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区> 出国考试> 考试相关> 电子工程Ph.d申请经验及转专业申请攻略

各位同学好!我是周博洋,现在在 Emory University 攻读博士,方向为光电纳米材料。我本科和硕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系,光电子方向。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我自身在进行 电子工程 Ph.d 申请时的经验,因为我同时也申请了 physical chemistry 的交叉方向,所以我在这里也跟大家分享一下转专业申请的心得 。  

申 请 准 备

首先,我跟大家先分享一下我当时的申请结果吧,EE方向两个AD其中一个奖学金待定并且确定了临时导师(temporary advisor), physical chemistry 两个全奖,两个都是 TA 。

对于整个申请的准备,我是从研究生一年级开始的,这个时间点的确定是因为我在大四毕业的时候确定了要在研究生毕业时出国,时间上是一个反推,所以根据这一点,如果大家有 在大四毕业 就准备走的,我个人建议 大二就开始准备 ;如果跟我一样准备研究生毕业走的,在研一的时候就尽量做好准备吧。

那么准备的内容是什么呢?

GPA

总的来说分成三个部分吧: 第一个部分GPA ,这一个环节对于诸多EE名校来说都是必考环节,而且要求都不会低。

对于北美专业排名前 20 的学校,毫不夸张地说,很多都已经把平均线拉到了 87+/100 , 3.5+/4.0 。很多的留学机构或者申请过的人都会说 GPA 不会太看,低一点儿也没关系等等的话,根据我的经验来说,这并不可信,我的 GPA 是 86/100 ,排名是 2/25 ,申请的很多EE专业排名不错的学校都给了拒。

所以针对这个情况,如果下了决心出国的话,就要 努力把GPA刷好 ,除了专业课拿到高分之外,其他的考查课选修课也要做到优秀,因为GPA是看总体的成绩。

GRE 和 TOEFL

第二个需要准备的项目就是 GRE 和 TOEFL ,这一个部分根据我的经验来看, GRE 尽量刷到 320 以上越高越好, TOEFL 尽量刷到 100 以上口语 23 以上,这样就可以保证 TA 也可以有一定的机会。很多学校针对 TA 都要求口语至少24,所以如果可以拿到 24 或者更高,绝对是利好。

在准备 G/T 过程中,我给大家一个建议,就是 在刷题的同时找到适合自己的做题方式和做题方法 ,切忌不要轻信所谓一些万能技巧或者取巧的通用方法,这类方法或许对于某一部分题是有效果,但是总体来看,做题的技巧和方法都是在大量的刷题、总结、再刷题中提取出来的,每个人总结出来的东西都不一样,脚踏实地地积累是王道。

科  研

第三个部分,我个人认为是可以作为有力加分项的部分,就是 科 研 。

科研,并不仅仅需要 paper 或者奖项来体现,平时的积累,每次实验或者计算的结果,毕设取得的成果,都可以作为科研内容写进自己的简历、 ps 。

但是,我需要提醒一点,在进行成果或者结果的陈述中,一些很基本的原理过程、实验方法没必要展开得太细,重点在于展示出自己究竟做了什么,要挑这些成果进行展示,如果再能有一些创新的想法就更好了,因为这些想法很有可能就成为了你今后的研究方向。

科研这一部分是 加分项 ,但并不代表有了科研其他几项就可以做得一般或者差一些,这三个部分必须同时做好才能增加录取的胜算。

申请过程

做完了申请的准备工作,接下来重点的就是申请过程的把握了。填写网申、修改简历 ps ,这些都是模板化,或者说重复性的工作。但是有一项我想重点说一下,那就是套磁 。

套磁,也就是联系教授,通过打动教授而增加录取几率,这一项可以说具有非常大的伸缩性,而且在很多的机构和个人经历中都赋予其神奇而又高效的特点,那么这一项究竟是不是这么的有效呢?

根据我个人的经历来看,套磁确实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效果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显著。我是从 申请初期就开始套磁的 ,套磁的内容主要就是学术套,看教授的 paper 和组内的研究,恶补一些专业上的知识,通过手下学生了解一些教授的日程安排。一开始的时候,没有什么回复,我也就一直坚持,直到申请结束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面,才会有零星的回复,其中有一些会有一些积极的信息(包括一些涉及到建议录取的内容),但是结果是套磁的学校中最后真正给我录取的几乎都是没有回复我的学校;而给我回复的学校最终也只有一小部分给我录取了。

所以我认为,套磁是否有意义关键要看你的材料够不够优秀,够不够资格通过第一轮委员会的审理,或者进一步说你的材料是否已经可以具备拿 AD 的资格。

因为只有这样,教授们才会真正地对你感兴趣,知道你有真材实料,就算不想马上带你也可以推荐你被录取;相反,如果仅仅是邮件往来中展现了优秀的一面,但材料相比于其他申请者没有优势的话,最终的录取还是不会发生。套磁,在我看来,并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锦上添花,只有自身做到了足够优秀才能谈得上被人赏识。

当然,不得不说,我也接触过一些朋友,条件一般但是通过教授举办的讲座或者外出开会的机会联系上了教授并且打动教授,最后直接拿到录取。但是,这样的情况非常少,我接触到的仅仅一两个而已。所以,总结起来,我认为套磁可以做,但是同时要把自身材料做得足够好。

跨专业申请

最后一点,我想分享一下我对于跨专业申请的一些理解和看法。

就像之前一期的帖子中谈到的一样,像光电子专业这样的交叉学科,总会有一些其他的专业参与进来,相互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派生出跨专业申请这样的情况。就像我自己一样,拿到的结果中也有除了 EE 之外的 physical chemistry 。

那么,跨专业申请究竟好还是不好,或者说到底该不该做呢?

我个人的理解是,可以做但是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我认为有两点考虑:

第一点,两个专业体系之间的联系有多大,准备转过去的专业和之前的专业在处理问题上、学科的发展上、研究的方式方法上是否相同或者类似;

第二点,从自身出发,对于准备转过去的专业,自己是不是完全感兴趣,还是说是为了增加录取几率而奋力一跳。

这两点问题,我认为是非常关键的。

很多同学在进行申请的时候并没有实实在在地接触到准备转过去的专业里面的人,所以并不能肯定自己是否能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变化,但是看到研究方向又十分地吸引人,也就稀里糊涂地转了过去,结果最后发现并非如此;而还有一些同学是因为某些专业的录取几率十分高而方向又很相似,就盲目地转了过去,但最后发现自己的兴趣并不在这儿。

我接触到的这类同学很多,师兄师姐学弟学妹都有,所以真的希望准备转专业的同学三思而后行。

0

发表我的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