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区> 留学经验> 故事日记> 女儿新西兰留学之购房奥克兰(下)

(七)诚信为本

上篇插播了一下自己所见到的奥克兰购房方式之一也是目前为止最普遍的方式:拍卖的基本流程,简单的说,简短,严肃,方便,庄重。当然,一般在拍卖之前,listing agent也大概会了解到谁会带着诚意来参加拍卖,参加拍卖者也会通过自己中介大致了解下房主期望价格,很少会在拍卖现场半空掉下来一个参加拍卖的。

参加拍卖的意向购房者在拍卖前无需缴纳任何押金,于是乎我这个来自诚信丧失之地去的练就满身防骗本领的人,纳闷地问中介,如果拍下来反悔了,不买怎么办,中介呵呵笑着回答我:基本不可能, 第一,房主有可能会起诉购买者,判决下达,必须购买,第二:房主另售他人,如果其他购房者出价高于你拍卖的出价,也就是卖高了则两下相安,如果卖低了则业主损失的差价由你赔付,法院判决就得执行,不太可能会发生中国老赖这样的情况。

继续回到我购房的话题,看了C介绍的几栋房子后,心中有了底,但也没闲着,怕万一异常情况发生,没有back up,事实证明果然是这样,在没有中介带看房子的时间,前面讲过,我就开着租来的小车,在学校附近大街小巷的转,一是熟悉街道的情况,二是根据网上提供的地址去实地观察待售房的情况以便于筛排,周末因自己中介也都有open home,所以便根据自己筛排去实地看房。

当然,后来我的中介业委婉告诉我,除非我想让别人代理购房,所以最好在on site看房时告诉在场的listing agent我是她的客户,否则看房时我如果按惯例留下联系方式,无论是邮箱还是手机,listing agent都会视为我自己找上门,成为listing agent的直接客户。因为这里的agent都是拿执照,恨不得从事一生这个职业,所以很少发生违反行业惯例互相撬客户的情况,即使我后来对C非常不满意,但别的中介也劝我C带你看的房子还是让C做完。

大概在9月24号周末open home认识了奥克兰买房的一个关键agent,姑且称他为D吧,认识过程很简单,没事到处找待售房源时,看见一个非常不错的房子,就进去看了下,就是D代理的房子,但因为open time刚结束,房东很不情愿地放我进去了,是个中国同胞,后来知道是D的朋友,所以也委托给D代理,房子是三层结构,地也非常平,在我上上下下参观时,房东把没走远的D叫了回来,我们聊了几句,互相留了联系方式,详述了我的要求,也请他帮我留意房源。

(八)两个靠谱中介

因为是回忆,尽量无遗漏,无死角,但也难免发生缺失,时间线索可能看上去较为混乱,大家有什么问题,尽量私信提问吧,我尽量第一时间给出答复。

D是男士,祖籍山西,好像家在深圳,人非常不错,谦逊有礼貌。

认识2,3天后,接到D的微信,说第二天有个房子拍卖,问我要不要去看下,我说没问题,这套房子记不清在那个位置了,只记得是在奥克兰海湾边上,3房2厅1卫,老式的装修,实木地板,里外透着质感,主人收拾得干净,精致。但D告诉我,其实这个房子冬天会很潮湿,并指给我看fence地下隐隐的水迹,果然是,通过这件事,让我对D的好印象又加深了一层,不像国内的大多数中介,为了自己的业绩和收入,只说自己代理房子的好处,丝毫不讲坏处,毫无诚信和人性可言。

拍卖只在1家买主进行,也就是说除了1个看好的买家外,无任何人参与拍卖,经过喊价和协商后,最后以128.8万价格售出,买家很高兴,和agent等在房子前合影留念。

去参观拍卖之前,在网上也看好1个房子,44 norwood road,也请D帮着约好去看,在拍卖现场,D告诉我他得去参加另一个拍卖,恐怕不能陪我去看那一个房子,不过他约了他的朋友,同时也是那个房子代理公司的agent陪我,我说没问题,我们三人见面后,没等这次拍卖结束,D便匆匆赶往了自己的拍卖会。

我买房的第二个关键人物处出现了,并在无数周折后,最终我在她的帮助下买到了还算满意的房子,此是后话。姑且称她E吧,女士。

交待下,D是barfoot公司的,E是Harcourts,没错,和前面的C同属一家公司。

(九)彻底对C失去信任

认识D和E后,他们便也开始主动地帮我寻找寻找房源,尤其是D,经常主动给我介绍许多新西兰房产的知识,使我受益匪浅,甚至经常也把他们内部评估的房源的价格以及房东的期望售价坦诚告诉我,使我免走弯路。相反其他几个人基本采取的是尽量让我少知道东西,以便可以更好引导我,呵呵!所以我更加得信任D,总想最好房子能通过他购买,只是很遗憾,最后因房源关系,未能如此。

至此以我20年销售经验,想说的是,生意归根结底是人的生意,最重要的要素便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如果你的种种行为人客户觉得你是可信任的,并时时刻刻想着客户的利益,你的生意便会很好做了,所谓的销售技巧只是技术层面的东西,只是强调技术层面,便如国内的中介而言,感觉个个都是骗子,当然,像国内政府的政策都是一天三变,社会充斥着各种坑蒙拐骗,也很难让人沉下来兢兢业业做一件事情,都是捞完就走的感觉,因为你也不知道明天会怎样。

从此时开始,我的购房之旅便开始从平淡起了波折,甚至越来越惊涛骇浪,听我慢慢道来。

认识D和E的同时,继续和C商量对已看得3个房子的策略,第一选择在Roberts ave和Williamson之间犹豫,各有擅长,这时,D的不经意行为帮我做出了选择,说不经意的意思是说并不是我刻意去征求他的意见,而是在和他一次闲聊中,在我并没有告诉他我C带我看的什么房子情况下,他帮我介绍起从Takapuna到Devenport各区域情况时,说起Bayswater区,说在Roberts有很多公屋,所以房子也便便宜的多,说得我心里一惊,怨不得我在实地看房以及后来又实地考察时发现那套房子周围很多房子比较破旧,并且连很多围墙都没有,能够看出周围很多居民的经济收入水平。回到酒店赶紧用google(好歹可以不用百度,不用担心查出来的信息是骗子信息)查了下,果然,周围有一片公屋区。

C带看的第三个房子,拍卖未成功,最后低于price售出的。

当时便很生气,发微信给C,问她为啥没有告诉我这个情况,她的回答是告诉过我周围人收入不高,另外现在这些房子都已是个人的了,只是在50年代时初建时是公屋。我不知道她是专业知识不足(因和E聊起来,得知C应该从业时间很短)还是真的起初不知道公屋的情况,总之我对她的信任降到了冰点,再也没有让她帮我寻找新的房源,当然,Roberts Ave这个房子也就被我pass掉了。

(十)吃一堑

这两天在帝都找房子,才对“哀民生之多艰”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围着帝都一圈,东南西北,接近6环的地方,一居室或开间都要3000RMB左右的样子,记得06年刚到帝都的时候,四惠东我租住的地方,两居室板楼也才2000RMB出头,买房就更不用说了,真不知现在的年轻人如何存活!

今天孩子妈带女儿去Auckland Museum附近看每年一度的元宵灯会,因为自己不敢开车走这么远的路,只能坐公交,所以只好白天去了,哈哈!

一年一度的元宵灯会,今年在Auckland Domain。

上篇简单介绍了下pre-auction offer的操作知识,回归正题,和C商量要给Willamson那个房子出个pre-auction offer,在出多少钱的问题上我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

1,自己亲眼所见,Cassino那个房子以及D带我去看得那个房子拍卖的情况,还有前面没交代的我曾经去参观的barfoot房源集中例行拍卖会,我感觉奥克兰房市经过疯狂上涨后,进入了僵持阶段。D也认可这种说法。

2,周围房产的售出价格,其中几步之遥的Corrella一套房子拍卖没卖出去,标价129.5万才卖出去,

3,Willamson本身的情况,重新做过外墙,地很小,几乎没有院子。基于以上几种情况,我决定出价138万,并在出价前让C帮忙找好了律师和builder(建筑检测师),且花了接近500纽刀对房屋做了全面检测。

重点来了,经过这一系列活动后,我向我展示了拿下这房子的必胜决心,按说中介应该非常兴奋,应该给出中肯,实在的建议,以促进此项生意的达成,但我的中介只是轻描淡写告诉我,138万不行,房东买的是155万,房东期望值在165万以上,而我基于和国内中介打交道的经验教训,各种坑蒙拐骗,素质低下,导致自己本能同样不相信新西兰中国人中介,但自己英文不好,买房这么复杂的事,不敢完全找洋人中介。所以也就根本没在乎她的告诫。

所以也就理所当然1天之后我的中介告诉我房东不接,我也便心安下来,等到拍卖的那一天再参加拍卖,看能不能买到。

回头回顾整个事情,自己的经验教训其实起到了不好的作用,导致自己一意孤行,白白损失时间和金钱,另外还要说的是,自己中介的专业知识和ownership也非常重要,甚至有时候会起到关键的作用,像自己这个例子,中介其实能在公司内部网站查到房东期望值,也有很多渠道查到房子的成交历史,(后来我自己也找到了这些渠道)但他们往往出于想要完全把控客户的原因,不把这些信息或渠道告诉客户,导致客户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像我这次的判断,事后看完全错误。像我前面所说,作为一个销售,基本原则是要满足客户需求,同时满足自己的要求,绝对不能做损害客户利益只达到自己利益的事,因为一旦被发觉,你就永远失去了他。

经过此事,我再也没让C带看新的房子,而把重点转到D和E身上。

(十一)怦然心动

帝都的雾霾天果然在今天如约而至,一点也不客气,造成起床就是200多的PM2.5,吸一口,仍然熟悉的味道。

时间过去了很久,现在有的细节得靠看和agent的微信来回忆,好歹微信没删。看了微信也才想起,原来自己看过那么多房子,有过那么多曲折的细节,不过为避免流水账,就只回忆关键节点。

既然房东不接pre-auction offer, 就只好暂时搁置Willamson这所房子,由D和E带着继续看房,这期间我离预定回国的时间也越来越近,心情非常烦躁,再加上冬季的奥克兰几乎每天都阴雨绵绵,潮湿阴冷,更觉心情便如这天气,不知何时才能转晴。

好在住的homestay也是国人开的,所以也经常有同胞住进来,有时间大家便和服务员郝姐等几个人畅聊一下,彼此倾吐一下烦心事,倒也不失为一种安慰。记得福建去得一个王姐,也是常住客,来帮儿子买房子,大事小事都要操心,我们都劝她少操心,放手让儿子去做,她却对接近30岁儿子依然放不下心,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想起自己对女儿,又何尝不是如此。

这期间又看了几个房子,印象比较深刻的是D带我看得Hart RD的一套中国人开发的新房,是barfoot自己代理的房子,但D一进去就先讲了一大堆的缺点,让我很惊讶,不过确实也是如他所言。此房缺点很多:

1,距离邻居很近且厨房正对邻居卧室,夏天得需要窗帘,否则穿着暴露容易走光。

2,因地处斜坡,建房需要切割平整,导致房屋一侧挡土墙较高。3,土地较小,挡土墙较高情况下,从客厅看出去,感觉住在水井里。

好处是全新房,装修质量和国内最好的精装房比,也好的不可同日而语。最下一层是一个1室1厅套房,可单独出租,这很吸引我。

大约在回国前的3,4天,E说在milford有一个150万左右的全新房是不是去看看,我抱着有一搭无一搭的态度想反正都是闲着就去了,地址在Belmont terrace上,结果去了一看,当时就喜欢上了:

01房子很大,floor面积约280平,6室1厅3bathroom1卫车位车库,电动大门,

02楼下单独一套老人房,带bathroom,出租方便。第一标题

03地面积不大,但非常平整,400平左右。第一标题

04距离forrest hill主干道很近。距离1号高速也很近,交通方便。

05在westlake girl school和boy school校区内,举步就到。唯一的缺憾就是距离女儿学校有点远,约6KM左右,当然和帝都魔都比起来,不算什么。

豪宅多放点照片 (Belmont Terrace)

1

发表我的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