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区> 文书写作> 个人陈述> 美国西雅图留学第一年,我学会的一些小事

去年的今天,我从上海飞到西雅图,开始了在美国的新旅程。

回顾这一年,可以清楚感受到自己在不断挣扎中的成长。所以虽然最近很累,也没有写作的状态,还是想留下一些文字,在这个特殊的时间点上记录这一年想过的、学到的一些小事。

很多内容没时间展开,也不修饰语言了,就当是留个备忘录,如果以后有感而发再细细道来吧。

1. Diversity是在美国收获的最重要的礼物,这是后面要写的很多收获的基础。虽然从前就一直听到“美国是民族/多元文化的大熔炉”之类的说法,但是其中的含义只有亲眼看到、亲身经历才能真正体会。我自己对diversity的感受和理解大概可以分为三个层面。最宏观上,了解到不同种族、国家和群体的文化,深刻意识到我们头脑中有太多的偏见(prejudice)、刻板印象(stereotype)、过度概括(overgeneralization),并对此变得非常敏感,常常会有意识地反思和自我纠正。中观上,听到各种不同的人生故事,发现人生的可能性比自己曾经想象的还要多出很多很多,而且在美国这个充满了奇才、怪人的地方,无论选择怎样的道路都不会被人觉得奇怪。最微观上,由于价值观的拓宽,逐渐学会与自己和解。一直以来是个对自己要求非常高的人,总想各方面都做到“最好”,但现在觉得其实很多事情都没有正误、高下之分,只是不同的选择而已,所以慢慢地学着对自己更加宽容。

 

2. Critical thinking能力的提升。记得刚上大学的时候刷人人网上大家分享的文章和下面的评论,总会羡慕一些人犀利的观点,然后懊恼自己为什么想不到这样看问题。而现在critical thinking似乎成为了一种直觉,发现自己能很快地识别一篇文章中的各种逻辑谬误,而且变得不容易被权威或者看似有理的论述说服了,敢于提出和多数人不一样的观点,也更敢于坚持自己的想法(结果现在实习总和老板辩论lol)。得益于大三大四时打下的基础,以及这一年美国大学以讨论为主的教学方式、对逻辑的严格要求、社会对不同思想的包容等等对critical thinking能力养成的催化,终于不觉得自己是一个“不会思考”的人了。

 

3. 对自己学习方式的理解。对此的好奇是我选择学习learning sciences的原因之一。虽然一直都是客观上的“学霸”,但主观上总觉得自己并不很适合“学习”——抽象的理论常常不能很好地吸收,读过的书即使当时感觉深受启发过段时间还是会忘掉。但另一方面,自己总能对经历过的事情、具体的例子记忆犹新。学了很多learning theories之后,肯定了这只是自己的学习方式而已,不擅长从书本上吸收信息完全不是不够聪明的表现。既然learning by doing/learning through experience对我来说更有效,那就顺应之,于是选择了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实习、实践上,现在看来确实是正确的。在实践以外,和人聊天是另一种我越来越喜欢的学习方式,一方面觉得聊天是快速了解一个领域的最有效率的方式,另一方面我对别人的成长故事总是忍不住好奇,从中可以汲取许多养分。当然,那些匆匆读过的readings也没有白费,虽然已经忘掉了大部分(= =),但还是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很多认识。

 

4. 对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生活状态的理解。一直认为一定要有足够丰富的经历才能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一年,体会了美国大学名不虚传的学业压力,体会了一边上课一边做几份实习/兼职的忙碌,体会了海投和面试的紧张,体会了在科技公司全职实习的状态;有幸在费城和旧金山两个城市生活,一个是历史悠久的老城,一个是到处都是科技公司和程序员的硅谷城市,自然环境相去甚远,人民也过着风格迥异的生活;在国内的时候不怎么热衷于旅游,来了美国大概是受到work hard play hard文化的影响,一年去了10个州,看过的风景、遇到的人也极大地丰富了我的视野。目前认为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生活状态是:身心健康始终是第一位;工作与生活有良好平衡;工作一定要是自己喜欢的、能让自己不断成长的;不喜平淡、追求丰富(生活体验+精神世界)、但也不过分折腾;需要充实、一直进步的状态;需要与人的深度connection(价值+心理+情感);需要经常亲近自然。呃感觉这个描述好空洞,但是对生活细节的偏好说起来又太多,暂且按下不表。

 

5. 如何知道什么样的工作是自己喜欢的。在经历中逐渐发现了适用于我自己的一些判断标准:对问题充满好奇;和人谈论时眼睛会发光;早上醒来对新的一天充满期待;工作有干劲、几乎不拖延;工作的时候觉得充实、开心、有价值感;喜欢周围的同事和工作单位的文化;不常加班。而会不会喜欢一份工作,往往在一开始就能知道了。以前在国内的一份工作从一开始就各方面不喜欢,但看到其他员工都充满干劲,而且领域也是我本来喜欢的,就觉得可能是自己的问题,再试试吧,但是一直都还是很抗拒,导致整个人的状态都不好了。这一方面说明要相信自己的直觉,从面试就不喜欢的还是果断放弃为好。另一方面,别人都喜欢都觉得好、但自己不喜欢完全没有错,喜欢一个领域也不代表要喜欢这个领域的每种具体工作,公司文化、待遇福利、和同事的关系,甚至能不能小睡这种细节(对我很重要!),都影响工作的幸福感。

 

6. Comfort zone的内与外。各种成功学都讲要跳出comfort zone才能有所突破有所成长,对此我很赞同,但是跳出comfort zone的具体策略却少被谈及。我觉得不能一次跳太远,因为强烈的不舒服会demotivate,会导致畏惧、反感,甚至心理崩溃。Push自己是必要的,但是push的度要把握好,我自己的感觉是如果产生明显的消极情绪了,就应该停下来,或者退回去,等到心理上建设好了再继续向前开拓。在跳的过程中,可以先从相对容易的、能带给自己成就感的事情做起,正反馈有利于为以后面对更大的困难积累能量。其次,跳出comfort zone也是要选好时机的,在不同的心境和外界环境下,适时选择发展不同的能力,缘分到了的时候效率会高很多(只可意会lol)。最后一点,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跳出comfort zone,每个人都有自己适合和不适合的领域,的确不适合的事情就没必要非得push自己(“跳出comfort zone的不舒服”和“的确不适合的不舒服”是不一样的,只可意会again),只想当做普通爱好的事情也是开心就好。这是我与自己和解、对自己更加宽容和耐心的很重要一方面。

 

7. 对自己语言学习的理解。来美国一年,英语说成现在这样,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但是自己始终不满意,而且这种不自信也影响了社交,导致这一年与外国朋友的交往深度和广度没有达到一年前的期待,反过来也限制了英语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最近似乎figure out了其中的原因。如前面所言,我十分追求与人的深度connection,而对我而言语言沟通则是建立这种connection的基础。我是一个心思、情感非常细腻的人,所受的英语训练是analytical的,可以满足学习和工作的要求,却难以让我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心。而我在这方面的中文表达能力又相当强,形成巨大反差。三者的叠加,使得我在与外国朋友的交往中,大部分时候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于是就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加深或拓宽关系。想清了这些,我就有了努力的方向:一方面,降低对connection深度的期待,吃喝玩乐也很好嘛;另一方面,有空多看些英文演讲、故事之类,努力提高自己用英语描述比较深刻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

 

8. 与外国朋友交往的收获。虽然自己觉得交往不足,但从中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对多元文化和价值的理解自不必说,我感受很深的另一点是我遇到的很多外国朋友(尤其是美国人)特别会夸奖人、鼓励人。今年3月压力最大的时候,先后得到我的advisor、program manager和美国同学的鼓励,简直有种重新被点亮的感觉。分析为什么她们的鼓励对我有这么大能量的原因,我想一是真诚,这种真诚是从内而外表现出来的;二是鼓励的时候有事实为论据,有说服力,能帮助人树立自信,而不像我们常说的“你一定没问题”这种空洞的表述。比如我在为实习终面焦虑的时候,我的同学跟我说,以她的几年工作经验看,能进入终面的只有很小很小一部分,拿到终面说明老板已经很喜欢你了,本身已经是成功了。这让我安心不少。现在我也在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给予有效鼓励的能力,这需要发自内心的真诚、高超的说话技巧和自身丰富的经验储备。

 

9. “Soft skills are hard.” 这句话是上周manager说的,语境是我在谈我们的工作都是soft skills,不像程序员那样有硬技术。这句话是个双关语,一方面是说soft skills很难培养,另一方面是说软实力也是硬实力。我很认同。经常为自己没有硬技术而懊恼,尤其在美国这个STEM专业占大优势的地方,但逐渐发现软实力也可以成为独特而强大的竞争力。尤其在这几个月实习的过程中,深刻感觉到出色的communication skills简直太重要了,而且不像想象中那么容易,不是人人都是好的沟通者(在我的经历中,差的沟通者占多数)。Story telling的能力也很重要,以理服人有时效果不如以情动人,一个好故事常常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再如幽默的能力,在气氛紧张的会议中幽默一下调节气氛,把讨论以让人舒服的方式拉回正轨,是很高超的技巧,能让人开心的人总是受欢迎的。这些soft skills打磨起来需要很多时间,如果养成了,会是很大的优势,不比硬技术弱。

 

10. 对自己情绪的理解和调控。这点其实是很早以前就开始思考了,这一年对自己的了解又加深了不少,也在不断崩溃-疗愈的过程中内心变得强大了许多。这个话题我能写一整篇,概括的话这一年的新收获大概有以下几点。一是能敏锐觉察到情绪低潮期的来临,然后用自己开发的一套办法帮助自己调节(越早干预效果越好),必要的时候及时求助。上学期去了几次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虽然觉得咨询师并没有实际帮我解决什么问题(因为我在从预约到第一次去的期间已经自己把严重的问题给解决了lol),但聊天的过程还是有所收获,他的提问帮助我更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人格特质。二是掌握了很多情绪变化的规律。前几天读到一篇讲“决策疲劳”的文章,深有共鸣,人在饥饿、疲劳等状态下是不宜做决定的,还有心情低落的时候,自己的感受、判断是不能相信的(一个简单粗暴的例子是“女生别在姨妈期考虑分手”lol),也不适合思考本就迷茫的人生。这时候应该努力控制自己胡思乱想的倾向,做点轻松的事或休息。学习与自己的情绪相处真的带给我很多很多宝贵的财富。现在微信签名的两个词都是由此而来。一个是resilience(修复力),希望自己能逐渐练就强大的适应压力和逆境的能力;一个是empathy(共情),在理解自己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他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11. 最后是一些鸡汤……其实每一条的背后都是自己的故事,只是略去对事件的叙述直接谈感悟就成了鸡汤,而且可能还是大家都喝腻了的鸡汤lol,但我发现听起来容易的道理真正领悟起来可能并不容易。(1)一切都会过去,当时觉得天大的事儿日后再看可能根本不是事儿,时间会冲淡一切,也会带来成熟和淡定(来自这一年的各种倒霉事lol)。(2)自己的适应能力可能是超出自己想象的,再艰难、再不顺,早晚都能适应的(来自来美第一个月从想要逃离到适应的过程)。(3)学会以平和的心态面对遗憾和错过,不可能每次都遇到最好的,但不是最好的也别有一番风景(来自旅行中的各种遗憾)。(4)虽然痛恨被运气捉弄、不能完全靠努力掌握命运的感觉,但还是可以做自己能做的最好的安排,研究好各种信息、准备好后备方案,然后走一步看一步,控制自己能控制的,其他就随缘吧,不要过分担忧还没到来的未来(来自抽签证)。(5)真的想做的事情,一定能做到(来自找实习)。

 

下一年对自我修炼有一些期待:

1. 好好打磨communication, story telling和humor的能力。

2. 继续努力练英语,争取早日在深度交流中不觉得费劲。

3. 多和不同的人聊天。

4. 更加从容淡定,遇事不乱阵脚。

5. 继续练习如何与情绪相处。

1

发表我的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