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晚上我将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些有关家庭教育的经验和体会。
我今天讲座的题目是《我们和女儿在北美共同成长》,主要是由女儿小学和中学的几个小故事组成。我想通过这些小故事,帮助大家体会到教育就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在我们对孩子的爱、理解和与孩子沟通的技巧之中。就像我一个朋友对我说的,真理总是以最直白的方式赤裸裸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只要你用心,内心有警觉、自省和自我提高意识就能够认识,并将它运用到你的实际工作、生活、教育和陪伴孩子的成长过程之中。
分享部分
1 可爱宝贝 点燃希望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我们一家来到加拿大。初到异国他乡,要面对许多困难与压力。加拿大工作市场有限,一时大量移民涌入,就业便成为新移民首先要面对的一个严峻挑战。虽然加拿大政府承认中国学历与工作经验,但由于工作市场供远大于求,雇主对求职者便格外挑剔,加之语言与文化障碍,使我们对前途感到有几分渺茫。尽管我们在女儿面前尽力掩饰,不流露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但内心时来时去的不安仍能被女儿察觉。
我们的房东梁先生夫妇虽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他们朴实善良、热情友好,尤其是梁太太,也许是没有女儿的缘故,对我女儿格外关照,经常喊她到楼下或院子里玩。有一天她修整后院的花木,便叫我女儿下去到院子里玩。女儿向梁太太要了把剪刀,从梁太太不要的树枝上将花儿剪下,又加上几个长有细小树叶的小树枝,将他们合在一起,插到一个汽水瓶里,兴高采烈地跑上楼,送到我面前:“妈妈,你看,送给你的。”
那一刻看着女儿洋溢着快乐,充满期待的小脸,我的心真是暖洋洋的!
“妈妈,你看多好看啊!”女儿迫不及待地推推我,然后又上前走近一步,将花儿放在我旁边的桌子上,安慰我说:“妈妈,你别担心,等我长大了,我给你挣钱。”
刹那间,我觉得女儿一下子长大了许多。我伸手将她抱起,在地板上转了两圈,高兴地对她说:“谢谢你,宝贝,这可是妈妈到加拿大后收到的第一束花,也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一束花!”
我先生听后在一旁打趣地说:“就是,爸爸还没有想起来给妈妈送束花呢。宝宝真乖,这回就算你替爸爸补上了,好不好?”
女儿开心地点点头,在我脸上轻轻亲了一下,笑靥如花。
养育儿女虽有许多付出,可也会从中得到丰厚的回报。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她为我本人,为我们的家庭带来了太多的欢乐和幸福,也因着对她的爱与必须要承担的责任,希望的种子被悄悄播撒,催我们不断耕耘,努力向前。我在深深地爱着女儿的同时,也对她有几分感激之情。是女儿使我母性的一面得以彰显,让我能够成为一个完整的女人,也为我的人生增添了几分绚丽和多彩。
2 小小Conflict Manager
由于我们在女儿幼年时期对她组织协调能力的培养,使她上学后待人宽容,不自傲、自夸或张扬,并善于调动同学的合作积极性,因而深得同学的信赖和老师的喜爱。(关于这一点,请大家参考我的文章《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我们刚到加拿大时,女儿上小学二年级。在我们到加拿大的第二年,刚上小学三年级不久的女儿放学回到家时,身上套了件桔黄色的T恤,头上戴了顶桔黄色的帽子。看到她这身装束,我指着她身上的衣服和头上的帽子问她:“这是从哪里来的?”她乐呵呵的告诉我:“这是学校发的。同学选我做Conflict Manager(管理同学之间冲突的经理)。这个颜色很鲜艳,在同学中很容易被发现。如果同学之间发生什么了不愉快的事情,他们就可以找我帮他们解决。”那时候,她的英语和本地出生的孩子相比仍有一定距离,她能被同学如此信任,不得不说这源于我们在她幼儿时期,对她与人合作和相处能力的培养。关于这一点,大家还可以参考我博客里的另一篇文章《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3 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快乐最珍贵
在初到加拿大的第一年,由于我们夫妻忙于找工作和改善英语,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女儿。女儿也很懂事,从不打扰我们,有空就坐在餐桌旁,自学我们从中国给她带来的数学课本,除非她有不认识的字需要问我们。三年级开学后不久,老师就发现她的数学知识已超过对三年级学生的要求,便建议并征得我们的同意后,将她转入与四年级的学生一同上数学课。大约一个多月后,我们又收到学校的来信,说四年级的数学课对她还是简单了,建议她与五年级的学生一起上数学课,并问我们是否同意。我先生读完那封信后,觉得问题严重了,于是他周六放下手中所有的事情,专门检查她的数学。一天下来,我先生高兴地对我说:“她不仅学会了国内五年级数学课本上的内容,而且理解的也很好。”
女儿当时年仅八岁多,如果让她和比她大2岁,相当于比她大近1/4年龄的孩子在一起学习,很可能会造成她将来早熟或在同龄人中感到孤独。考虑到这一因素并征得女儿同意后,我们回信告诉学校,我们不同意将女儿转入与五年级的学生一同上数学课,最多让她与四年级的学生一起上数学课。
做为父母,我们同样也希望女儿长大后能够成才,并有好的前途和未来,但这首先要以女儿拥有正常的人生,健康的心理为前提。
如果女儿的未来,让我们在一个内心孤独,性格怪僻,有成就的科学家或拥有财富和地位的富翁与一个快乐的幼儿园老师之间做一个选择,我们宁愿选择后者!
我们对女儿的希望是她长大后能够拥有一个正常的人生,健康、快乐、幸福的生活,有能力应对人生中各种可能遭遇的不同挫折和挑战,能做她喜欢和擅长做的事情,使她的能力和潜力得以正常的发挥,其它的名与利都是光环,有也好,无也安。
4 孩子志向的确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我女儿自幼喜欢画画,上幼儿园后又在许多少儿绘画比赛中获奖,她幼儿时的志向便是长大后当一名画家。到加拿大之后,她有机会参观许多艺术博物馆,当她了解到许多著名画家的成功,往往是在他们去世多年之后,而且这样的画家,一个国家也未必能出现几个时,她当画家的志向便开始动摇。尤其是当她看到在圣诞节来临之前,有些画家为挣些微薄的收入,坐在街头凛冽的寒风中为行人画肖像和圣诞卡时,再也不提长大以后当画家。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儿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文科,尤其是写作和与人辩论更是她的强项,并且具有思维严谨、逻辑性强的特点,便立志长大后当一名律师。尽管她的数学和理科类功课也很好,我们非常希望她能选择学医,将来当一名医生,并给她列举种种当医生的现实好处,例如工作稳定,收入高等,但当她明确告诉我们她不喜欢医生这个职业后,我们也就尊重她的选择,再也不试图说服或勉强她。为了确信自己是否真正喜欢并适合当律师,她特地自己联系,在十一年级结束后的暑假去斯坦福大学参加了一个为期三周的暑期班,专门了解作为一名律师所应有和必备的素质,律师工作的特点,不同专业律师的工作范围,以及作为一名律师在职业生涯中可能会遇到的不同挑战等。在完成这个暑期班的学习之后,女儿更加坚定了长大后做一名律师的志向。由于斯坦福大学是名校,三周的暑期班成本很高,但我们还是支持女儿借此机会了解自己真正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
志向是孩子自己设定的,我们可以引导他,但不能替代他,而且志向的形成和树立往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为孩子对于自身能力和社会需求的客观认识很难一次就能够完成。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在适当的时机,借助一些发生在周围的事例,提醒和告诫孩子志向要现实,要能够成为使他将来立足社会,独立生活的经济保障,并能给他带来他所希望的生活质量,以免他的志向是空中楼阁,缺乏现实性与可行性。特别是那些聪明、多才多艺的孩子,其目标容易转移,父母一定要早日给予引导。
5 自信的孩子总能看到未来和希望
我想我们很多人都知道,自信心是人对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信任程度,是对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的有效表达。
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石。有人问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居里夫人回答说:“恒心和自信心、尤其是自信心。”
自信心仿佛是一把打开生命潜能大门的钥匙,能开发人的潜力和智慧,又仿佛是一服能使人镇定、冷静、从容的良药。在面对挑战或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时,让人能客观分析形势,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打开事情的突破口。在这里,我给大家举一个我女儿在初中时的例子。
女儿在中学时,由于经常要和同学一起做大的小组项目作业(Group Project),使她有机会和不同家庭背景的同学有了更多、更进一步的接触和了解。有时为了完成项目所要求的一个大的模型或练习上台做演讲,同学们不得不相约,放学后一起到某个同学家里共同完成。女儿有些同学住在学校附近的富人区,家里的房子是带有游泳池的豪宅。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儿逐渐了解到这些同学的父母多是律师、医生、著名建筑师或公司的高级主管等,而他们的祖父母却大多是二战前后从欧洲来的移民。这些同学的父辈年幼时随父母移民到加拿大,和她一样共同经历了与父母一同创业的艰辛,但他们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因此有机会接受很好的教育,加之待人谦和、宽容、周到,才有今天的成功。(在西方国家,受教育的机会几乎是均等的,例如在西欧和北欧,大学教育是免费的,在加拿大和美国,如果你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可以申请政府贷款。)尽管那时我们还住在高层公寓里,生活尚未完全安定下来,可这些同学父辈所走过的路,向女儿展示了她可能拥有的未来,使她认识到只要自己努力,将来也一样能够拥有她这些同学父辈所拥有的业绩和生活质量。
当女儿与我一起分享她这一段成长经历和心理路程时,我真的是感慨万千。那时她不过才十多岁,却因着从小拥有的自信心,使她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都能用积极和阳光的思维方式看到自己的位置、希望和要努力的方向。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而“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父母对孩子儿时综合素质的培养,就是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尤其是自信心,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和命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请参考我博客里的文章《自信之舟 以爱成就》)
谦虚的基础是自信,自信的基础是实力,所以智商和情商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坦然地讲,女儿让我最感到欣慰的不是她考上了世界一流的大学,而是她的自信、谦和、善良、大度、乐观和宽容等健康的品格。
6 孩子有机会经历挫折是福气
我女儿很喜欢阅读和写作,她的英文成绩一直不错。可到了七年级,她却遇到了一个不小的挑战。新学期的英文老师不太欣赏她的写作风格,使她的英文作业成绩偏低。尽管她做了许多努力,结果也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她为此十烦恼和不安。
我先生发现这一问题后,首先不希望女儿在学习上感到有任何压力,更不想女儿因此减少对阅读、写作及上英文课的兴趣。并且从她一贯的英文成绩,我们对她的写作能力也很有信心,况且也亲眼看到她已尽力了,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对孩子的关心、疏导和鼓励,使孩子心里的压力得以缓解和释放,心理得以完全的放松。
于是在一个周末的晚上,我们特意全家一起去一家中餐厅用餐。(在此我想提醒大家在读我的文章时,请留意我们与女儿沟通的方式和语气。我们是在看似不正规的场合做着严肃的事情,用不经意和友好的语气和孩子在进行有效的沟通,这次也不例外。)趁此机会,我先生以随意的方式和语气向女儿询问她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女儿便向我们诉说了她最近因作文成绩不能达到她所满意的分数而颇为烦恼。
我先生听后,用平和的语气对她说了以下三点。
1)人的一生,不可能使每个遇到你的人都接受你、喜欢你以及你的作品。你要学会在逆境中成长和生存。
2)这位老师不喜欢你写的文章,并不能说明你写的文章就一定不好。她给你的评分只代表她个人的意见和看法。她不欣赏你的文章,也许有多种不同的原因,比如可能是由于文化和生活背景的不同,甚至有可能是她的欣赏水平有限。
3)不必太在意老师给你的评分,如果你自信你作文的写作风格、内容和表达方式是好的,就不要轻易改变或放弃。对老师给你作文的评语,你可以作为参考,但不能让它左右你的写作。不要因他人的意见或看法而轻易改变或放弃自己的思想和追求。现在的高分只是暂时的成功,不要太在意,重要的是凡事要尽力和坚持。(我博客里现在已经有二十多篇文章,如果您将这些文章读完,您就会发现“凡事要尽力和坚持”这几个字在我的文章里多次出现,因为这一点实在太重要了。)
那时候女儿的阅读量已经很大,我们差不多两三周就带她去一次社区图书馆还书和借书,而且每次都是好几本。虽然那时我们的英语已经远不如女儿,但我们时常在晚饭后做些交流和沟通,对她的思想、见解还是了解和信任的。请大家根据自己孩子的状况,找到和孩子沟通的有效方式,千万不要照搬,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是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独立个体。
同时我们也告诉女儿,有时候为了保持和发展自己的优势,需要适当调整自己的方式或方法,以便让别人能够接受和认同你的优势。
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孩子年幼时经历一些小的挫折并不完全是坏事,因为人的一生很难一帆风顺,挫折来的越晚孩子就越不容易承受。
女儿在经历了这次挫折之后,其自信心并没有受到打击。她在写作文时适当地采纳了那位英文老师的意见,也保留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结果后来就连原本不欣赏她作文的那位英文老师也喜欢她的作文了。
后来在女儿上大四时和我聊起她过往的那段经历时,谈到爸爸给她说的上述活对她后来的学习帮助很大,使她在心理上不仅再没有考试分数的压力,也能保持自己应有的自信和兼容。这使她进入哥大后所写的文章,依然能够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见解和思想,即使在众多优秀的学子中也能表现不俗。
在这里,我想特别提醒父母,有些从小天资聪慧,学习成绩优秀,在父母、老师、亲友的赞扬声中长大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可能往往不够强。前些年在北美自杀的几位同胞,便是陈痛的例证。他们之中有的曾是当年某省的理科高考状元,有的曾是奥林匹克竞赛的前三名。
如果孩子年少时没有机会品尝苦的滋味,不具备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等孩子成年后,同样的苦对他来讲,苦的滋味可能要加倍。到那时,他是否还能承受得住呢?
如果一个人在年轻时,有机会吃些在他承受能力范围之内的苦,是命运对他特别的恩赐与眷顾,也是他的福气和造化。
7 成绩与展望
在女儿初中毕业的颁奖典礼上,她同时获得语言、技术设计、学校和社区贡献三个奖项。她的校长骄傲地告诉我们,这所中学是全区唯一有天才班(Gifted 班)的学校(多伦多的小区划分有点像我们国内的大城市,一个区比较大。),您的女儿在这个优秀的群体里表现出色。在所有奖项的评选中,语言奖最难获得,技术设计奖主要是表彰学生的创造力,对这个奖项的评判也十分苛刻。“学校和社区贡献奖”是表彰她在初中期间对学校和社区做出的爱的贡献。这几个奖项通常亚裔孩子很少获得,像您女儿这样同时获得这几个奖项真是十分难得。
在初中、高中的七年里,女儿先后担任过年级学生会代表、校报编辑、俱乐部主席等职务并多次组织义卖,为慈善机构募捐等活动。在十一和十二年级,她被选入学校的模仿联合国 (Model United Nations) 小组,多次和同学一起代表学校到美国许多高校做演讲比赛,并有一次获得了团队奖。
女儿不仅是一个爱学习,求上进的孩子,也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女孩,像其它所有女孩子一样爱美,喜欢打扮自己。她能充分利用自己有限的资源,以独到的眼光穿出自己的风格和品味,在高中毕业时,她被同学评为学校那一年度的“最佳着装”小姐。她们只有到高中最后一年才有资格参选。
女儿到哥伦比亚大学后不久,便与同学合作创办了时装杂志,而后相继担任哥伦比亚大学一个学术刊物的高级编辑,负责与其它长青藤大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等工作。
女儿大学毕业时,她总的GPA成绩是3.99,接近满分4.0,这对一个学文科的学生着实不易,为她后来考入哈佛大学法学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女儿的许多朋友在学校毕业典礼的目录上,看到她的名字前有三颗星星时,感到十分惊讶,走过来对她调侃地说:“没想到你这样一个有生活情趣又爱玩的人,竟然有这么好的学习成绩,难道你是超女(Super Girl)不成?”其实女儿并不是什么Super Girl,她只是目光远大,脚踏实地,做事有取有舍,能够把握事情的轻重缓急,而她的这些特点和我们在她幼儿时期对她的自信心、自制力、独立性、品德、心理承受能力、志向、与人相处与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息息相关。
关于我们和女儿在北美共同成长的故事今天就到这里。
新年伊始,听说有好多同学声称自己去年的读书li...
不知是不是因为今年疫情的缘故,总觉得时间过得...
2020年即将过去,本年度的【好书荐读】系列也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