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不负责任的说,做出国培训行业的培训老师,今天依然能赚到超越自己提供价值的薪资。一个暑假赚出一套房的时代虽然早被收割干净,但是只要足够勤奋或聪明,混成某个领域的名师,体力再好一点,年薪百万的难度和P2P这个行业相比只差了做西红柿炒蛋的距离。
梦想是要有的,名师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今天的名师,已经像专车司机一样普遍,如何脱颖而出是个技术加运气的活。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看一下关于名师的二三事。
名师都是病人
这是已故的一个名师白勇(《GMAT语法全解》的作者)说的,予深以为意。生病就会有病因,值得从病理的角度深刻探究,标与本都可深味,同时望闻问切一番,方才缘来缘去会有了解。
产业发展初期造就的稀缺性
任何产业早期的粗放式发展必然会形成一批明星的个人,他们作为第一批试水的个人把自己的资源禀赋或者运气发挥出来,从而在一段时间内形成垄断。这可以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三十年大部分产业都会经历的阶段。教育培训作为服务性行业是到90年代末才开始粉墨登场,与其同一个时代出现的相似行业还有出租车。
与八十年代的资源型产业改组从而焕发生机类似,到了九十年代,这些八十年代富裕起来的人开始提高对服务的要求,首先就是出行。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初,开出租车是最令人向往的职业,而且很多车都是那个时代罕见的豪车系列;在别人的月工资还是四五百的年代里,的哥已经做到月入过2000元,这从当时发廊都会开在出租车经常停靠的饭馆、加油站或者维修点附近这件事就可见开出租车这行业的富裕。当然,今天,差头司机却已经处在今天社会的下层。彼时情景,跟滴滴、Uber刚刚进入大陆市场如出一辙,赚到钱的是第一年的那批玩票带领的周边人群,今天剩下的专车司机已经是迫于生计的。
行业的变迁从来都是相似的,因为生产力的发展改变生关系,这是历史的宿命。经济的发展、技术的变革对一个行业的改变螺旋式上升,所不同的就是参与的人是张三还是李四罢了。
在90年代中后期,这股服务意识的觉醒的风刮到文化领域,于是个别“天赋异禀”的人(比如李阳)或者运气极好的人(比如俞敏洪)开始进入到教育培训行业,与第一批跑车的人一样,坚持下来的都成了日后的名师。不过此时第一批名师,确实极其勤奋努力谦虚好学,字典翻烂的、按斤读书的、模仿主播每天矫正普通话发音的、勤奋出书的、积累上课包袱足以串场隔壁的相声剧场,只要足够努力跟对老大,不管你以前是学生物还是学音乐的,甚至都不管你没有本科文凭或者高中毕业,此时,选择比努力重要。
Ctrlc+V时代:准名师或者伪名师
第一批名师的出现,就会两种嗅着味道而来的人,资本与政府,或者说懂资本与玩政治的人,这些人最擅长的就是横向扩张,于是第二批以出卖自己的身段或者老板的身段、自己的容颜或者老板的容颜、自己不标准的普通话或者老板的、自己的歌喉舞姿,再后来无东西可出卖,于是包装自己学历、经历,为了防止被搜索到,名字清一色的Andy,Bob,Carol,David,Eric......
与第一批幸运的人相比,这个时代的名师没有了奋斗的空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虽然容易伟大,但最大的可能性其实是无东西可做,教育培训行业又是横向发展的行业,除了技术的革新给所有人带来一点快感和高潮,大部分时间其实是在不断的重复自己。
比如背诵GRE单词,自从开宗的GRE红宝书开创了通过不完全数学归纳法把既往考试中出现的单词以一种和牛津字典不一样的编排方式展现给读者的时候,给国内的词汇老师剩下的创作空间就只能是对这本书进行排列组合:逆序、读故事、XX天、XXXX词。词汇如此,其他科目也好不了哪里去,而技术革新带来的伪高潮,只不过是把背单词的场景从纸搬到屏幕上,伪高潮过后,全是空虚寂寞。
懒惰、傲慢、随意、任性
Ctrl+V带来的不是相同的产品质量,而是只具其形的扩音器。培训老师这个行业很特殊,因为没有组织关系,每天面对的是不如自己的学生,上课即来,下课就走,没有人给你反馈,同时这个时代招聘的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高中生(还有没有毕业的高中生),社会历练的缺乏、没有领导的管理、没有同事的反馈、高高在上的姿态,使得这些人出现了这样的职业发展路径:一开始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坐在一汪清水的井口,怀抱着对人生的所有情怀和理想一跃而入,而随着年岁的增长,井里的水越来越低,能看到的天空越来越小,最后能够看到的天空就是井口大小。每年一千多个小时的排课量,使得自己只想报复性的休息,于是懒惰养成;每天站在离地一尺的讲台上,使得自己只能夸夸而谈,于是傲慢由心而生;没有组织关系给予成长的纠正和鼓励,资历越老越随意,年龄越大越任性。
于是有很多人在三至五年的时候离开,就像新龙门客栈,这只是歇脚的地方,这里和其他地方的区别在于这里可以给你钱让你展示自己所谓的个性。
产能过剩:去名师时代
市场经济对培训行业的好处就在于提升交换的效率、转换的频率,使这个行业更有活力。消费升级、服务业快速更新迭代,加之八九十年代资源拉动型经济的发展难以带动经济发展,无法承载更多的人才加入,于是很多人才开始涌入这个充满了病人的教育培训行业。于是他们傻眼了,从第一代躺着都可以赚钱的时代,到他们这批站着或坐着都可以赚钱,现在他们可能跪着都不太好赚钱,因为突然发现,这个行业进来了很多正常且健康的人,而且他们的学历和经历还都是真的!
于是他们慌了,再也不会出现300人以上的大班,后来50人的班都难,再后来开始崇拜那些能开得起12人班的机构,今天需要跟另外几个名师才可以拼一个一对一的完整老师组合。这个行业的师生比例,从90年代初的1:5000(一个老师平均一年可以带5000个学生)变化为今天的1:50(一个老师平均一年带50个学生);从一个老师直面500个学生变化为今天的5个老师服务一个学生(一个正课老师,一个学术助教,一个生活助教,一个教务排课,还有一个销售跟进)。突然发现,竟然身边有同行做亏甚至倒闭了,以前的家长或者学生竟然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了,以前的合作伙伴也开始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以前的老东家也开始数据作假了,自己上一对一竟然要跑到学生家里去上了。
好日子算是到头了。
以前教GRE填空或者SAT填空,哪怕能力再差,熬个两三年总会把那700多道题弄熟即可上岗然后不断重复,享受着躺着赚钱的舒服以及学生对你无限的崇拜,但是今天有太多的90后的后生可以轻易的达到这个要求。以前的同行,出去读了斯坦福或者杜克的MBA,甚至哈佛、哥大教育学的硕士,又回到这个行业,起码再去宣传不用再作假了吧?
行业竞争更激烈了。
于是有些同行开始把防御性的核武器(考前考题或者答案)直接用来进攻,有些同行开始在咨询区提供家长按摩服务,有些同行开始转做线上,希望哪个具备慧眼的投资人,能够给自己花了10万大洋做的背单词的app一个5000万的估值。或者不断的更换着自己的合伙人,来寻找一种对课酬的安全感。
在线的时代,只有名师才能挖到金矿
2014年,阿里巴巴在纽交所的一声锣响,把全民送入了在线时代。教育也未能幸免,于是一些名师、准名师、伪名师等也纷纷进入到这个行业,然而一地鸡毛过后,发现真正赚钱的是那些行业外的人,与线下的一呼百应的热度相比,线上的场景是冰冷的。
名师的单兵作战所养成的懒惰、傲慢、随意、任性是不适合在线教育这种依靠集团军作战的模式,所以名师做在线需要太多的自我变革与内省,因为用名师的心态来做在线,只能成为一个累赘。
线上一年,线下十年。线上教育两年多的厮杀,终于与线下教育一起汇合到一起,进入到教育培训行业的过渡期—整合时代。
整合时代:名师与巨头机构的博弈
当然,很多名师目前还是在小作坊或者大作坊里的,在经历了新东方的离职潮,很多名师选择自己出来做自己的机构,把自己身上的流量变现。既然是把自己身上现有的流量变现,不可避免的所有这种机构都会出现相同的轨迹—一开始活得是很滋润的,然后就开始不增长,或者平稳下降。毕竟,大机构所带来的光环总有暗淡的时候,如何从一个名师成长为一个经营者、管理者,从而再成长为一个连锁经营者,对人的要求是质的提升。当大部分靠名师支撑的机构开始下滑的时候,线下机构的整合潮就来临了。中小机构面临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被整合,要么慢慢死掉。
同时,线上更残酷,因为直接进入优胜劣汰的生死博弈。当年(13年、14年)拿到200万-500万不等融资的机构,在经历快速扩张后,大都把钱烧完了。而技术驱动的公司则转行做起了外包;名师驱动的公司则重拾自己的老本行。于是线上机构的整合潮来临,因为这么多优秀的经历过实战的线上人才总归要有一个归宿。在线领域,中小机构面临的选择只有一个,抱团取暖形成有战斗力的集团军,可能还有机会。
所以,听过这么多关于名师不利的言论后,你还想要成为他吗,再或者是不是该换个方式用一个暑假去博取一套房?
新年伊始,听说有好多同学声称自己去年的读书li...
不知是不是因为今年疫情的缘故,总觉得时间过得...
2020年即将过去,本年度的【好书荐读】系列也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