钢琴以后,第一次旅行6天,我是带着谱子的,准备让他唱谱的,然后发现完全没有时间。第二次旅行5天,就什么也没带。其实,当我回来了以后发现,对于当周要练习的曲子,不仅仅没有忘记,甚至弹了2遍以后,就上了一个台阶,比之前更熟悉,而有的技法,甚至也突破了。其实我觉得,我们需要给孩子传达的一个信息,那就是,玩的时候充分玩,玩得认真,而学习的时候呢,也是用认真玩的态度去学习,专注地玩,专注地学习,这样的平衡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享受生活和学习,所以,如果2周以内的旅行,就让孩子尽情享受旅行的快乐吧!
不过,这次我们要出来3个月,弹过钢琴的同学告诉我,3个月不弹琴大概相当于技能倒退1年。所以经过和老师的反复讨论,我们决定在美国期间视频上课,由电钢琴代替钢琴3个月。
那天,我们回来的时候发现孩子们的大玩具到了,2个礼拜没弹琴了,大家都很兴奋。电钢琴还是和钢琴有比较大的区别的,或许孩子们应该会更爱电钢琴,因为可以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要问我现实里上课和视频上课的区别,那就是现实上课我比较轻松点,视频上课我比较累,还要管管孩子纪律之类的,其他的差别并不大。
群养生活
孩子们周一到周五白天都在学校,平时在家里还有周末,我们得想着法的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不过有的时候,几个孩子在一起,本身就是一台戏。他们自己,就可以玩出许多的花头。
周末,我们带他们去了好多次教堂和图书馆,而这2个地方,往往是到异乡华人去融入当地的一个起点。另外我们还参加了2次美国孩子的生日派对、自己搞了2次home趴,去了休斯顿太空中心、休斯顿儿童博物馆、乔治农场等,这都是非常德州风情和特色的地方。
群养带给孩子的是什么呢?大家或许会发现孩子总喜欢比他大的孩子玩,对于独生子女的虫虫而言,这段时间他最大的变化是,有的时候,他更乐于做哥哥了。可以看到很多次温馨的画面,比如他牵着最小的孩子的手找妈妈,比如他给他带安全带、牵着他走,或者给他推推车,越来越有哥哥的样子。
有的时候晚上桃子在练琴,宏宏一个人在下面玩,虫有的时候也会和他玩会儿。只有他们两个的时候,吃东西还会你一口我一口。这或许就是群居生活的成长,他也在不断的学习和比他小的孩子的相处模式。而在和同龄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如何在竞争、合作、冲突等方面寻找平衡也是孩子们每天在做的事情。这或许就是群养的好处,孩子们在互相交往的过程中习得互动的模式。
孩子3岁以后,就开始了社会化的过程,而越大,伙伴关系对他来说就越重要,长时间一起生活的经历对他们来说很特别,对我们大人来说也有很多挑战,我们都在不断的磨合和适应中一起携手前行,这是孩子们的一次成长,也是我们的成长!所以,借一个兄弟姐妹来旅行吧!
新年伊始,听说有好多同学声称自己去年的读书li...
不知是不是因为今年疫情的缘故,总觉得时间过得...
2020年即将过去,本年度的【好书荐读】系列也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