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区> 留学经验> 留学生活> 留学后带给我的成长

留学往往被定义为“镀金”的过程,充满了功利主义色彩。

而事实上,留学带来的绝不仅如此,它更像是一个修炼的过程。

跳脱我们熟悉的四角天空,在广袤中找到自己的微小,在小与大,深邃和肤浅的强烈对比中前进。

自己小了

MBA似乎总跟“眼高于顶”之类的形容词联系在一起。再套上哈佛的光环,混个一两年出来,一定自我膨胀到爆棚——我想,一定不少人是这么揣测的。

来到了这里之后,我却觉得,要维持良好的自我感觉,其实是相当有难度的。因为,无论你觉得自己的经历怎么样的金光闪闪,总有人可以轻松地让你觉得黯然失色。

你觉得自己聪明吗?跟拿着全世界最负盛名的Rhodes Scholarship读了牛津的博士,并正在攻读哈佛医学院医学博士与哈佛商学院MBA双学位的同学比怎么样?

你觉得自己多才多艺吗?跟那些第二职业是马术运动员,美国速滑(雪)国家队队员,或者边上学边做巡回演唱会的摇滚乐队鼓手比怎么样?

你觉得自己有钱还是有势?跟美林、高盛、凯雷等一把手的子女,法国贵族,沙特驸马比怎么样?

你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勇敢?跟那些放弃美国的优渥生活,一直在非洲做non-profit的同学比怎么样?

你觉得自己拥抱挑战?跟奥运会金牌运动员,F16战斗机飞行员,FBI agent,海豹突击队员,在阿富汗专门负责清除恐怖分子的特种兵比怎么样?

……

所以,不用说,曾经在熟悉的环境里得到的肯定,养成的骄矜,幻想的皇帝新衣,统统卸下,瞬间瓦解。

自我,不但没有找到膨胀的理由,反正被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压缩小了不少。

还是好好想想微不足道的自我,怎样过一个fulfilled人生是正经。

心大了

不说“世界大了”,是因为世界一直就在那里——只不过很多时候都不知不觉间视若无睹、充耳不闻了而已。所以一个人的世界,是跟自己的心一样大。心大了,因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概还要再加上一个,听万人言。

宏观经济学的课堂上,二十几个国家的case一个个学过来。政治、经济、历史——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冲突,沙特阿拉伯女性的权益,冰岛的资源和危机,尼日利亚 的腐败独裁者,乌干达的混乱无序中生命遭遇的轻视,挪威、瑞士的国家商业模式……在case的阅读,各国同学们的亲身讲述与课堂辩论中,这一个个国家,变 得鲜活、动人,不再只是些遥远模糊的名词。

走出课堂,世界之大,要自己亲眼去看。

在土耳其给当地的投行做项目,从宏观数据,到市场调研,一步步着迷于这个国家的问题、挑战和混乱中的活力。此后,再听到伊斯坦布尔,便不再只想到金角湾边霸气的君士坦丁堡。

在古巴,看到哈瓦那曾经繁华的痕迹,如今破败坍塌的房屋,古巴人民优雅绅士的姿态,热情洋溢的舞姿,难免为这本来美好的国家和生性快乐的人民扼腕叹息。此后,再听到古巴,便不再只是一个被经济封锁和盛产烟叶雪茄的地方,不再只是共产主义乌托邦。

在以色列与叙利亚的边境,轰隆隆震得地面发颤的炮火声中,亲眼看到对面的叙利亚内战。对这些常年生活在战争阴影下的人们多了一点感同身受,对仍然坚持在这沙漠里努力建设家园的他们多了一份敬意。此后,再听到中东战乱,便不再只觉得是报纸上的陈词滥调。

……

每个故事,每次阅读,每段旅行,都像是又打开了一扇门。

心里的天地,就又更大了一些。

话多了

如果你以为来哈佛商学院的都是口若悬河自来熟的社交高手,那就错了……在朋友中我算是相当沉默安静的吧。现在再见老朋友,被反馈最明显可见的变化就是话多了。

其实倒没有刻意改变自己的个性或者社交习惯。话多了是对人和事的好奇心蓬勃发展的缘故。

原因之一,还是“心大了”。很多以前觉得事不关己,陌生疏远的事情,突然觉得好像跟自己产生了某种联系。因为人总是对跟自己有关系的事情更关心更感兴趣的,于是身边的世界和人都变得更加好玩起来。

跟妈妈的关系是一个意外的收获。比如,以前跟妈妈聊天,不过唠唠家长里短。这一年来在学习和交流中重新塑造世界观,回过头来看中国,对90年代的国企改革, 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对劳动力成本的变化……各种好奇。于是经历过并经历着这些的妈妈就成了我最喜欢的访谈对象。跟妈妈聊天,从过去、现在谈到未来,从人生 经历谈到人生态度。发现自己以前错过了这么多故事和智慧。虽然离家远了,心却更近了。

第二个原因,是开始习惯性地期待和挖掘每个人的故事、亮点和潜力。在哈佛商学院的日子里,我对人的“成见”与局限的认知不断地被挑战着。常常被同学们给的“惊喜”震得目瞪口呆。

开学第一周,因为一起去划船,我就认识了女生F。她是在温哥华长大的华人,从小学钢琴,本科是美国常青藤,之前在三大咨询公司之一。娇小玲珑,优雅活泼,笑 语怡人。我心里习惯性地默默给她下了一个结论,归为了典型“赢在起跑线的优等生”类型。于是自觉已“读完”了这个人,没什么值得了解的了。

之后有一天,有同学在群里找人打乒乓球。另一个同学说,找F呀,她可是加拿大国家队的呢。我不禁大跌眼镜了一下。想不到看上去身材娇小,温文尔雅的女孩,竟然是正经的运动员。

再后来,又听说她所谓的“钢琴弹得蛮好”,早就是国家级演奏家水准。本科时就管理着学校几百人的学生工作团队。提前毕业,拿着自己打工攒的钱去环游世界大半年。做得一手好菜,他们班的同学在慈善拍卖会上为她做的brunch拍出了几百美元的高价。

一年来,这样的故事反复发生。让我对自己下意识基于粗线条给人贴标签的行为感到惭愧。其实很多有趣的人和故事就在身边,只是自己在肤浅的了解后就赶忙关上了心闭上了眼,才发现不了。

如此这般几次下来,我的潜意识从“这个人就是这样的”,开始向“每个人一定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一定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亮点”转变。于是,在学校里仍然继续被同学们惊呆;出了学校,聚会上,旅途上,出租车上,也收获了更多故事。

与思维定式和成见作斗争并不容易。也不敢说自己已经做好。感谢曾经和即将冲击我的固有认知的各种精彩人生。

话多了还有一个原因,也是一年来学校教育的影响,更习惯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之前在国内,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若非关乎工作职责,是不愿说话的。

到了哈佛,常常听到的一句话是,Speak up(大声说出来)! 这背后的价值观是,观点是很有力量的。观点可以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甚至很多时候,观点会“自我实现”——当大多数人都这么想的时候,它就变成真的了。

比如,某些金融危机,其实说白了就是大多数人基于某种理由都认为明天银行要倒闭,然后都冲去银行取钱,结果银行真的倒闭了。

再比如,过去几十年中,因为一些非盈利性组织的大力呼吁,美国消费者对童工问题变得更加在意敏感,于是逼得Nike等大企业也纷纷重视起企业社会责任。所以,对你在乎的事情,不但要有自己的观点和逻辑,更要说出来。更多一个人听见,发生改变的机会就多一点。

淡定了

这方面的改变,对自己来说大概算是最没想到的。以前在工作的时候,是出了名的急脾气。这一年来,倒是淡定温和了不少,最近认识我的人,大概无法想象我以前着急起来横眉竖目的样子。

出乎意料的,这不是修炼情绪管理的收获,而是“心大了”,那些情绪波动,自然就相对小了,甚至微不足道可以忽略了。前两天看冯仑的一个文章,有一句话特别切合,“心大是非小,心小是非大”。

另一方面,没想到学“business”让我对事情的看法更积极正面了。所谓好的“商人”,有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时刻都在寻找机会。机会在哪里呢?都在“问题”里。

一切问题都是机会,这话都快说烂了。但当真开始用这样的思维方式去看世界的时候,沮丧少了,惧怕少了,负能量少了,想要去做点什么的蠢蠢欲动多了。愤青的抱怨便转化成建设性的力量了。

1

发表我的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