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区> 游学分享> 美国> 打算出国游学的中学生到底需要怎样的名校游...

作为一名海归,经常有亲友来询问,说想给刚上初中的孩子报个名校游学夏令营,让我帮忙把把关。

坦率地说,但凡有这些名校的留学经历,分辨这类夏令营并不困难,通常一两眼就能看出项目优劣。

比如,很多中学生游学团就是个改头换面的旅游团,把校园当做景点做一些浮光掠影的参观;或者打着名校名号,在大学所在地租个教室搞几天语言培训,包装成了一个“名校夏令营”。

如果只是单纯去旅游,或者为了提高口语水平,我想这样的安排也罢了。但偏偏我所遇到的绝大多数家长都说,去名校就是希望孩子能感受氛围,让孩子立志将来进入这些学校。

所以我想,是时候说点大实话了。

 

什么样的游学经历,能增加进入名校的可能?

名校录取不会有统一的刚性标准,但基于西方教育理念,这样几项因素一定是决定结果的关键:

  1. 学术语言能力
  2. 国际化视野
  3. 批判性思维
  4. 沟通社交能力

如果对照这样的标准,现有的游学项目基本上帮助甚少。

首先是语言,口语好不等于英语好。很多中学生游学项目做成了口语营,通常是寄宿制家庭+语言课程。这样的经历确实对孩子提高“口语水平”有帮助。但让我不安的是:很多家长会认为,孩子英语口语更地道更流利,就等于孩子获得了申请名校所需要的英语表达能力。

我必须告诉大家:生活口语水平不等于学术英语能力。比如英美大学中的交流,主要是学术语境,就是你写论文、做讨论时需要用到的英语。作为赴美留学生必须参加的美国高考SAT/ACT,完全不考察口语和听力。即便是托福/雅思考试,3/4以上考察的也是学术场景。

再者,旅游景点去得多不等于拥有国际化视野。名校录取时,更在乎的是你对一国文化历史或是某项领域有深入的理解,而不仅仅是护照上有多少国家的入境签章。很多孩子从美国游学回来,除了带回照片和体重,对这个国家的认识和思考却几乎没有增长。

另外,美国大学特别重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像哈佛耶鲁这些世界顶级学府,基本是小班授课,大量地让学生探讨和辩论,用做报告的形式来呈现学习成果。但这种授课方式,对师资和成本要求很高,在游学项目中也几乎很难找到。

更关键的是,像这样只去校园里溜达一圈的游学,我很怀疑能在孩子心中留下多少印记。

很多家长有这样的体会:游学回来的孩子,对名校的热情顶多只有两个星期,甚至,很多孩子觉得名校就是几栋上点岁数的老楼而已,根本体会不到这里的学术氛围和家国情怀。

所以,我希望我的表达是准确无歧义的:

如果你只希望提高孩子的日常口语,那么去参加一般的出国夏令营多少有点帮助。

但如果你希望游学能够帮助孩子叩问世界名校,具体说,就是获得Top学校需要的英语、视野和思维能力,以及未来能够适应国外大学的学习节奏和氛围,那么在选择这些游学项目时,应该要对照这些标准,慎重选择。

但很遗憾,以上述标准,我很难给家长推荐到合适的游学夏令营。

 

有没有可能做出一款真正名校体验的游学项目?

一年前,我从香港的金融机构辞职,全职投入素质英语教育。几乎同一时间,美国波士顿学院的刘伊南老师和哈佛大学Shawn Mullet博士与我联系。当我们谈到国内游学项目的华而不实 ,大家几乎一拍即合:我们为什么不自己组织一个游学项目,真正让孩子认识名校,并找到走进名校的方法。

我对教育产品的打磨一贯谨慎。这两位专家的加盟,让我相信一定可以打造出业内标杆的产品。

Dr. Shawn Mullet是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在哈佛学习和工作了八年,他在哈佛、麻省理工和东北大学执教本科生和研究生多年。Shawn Mullet博士是我所见为数不多可以学贯文理的全才,不仅对历史和政治问题研究精深,对物理学和天文学的认识也是专业级(博士研究方向就是一般文科生不敢染指的量子力学史),甚至还拥有金融学硕士以及MBA学位。

刘伊南老师是我在南京大学的本科同学,后来分别在英国和美国取得不同领域的硕士学位。她毕业于世界顶尖的发展心理学专业,在波士顿专门从事青少年发展教育工作。

两位老师都是从事青少年发展的一流专家,并且有多年的中国留学生培训经验。特别让我感动的是:在当下产业化的教育市场,他们依然怀揣着难能可贵的教育家情怀,宁可放弃那种靠忽悠就挣钱的机会,始终在思考什么样的游学项目能够真的对孩子未来的申请和留学起到帮助。

在这样的情怀感召下,我们又陆续召集了在美国的多位名校学者加入。包括全美知名的儿童和青少年教育专家Penny Hauser-Cram。

Hauser-Cram教授80年代从哈佛大学博士毕业后,一直从事儿童和青少年发展方面的研究,现任波士顿学院发展心理学系主任。这位蜚声业内的学者不仅出版多本研究专著,众多研究成果被视为“革命性”洞见,更一直投身未成年人成长关怀的前沿实践,被包括波士顿儿科医院(全美最好的儿科医院)以及美国国家科学院在内的众多机构聘为顾问。

使用一流的项目团队,打造这样面向中国中学生的留学体验项目,我们想做的不止是第一,也是唯一。

 

从半年前开始,对标顶尖名校的录取标准,即学术语言能力、国际化视野、批判性思维,以及良好的沟通技能,我们花费了大量时间进行设计和论证,几乎动用了所有的名校人脉资源,把这些标准精细为每一天每一个小时的活动设计。

五大课程模块:学术体验+梦想准备

针对中学生在学科视野上的需求,我们参照牛津大学的跨学科模块,设计了四大模块的课程内容,从历史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到人文艺术、科学与前沿科技,搭建起一个全面的知识体系。

学员会参加四大模块的全部学习,并在项目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协作完成一份报告,充分体验精英式的研究性学习方式。

针对青春期家长最大的“痛点”,Hauser-Cram教授领衔指导设计了“成长关怀与梦想规划”模块。结合Hauser-Cram教授和刘伊南老师设计开发的行为学量表,我们将全程观察每一个孩子的学习行为模式,对每位参加者做一对一深入交谈,引导他们在哈佛的学术氛围中树立个人梦想,并最终形成每一位孩子的成长策略报告,在活动结束后与每一位家长分享孩子的培养方案建议。

授课讲师:顶尖名校,独家师资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筛选出合适的老师是一项重要但隐蔽的良心工程。

我们可以很有底气地说:凭借一手资源,我们在各领域都积累了丰富的名校讲师储备。但家长可能只是从头衔看出我们请来的都是哈佛等校的大牛,却不知道我们选择的标准不只是名校背景,更是要适合我们的项目,适合给孩子们生动授课。

用刘伊南老师的话说,“我们是以课程内容来定老师,而不是像很多游学项目是有什么老师就往名单上放。如果只是研究做得好,但讲课不够生动,我们宁可放弃。如果是善于授课的老师,即便难请,我们多费成本也要积极邀请过来。”

这样的老师,包括现任康涅狄格大学终身教授的Eldridge Adams博士。毕业于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Adams教授是著名的社会性昆虫生态学家,这位风趣的学者不仅学富五车,而且十分认可我们项目的设计思路,主动要求带领中国学生,开展精彩的博物学行山考察。

Eldridge Adams博士

授课形式:线上+线下,哈佛讲座+实地考察

我们的课程从设计之初就针对中学生的英语能力和学习水平做了精心安排。我们独家开设10次线上课程培训,让同学们在出发前就进入英语文化语境;并逐步涉猎相关领域的专业词汇和知识概念以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

我们仅限20人小班,按照5:1的极高比例来配置随队老师,也就是说每4-5位同学就有1位老师像小书童一样全程随行,不仅是生活安排,当学生遇到了任何需要中文辅助的情境时,老师可以迅速地进行当场讲解。

除了会在哈佛大学的教室里进行美式开放型课程之外,有一半以上课程是在室外考察活动中进行。譬如美国历史课,我们会带领学员实地重走美国“长征路”,走访肯尼迪总统图书馆,在行走中让孩子们体会蕴藏在其中的美国精神(美国历史文化是美国SAT改革后的重要考点)。

在科学课程方面,利用Shawn Mullet博士和刘伊南老师的个人工作经历,我们得以与麻省理工学院相关实验室、哈佛自然历史博物馆和波士顿科学博物馆联合授课。这都是一般机构无法获得的宝贵资源。

就像对待自己的文章和课程的态度,我们用满满的诚意打造了这次名校体验营。坦率讲,当完整的课程方案出炉时,我甚至莫名羡慕起这些孩子,他们可以在十几岁时拥有这样难得的名校经历。

对于考虑未来出国的中学生,我们相信:这是家长最值得的一份投资。

一如既往,我们只做精品,为确保品质,我们仅安排20个名额。

1

发表我的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