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人到中年,和朋友们聊得最多的就是孩子教育。很多朋友都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也有计划把孩子送出国留学,但总觉得自己无法亲自陪同而下不了决心。同时,对英语不好的家长来说,总觉得海外留学或生活颇多艰辛,不如国内顺风顺水。
的确,通过这3年多的海外生活,真觉得“前路荆棘密布”,特别是对孩子。但为何还有那么多人都在往这条路上走呢?
不讲大道理,讲几个小故事吧。
农村
去年回国,去老家很转了几趟。
三奶奶八十多岁了,身体还很健朗,能在黄豆收割后捡些田里剩余的豆子。三奶奶说:现在年轻人(也包括中年人)都出去打工了,种田基本都靠老人了,老人这身子骨还能种得起多少田呢?这不,豆子也捡不到多少了。
堂兄是很少留守在家的年轻人之一,最大的爱好就是到河里钓鱼。当河水枯竭变成小沟,并被农药化肥污染的时候,鱼是不能钓了,只好改晚上捉鳝鱼和抓小龙虾。在花了十几个夜晚的辛劳后,给我专门送来了一桶鳝鱼,说:现在野生鳝鱼数量很少了,而且也长不大,还是因为水又少、污染又重啊。
有个发小一直在外打工,儿子考上大学,暑假请客,我们过去喝酒。聊及请完客还继续出门吧?发小说:农村的情况你也看得见,不出去呆在家能干什么呢?谁又愿意背井离乡呢?
是的,现状你都看得见。出去再坎坷,总还有机会和希望。但是,没有年轻人的家园,怎么能不荒废呢?
城市
农村人都渴望在城市里有一片自己的天空,但城市又如何呢?
有一亲戚,是中学老师,人很实在,也算见过世面。开车下班途中,前面一直有一辆车不紧不慢地开着,因避让前车,不小心和一辆自行车碰到了。小年青20岁不到,看上去瘦弱单纯,很是客气,说没啥事,找个药店买点碘酒擦擦即可。连人带车上来后(后备箱敞着放自行车),试着给家人打电话时说手机摔坏了,是IPhone 6。等用我亲戚的电话接通其家人后,家人在电话那头也很客气,说:我现在外地,孩子一个人在家,没手机不常联系不放心,这样吧,你给孩子买个手机算了。等谈好价格,银行取款后,小伙子自行车也不要就急匆匆离开了,更别提找药店买碘酒的事了。直到这时,亲戚才觉得异常,赶紧报警。警察说:这就是典型的碰瓷,前面的车应该是一伙的;只能算你倒霉,我们只能记录在案,没警力帮你追查了。
亲戚说:虽然很不舍,但这件事更坚定了把孩子送出来的决心。
有一同事的小弟,在接孩子放学时“被”卖切糕的维族人推着车直接冲过来撞上,“被碰瓷”了。交警出警,案情简单明了但不敢做主,请示领导。最后在维稳大局的考量下,协调物价局、保险公司及事故双方做了认定及赔偿。在结果出来之前,维族人那可是天天盯你梢,基本是寸步不离。
同事说:你不碰到事还觉得活得人模狗样、有滋有味,真碰到事了,你屁都不是。
至于魏则西和雷洋,大家都知道了,不提也罢。
海外
出国就好么?不会,只会更难。能出国的人,至少在国内不会碰到生存的问题,但出国后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生存问题(这里不讨论有钱人)。
有一兰州大学教授,全家技术移民过来。每次聚会提及国内同行现在如何如何有地位有钱时,就唏嘘感叹。10多年了,现在在开班教中学数学课。
有一江西老板,全家投资移民过来,父母加三个孩子,老大才11岁。5个人都不会一点英语,但就勇敢地闯出来了。老大说:我们再不出来,我爸爸辛辛苦苦打拼的钱都要被各个部门给卡拿要光了。是啊,你看了“亿元水官”马超群的报道,就知道这孩子的担心的确不是多余的。
有一河南老板,也是全家投资移民过来。过来后把老大托付在朋友家上学(因学区的原因),自己和老婆带着小的孩子在郊区买了个农场种地,很是有“田园情结”。可惜,这边请人太贵,所以事无巨细全是两口子亲自打理,也是颇多艰辛。
当然,更多人混迹在餐馆、超市、仓库、装修、水电工、院子打理、及各种经纪等,真实而勤奋地活着。毕竟第一代移民能做到出类拔萃的还是少数。
远方
都这么难,那咋整呢?难不成上天?
继续讲故事。
小时候父母管得严,很少离家远行。平常就是去1里地远的大队商店打瓶酱油什么的,最远的就是去10里地远的姥姥家。有一次,我们四家邻居的四个小伙伴,去了趟20里远的县城新华书店。一早出门,去时打打闹闹,花了近2小时。每人买了本小人书,在秋日暖阳的照耀下,我们在回来的路上就躺在田野的草地上看完了。回来已是天黑,一天未吃东西。记得我买了本《武林志》。因没多少书可选,最小的堂弟只好委屈地买了本《能媳妇》,被我们嘲笑了几个夏天。记忆犹新!
对于9岁的小孩来说,20里,就是远方了!去过了县城,再去大队商店,从此距离不再遥远!
高中毕业后,报考了西安的大学。父亲亲自送往学校,2000里地。从未出过省的我,第一次做火车,在好奇中更多的是拘谨,无所适从。等到第一次独自从学校返家,虽然人挤人,但已不再拘谨,因为我已坐过了火车。
对于17岁的少年来说,2000里,就是远方了!出过了省,再见到县城,感觉就像到了家!
等决定出国了,然后来到了温哥华。漂洋过海,一方面是距离,另一方面是心理。在陌生的语言和文化环境,你不得不一切从头开始。真实而简单的生活,每天都在上演。对老人的牵挂和对小孩的教诲,每天也在继续。
对于已过不惑的中年来说,17000里,就是远方了!出过了国,再回到北京,就知道踏上这里的土地心里才踏实!
未来
那么,既然你明知前途荆棘,为何还要背井离乡呢?
其实我只有经历,没有答案。
但对计划留学、或已经留学的孩子来说,当你已能看清10年后的你时,你是不是会想在这10年里有所改变呢?
前途正因未知,所以才够吸引!
新年伊始,听说有好多同学声称自己去年的读书li...
不知是不是因为今年疫情的缘故,总觉得时间过得...
2020年即将过去,本年度的【好书荐读】系列也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