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曾经的德语学习者和现在的德语教师,不免常常问或被问及有关“如何开始和怎样和德国人交流”的问题。这些问题多基于对于未来留学生活的担忧,以及想要融入德国生活的迫切。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古语“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恰可以表达我想要分享自身经验和体会的初衷。
首先,对于初去德国日常生活可能出现的交流障碍,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
1
文化传统
德国人的自我意识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谦意识使交流初始交流双方的地位就难以平等。顺畅的交流应该建立在双方愉悦舒适的基础上。所以,初去德国的同学要抛开不必要的紧张拘束、阿谀奉承,做真实自信的自己,表达友善的内心,才会找到志同道合并且天长地久的朋友。
2
口语障碍
考试高分、语法精湛与交流有碍一直是出现在很多中国德语学习者身上难以调和的矛盾。除了再一次强调对口语课程和口语练习的重视之外,兴趣动力和坚持不懈也是最终克服困难的必要条件。细想来,我本身的性格也不够活泼开朗,不足以和外国人进行积极主动的交流,可是我对于德语有兴趣有坚持,这也是可以让我做出尝试和努力的最大优势。
3
缺乏了解
熟悉民族共性,了解个体差异,能够极大程度地促使交流流畅无碍。如果把我们常常讨论的“德国人如何”“中国人如何”这类问题,看作为共性,那么每个人自身的性格特点,就是个体上的差异了。
身在德国为我们提供了绝佳的与德国人交流的机会。和许多人一样,初到德国时遇到的困难,特别是让以德语为荣的我始料未及。因此,我更希望这些自身经验,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开启交流可以是多渠道的。
01
语言伙伴
(Tandempartner)
德语单词Tandempartner,简言之,想学中文的德国人和想学德语的中国人互为语言伙伴。有一些德国大学会设立汉语学习的课程,这也就是我们寻找Tandempartner的最好机会(当然,到学校区域的各类信息版张贴广告等其他途径也是很可行的)。相关的汉语课程等级,时间和地点都可以在学校的网站上找到。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选择一个或多个班级,跟授课老师做好沟通,做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表达寻找语言伙伴的意愿,并且留好联系方式。
很幸运,我和同学一起,在我所就读的德国大学的一个汉语课堂上,做了第一次尝试之后,就找到了积极和我们联系的德国人。起初,我们抱怨他不是学生,担心学不到最in的学生流行语。可是后来,我们每周见两次,并持续几年之久,让我渐渐觉得,如果他是一个和我们一样的年轻人,倒未必有这样的毅力。同时,我们还有机会体会到,身为学生体会不到的德国人的工作和家庭生活。
说到和语言伙伴最开始的交流,难免都会遇到诸如,没有共同话题和兴趣、害怕说错、懒惰性上升想放弃等想法。这里,再一次体现了兴趣动力和坚持不懈对于语言学习的重性。
同时,试想一下德国人对中文的兴趣。那么,语言学习就是你们最基本的共同兴趣。试想一下中文的难度。那么,这就是不要害怕说错德语的最大理由。再之后的话题就会随着逐渐地交流而变多变深。直到有一天,你会觉察到听力变得容易,口语变得流畅,同时也交到了好朋友。
2
同屋室友
(Mitbewohner)
德国的合租学生宿舍(WG)一直是我比较喜欢的形式。相比于自己居住,WG经济实惠,又可以有机会接触到不同国家学生的生活方式。当然,这也因性格喜好而异。
同样很幸运的是,我有过两个热情友善爱做饭又爱聊天的德国同屋,她们给了我足够的耐心、帮助和语言环境。语言的进步由最初在做饭的时候站在一边“观摩”,当时只能听懂他们的部分对话内容,到后来我在脑海里积极组织语言想要参与对话,到最后能够发表意见,进行交谈。我相信,这是任何一个外语学习者都要经历的过程,不要灰心丧气,更不要半途而废。在长期的交流中我更和其中一位德国女同屋成了好朋友。我们身处异国,也会常常通过Skype联络。
3
德国同学
(Studienkollege)
在德国的课堂上免不了会和德国人邻座,分组讨论或者合作。这无非又是能够促进交流的机会。对于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要勇于提问,主动交换思想、扩展话题,都会有助于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和交谈。由学习到生活,由陌生到朋友也就自然而然了。
4
聚会派对
(Party)
对于很多首次脱离学校和家庭管束,想要放松身心的学习者来说,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德语交流能力,最为适合。在保证自身安全和健康的前提下,积极参加各类聚会派对,体验当地的文化娱乐生活,寓学于乐也未尝不可。你会发现,白天文质彬彬,正襟危坐的德国人此时判若两人。
新年伊始,听说有好多同学声称自己去年的读书li...
不知是不是因为今年疫情的缘故,总觉得时间过得...
2020年即将过去,本年度的【好书荐读】系列也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