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晓波: XX集团留学咨询师 杨丹:XX集团运营总监
拿到OFFER,迈进名校,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留学生漂洋过海之后,不仅仅要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陌生的语言环境,同时还要熬过一段艰难的留学适应期,应对离开父母掌控后的各种诱惑。留学这几年就如同打游戏,需要过三关斩六将却没有重新开始的按键。通关之后的的确确能够获得真正的成长,让学生在思想、能力等方面得到很大的历练和提升,但总是有不少人会在初始关卡倒下,被迫强制出局。留学成功≠成功留学,初出国门之际走好留学第一步愈发显得重要。
留学生:对于即将漂洋过海的准留学生而言,需要提前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杨丹:其实,学生和家长最先想到的就是语言课程的准备,但以我多年留学和海外工作的经验来说,准留学生面临的最大挑战应该是文化差异。作为家长,在一个小型社会(也就是家庭内部)能够帮助学生顺利过渡才是最重要的。在中国,老师和家长的地位都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如果学生的想法跟老师、家长的意见相左的时候,通过会被贴上“不听话”“不尊重”的标签。当学生带着这种思想去到国外时就会对他们造成很大的束缚。要知道,在国外老师、家长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相对平等的,他们很希望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想法。所以,当中国学生到国外以后,外国老师是没有一个可以真正了解这类留学生想法的途径的。在这里,我建议家长从自身开始准备,在学生出国前期尽量引导他们改变这种现状,而非将所有的准备工作都抛给学生。
留学生:除了短期准备以外,准留学生最好对海外文化有一个长期的酝酿。那么,您建议他们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当地的语言环境、生活习惯及思维方式呢?
杨丹:现在网络很发达,信息也比较透明化,学生能够从文字上得到的信息非常之多。我们也曾和电视台合作做过一些英语辩论赛等,我觉得可以给学生提供很多来自西方教育、思维模式的锻炼。我记得之前有一位德国人用漫画的形式来表达中西文化差异,这套漫画一度很火爆,其中有一个例子是说西方人比较个人主义,中国人比较集体主义,虽然这只是一个表象,但大部分人并没有深究背后原因。其实,在西方早期哲学家阿里斯多德、柏拉图等人的得以流传至今的哲学理论出来之前,是经过无数次的辩论,被挑战以及自身的不断完善才得以最终成形的。西方文化中这种被挑战的行为,在国内并不被鼓励的原因有两点:一是需要有一个很高素质的人来评判这种不一样的声音是否合理;二是在国内这种文化背景下传出一种不同的声音,往往会被视作“不友善”的行为。所以,学生如果有意向去国外留学、生活、工作的话,那么他们首先要向国内有同样思想觉悟的人靠拢。我认为这是最能够从生活点滴中逐渐积累的途径之一。除此之外,学生还要多向有海外学习经验的专业老师请教。现在国内具备留学背景的咨询老师很多,他们对国外的了解绝不仅限于学校的基本概况,学生可以多跟他们沟通,了解一些学习以外的生活经验或者常识。
留学生:对于暂时无法适应海外生活尤其是缺乏基本生活技能的留学生,您有什么建议?
杨丹:事实就是这样,国内的家长和学校会把学生照顾得非常好,而学生呢,他们的主要工作就仅仅只有学习而已。当这些学生到了国外,情况就不同了,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自己独自解决,包括上学、煮饭、洗衣服、交租等等,之前没有任何概念的事情如今都要自己一一承受。我们前面也说过,出国其实并非学生一个人的事情,还是一个家庭的事情。所以,出国前家长要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不只有学习。我觉得这些生活技能根本不需要刻意地去学,家长只要在平时、在日常给学生接触这些事物的机会,他们就可以提升很多。
江晓波: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学生的沟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在国外后学习和生活的适应性。其次是注重学生解决问题(包括自我解决、寻求帮助等)能力的培养。例如,学生在国外生病了,如果生病初期自己可以服用一些药物痊愈的话就无需别人的帮助,但如果病情严重到一定程度,一定要去医院进行治疗。其实,有很多学生是在出国前一年或两年才找到我们的,所以在这期间我们会不断培养学生在海外生活所必须具备的一些能力,诸如学术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自我职业规划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我们会根据学生自身实际情况来匹配与之相应的课程和经验分享。我平时也会跟学生分享一些做菜心得,以便他们到了国外后可以很好地融入周围的社交圈子,避免饮食文化方面的诸多不适。大多国外学生很喜欢中国的一些美食,学生但凡具备了这项技能,其实在国外是很受欢迎的。
留学生:在您看来,中国留学生“水土不服”的种种“症状”究竟缘何而起呢?
江晓波:第一,这些问题首先是由中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所引起的。因为我们中国的学校是不会主动教授或引导培养学生留学所必备的技能的,更多地是让学生专注于学习。学生出国后要融入当地社区、接纳不同文化,这对他们个人而言是非常困难的。第二,是家长的干预所引起的。因为有些学生是迫于家长的压力而被动出国的,并非发自内心想要去的。第三,是中介包办式所引起的。学生从申请到下飞机前所有的程序都是由中介一手包办,他们对于申请资料、需要具备的能力等等全然不知,如很多学生根本都看不懂申请院校官网上的信息。第四,是学生自身原因所引起的。前面也提及过,很多中国学生在出国之前是不具备相关生活技能的,到了国外后也不会主动去学习这方面的能力,而是选择扎堆,并没有想要融入当地民族文化的意识。所以,学生的语言能力也是导致出国后“水土不服”的主要原因所在。第五,是自我表达和展现能力不足所导致的。中国学生相对而言比较内敛、腼腆,不太喜欢过多地表现自己,这多多少少会对其在国外的人际交往、课堂表现等产生不利影响。
留学生:网上曾流行用“中国幽灵”形容来自中国或者东亚的留学生,他们虽然和其他学生一起住在学生公寓,但除了熟悉的人之间的聚会,甚至不向舍友们介绍自己。在您看来,这类学生应该如何克服社交障碍呢?
江晓波:说到“中国幽灵”,在这里我想跟大家介绍四种现象:第一种是同化,即从本质上去中国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香蕉人”。这些学生表面上是黄皮肤、黑头发,但骨子里和当地的外国人是没有分别的。这也是最适应海外生活的一种状态。第二种是飞地分离,在这里“飞地”不是政治意义上的领土划分,而是一种文化概念。比如,在海外中国人比较密集的唐人街、中国城,很多中国学生更愿意待在这个圈子里面,因为在这里他们能够找到一种归属感,他们不愿意和国外人打交道。这种情况是中国留学群体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第三种是双文化,即学生在国内有自己的人脉圈子,同时在国外也有一批国际友人。这种双文化其实是中国学生最为理想的一种留学状态。第四种是比较极端的边缘化,即留学生活被压抑和孤独充斥和占据了大部分。这类学生喜欢把自己关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如宿舍、图书馆等,他们不太愿意跟外界打交道,也不愿意改变自己的现状。以上这四种现象基本覆盖了所有留学生群体的特征。至于如何突破文化障碍或者说是社交障碍,我建议的是学生在出国前就尽可能地了解留学目的国的基本情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等,并主动和拥有留学经验的师兄师姐以及中介机构的咨询老师等沟通,获取一手资讯,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
出国后中国学生更愿意待在自己的文化圈子,那么这个时候他们就需要不断地寻求突破,不然的话出国是很和在国内学习没有任何区别的,也就没有了出国留学的意义。既然选择了出国留学,那么学生就应该尝试着打开自己,多参与学校的社团活动或社区服务,尽量融入当地社交。
新年伊始,听说有好多同学声称自己去年的读书li...
不知是不是因为今年疫情的缘故,总觉得时间过得...
2020年即将过去,本年度的【好书荐读】系列也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