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区> 留学选校> 美国加拿大> 加拿大留学心理教育那点事儿

S妈,奋斗过国企,驰骋文化交流十余年,现随先生移居加拿大,家有6岁小妞Sophia,用一个80后驻外妈妈所亲历的北美教育感悟,分享那些新鲜的、有趣的和实用的,不撒鸡汤、不妄褒贬,坚持原创。欢迎后台勾搭~

某天,收到校长的邮件——校长经常有事儿没事儿群发点小通知,比如天冷加件衣服啦,马上要开家长会记得登录报名哟,文明出行从我做起过马路请走人行横道(Do not jay walk)——这次的主题是“Discussion with Students”。

他们学校原来有个学生,现在上8年级(初二),前不久突然生病去世了。校长怕这事儿给孩子们留下阴影,特地提醒家长跟孩子沟通,并安排了学校老师专门在课上探讨。

我私心觉得,多大点事儿啊。不过既然校长发话,那就炖锅鸡汤备着,等娃回来喝几碗。

#晚饭时间#

我:你知道有个谁谁谁去世了吗?

S:谁啊?

我:就是原来你们学校的,后来上8年级,突然去世了。

S:怎么去世的?

我:生病。

S:他那么年轻就生病去世了啊?那,爸爸妈妈你们都这么大了,还@#$%^&*(我不想复述了,我俩身体好着呢!!!)

我递给S爸一个秋波: 这孩子,心理健康的狠呐~ 都是二氧化硅成分的小心脏,人家是玻璃,咱家是硅石哇。

至于第二天她们老师在课堂上有没聊、怎么聊我已经懒得打听了。怎么得我都觉得他们学校小题大做了。

隔天,在川菜馆的饭桌上,吃完水煮鱼水煮牛肉腊香肠夫妻肺片和招牌菜干笋炒腊肉及三碗米饭,风卷残云盘光碗光、百无聊赖地等下一个菜的时候,我跟几个当地朋友聊起这事(主要是为了吐槽我亲生的我亲生的我亲生的),朋友们一边意犹未尽殷殷期盼一边非常淡定地说: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嘛,很正常。

别说学校配备心理老师了,企业也给员工心理治疗的福利呢。看心理医生是很常见一事儿。这边看心理医生和国内的标准不太一样,你有个不舒服不高兴想不开,都可以找医生聊聊,当然,会给你保密哒。哟,菜来了,来来啦,吃吃吃。

我想起第一次带S见家庭医生的情景。

这边见家庭医生比较矫情,跟你说好你当我孩子的家庭医生,孩子都在跟前了吧,还得说,你到前台预个约,下次见面检查和详谈——不好意思,我指着这个(预约)挣钱呐。

医生除了给孩子做常规检查(身高体重五官心肺等等等),和检查后背和胳膊腿(看有没有被家暴,这个我知道),还会细细碎碎地和S唠嗑:几岁啦?在哪儿上学呢?有几个好朋友啊?喜欢你的老师吗?巴拉巴拉巴拉。我坐在一旁,心想,真是和蔼可亲啊和蔼可亲。

我又想起我第一次见家庭医生的时候,医生也问我:你最近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吗?我嘴上说没有,心想:确实没有,就算有,跟你说也没用啊,除了能让你开心一下......

我默默地端起第四碗米饭,细细咀嚼。这可能也是中西文化差异的一种。东方人擅隐忍内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多大的压力/委屈也尽量憋在肚里消化掉。提到“心理健康”、“心理医生”,好像会暗含某种“心理不健康”的意思——我没病,你才有病呢!

西人抓马一些,在情感上比较夸张,痛苦夸张十分,幸福夸张十分,表扬也夸张十分(所以以后引用老外夸赞的什么“世界之最”的话,内心真得有数,他们看到的世界还没我们大呢~)。一个是讳疾忌医,一个是p大点事儿就找医生,要是能平衡折中就好了。

对校长的邮件,作为中国妈,我更愿意把它理解成一个“谈资”,而不是什么“权威”“治疗”,老师和孩子、家长和孩子,你有什么不开心的不理解的,说出来,我们一起吐槽一下编排一下。(当然,如果确实有玻璃心厉害的孩子,那可以请专业的心理疏导,那个另说。)段数高的,做孩子的“解语花”;段数低的,我就做孩子的“垃圾桶”,帮不上忙, 但是我愿意倾听。

甭管玻璃心水晶心还是硅石心,有事儿没事儿多唠唠多倾听,总归是向你开放的心。

今日黑话:Roll up the rim to win

这是S爸今早教我的。早上送娃上学,他在停车场跟邻车位的车主(女的)搭讪,人家说“My first roll-up-the-rim-to-win today ”。他本来想考我,但是憋了三秒钟就透露标准答案了,“今天的第一杯Tim Hortons咖啡”。

Tim Hortons就是加拿大的星巴克+麦当劳,本土快餐No.1。 这家店每年会搞一个卷杯边儿(怎么这么拗口呢!@#¥%……"Roll Up the Rim")大抽奖,这个传统到今年已经是第31年。可见加拿大人有多无聊,30多年还没玩出个新花样。

0

发表我的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