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出国留学有多热?
就拿时下最火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来说,清官李达康的女儿在美国留学,贪官高育良的女儿也在美国留学。还有之前热播的《小别离》中拼了命都要送孩子出国的主人公们......
现实中有资本实力的家庭都不愿输在起跑线上,而普通家庭变卖房产、辞职陪读的情况也不在少数,学生们去国外读大学,甚至初高中就前往海外,就为了接受所谓的“国际化教育”。
每年都有不少家长都在同一个问题:到底要不要把孩子送到国外去学习?
米妮妈的回答很简单:因孩子具体情况及家庭经济条件而异,不能盲从,也不可太过保守。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是一句废话,但根据各自家庭及学生本人的情况来思考,则有很多不容忽视的具体问题。
叩问家长:为什么要送孩子到国外去读书?
作为未成年孩子的家长,如果没有把这个问题搞清楚,就过早地送孩子出去留学,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前不久,一位朋友问我,孩子学习不太好,想送到国外去深造,听说美国教育很好,可不可以送出去。我当即回复这位家长:你的孩子在国内都学习不好,到国外就更难学好,毕竟孩子在国外学习要过语言关、要过独立生活关,你觉得合适吗?我愣是打退了这位家长的想法。
还有不少家长自认为家庭经济条件优越,好赶时髦,看人家孩子到国外去留学,自己也想把孩子送出去,结果孩子在国外混几年,连国外的三流大学都不愿意录取,只好花费很大代价悄悄上仅次于野鸡大学的学校,学生操着半生不熟的英文对付着混日子,也不知道将来自己干什么。
还有些家长纯碎是好面子,让孩子“留学”给自个儿长脸。有位学生这样说:我确实不想在美国混下去了,想回国去,可是我爸不让,说在国内连个工作都不好找,在美国混着,好歹比在国内强。因此,我要奉劝一些家长,首先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搞清楚送孩子到国外学习的有没有明确的合理的目的。
外语不入流,就别出国啦!
国外课堂全是英文或者母语教学及交流,如果学生的英文太差,在国外没有一两年的努力学习及适应,学习很难赶上趟。
不少家长受留学中介机构忽悠,忽视了孩子的英文,结果出现这样的结果:先在国内给中介机构交一份强化英文的培训费,到国外后因外文太差!还得变相“留级”强化一年外语,(也得交英文培训费),到头来各科学习成绩记录都不大好,没有资格报考较好的大学,而孩子学得很辛苦、自信心遭受打击。
所以,若要送孩子到欧美发达国家读中学,必须先过外语关。拿美国来说,上中学的托福成绩至少不应当低于70--75分,上大学的托福成绩不应低于95-100。强化外语,还得在国内“玩狠”学,上帝唯独设计语言天梯时没有捷径。
最好有一定的财富积累
有些家长送孩子出去很“冲动”,认为自己目前的收入,供养孩子在欧美读书问题不大。可是,当生意出现意外,家庭收入出现危机时该怎么办呢?看似送孩子到欧美去读中学,可是中学毕业后还有大学,这需要家里有足够的财富积累能力。
拿美国为例,保守估计,一个中学生每年需要大约6-6.5万美元的费用,大学及硕士期间每年需要5.5-6万美元,如果在美国读高中和大学,再到硕士,累计需要60-70万美元,大约四五百万人民币,对于一些富有家庭来说,这不算什么,但对于多数家庭而言,这不是一个小数目。因此,做好中长期财务规划很重要。
不是学习好就能考入美国的常青藤中学
去年,国内某著名企业家及某教授的孩子,准备送孩子到美国读高中,并颇费工夫。这两位学生的学习成绩都非常出色,英文托福成绩都在110分以上,家长还特意亲自到美国几所知名的常青藤中学去考察。
在报志愿时,选择了全美排名前十位的常青藤中学的3家,还选择了2所用来垫底的较好但不是最好的中学,但是最后得到的回复结果全部是“waiting list ”,这个结果基本上是没戏。
最后,两位孩子的家长明智地选择放弃让孩子赴美留学,在国内读中学。其实这两位孩子很优秀,为什么最终没有被录取呢?因为:常青藤中学竞争非常激烈,对来自中国本土的学生一挑再挑,而且有一定限额,也有一些外人不可能明白的录取条件,而那些作为垫底的学校,人家觉得你的成绩这么优秀,知道你不大可能来,而且把人家当成垫底角色,人家也不会浪费一个offer机会。
所以,能否被录取,不确定因素较大。但有些学校纯碎以盈利为目的,基本不考虑学生生源品质,只要交钱就行。这样的学校,对于未成年孩子而言,没有太大意义。
留学中介的忽悠一定要警惕
很多学生是不宜过早到海外留学的,比如生活自理能力太差、外语太差、身体体质太弱等,但在一些留学中介看来,那都不是事儿。
上海一位学生学习成绩非常好,唯独英文成绩较差。某留学中介告诉其家长:你的孩子不错,可以申请很多学校。但实际情况是,稍微好一些的学校,都不大可能录取这位学生。
可是这家中介机构的操作策略是,把一家与其有密切合作关系的一家华人在美创办的特别差的学校也加到了申请名单中,结果唯独这家学校给了offer,这个学生到美国后,学校全是中国学生,而且学校的师资极不稳定。
中国海外留学生很容易被边缘化
由于语言、生活习惯、文化背景等原因,中国学生很难融入欧美本土,很多中国学生基本上是扎推在一起吃吃喝喝。这种现象其实也不算什么,但问题是,中国的多数留学生出国前所受的教育及形成的知识结构,与欧美严重错位。
比如,很多中国学生不懂欧美历史、艺术素养不足、视野较窄,长此下去,与欧美优秀学生缺乏深度交流的共同语言,加上欧美大的人文环境,对亚裔、特别是对中国的歧视情绪严重,这不仅使不少中国学生缺乏自信,而且个人性格存在一定的缺陷。
等数年后,这些学生在国外结束学业、步入社会的时候,一方面很难融入欧美社会主流群体,最多做个默默无闻的高级打工者;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不在中国生活,也很难融入中国社会,甚至找个合适的工作都不容易。
因此,劝告家长,每年孩子放假期间,要回到中国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的思维及思想对自己国家的发展变化“血脉相通”。
到欧美留学应该学什么
时常这样问一些海外留学生:你到美国来做甚?是为了获取一张海外文凭吗?是为了丰富自己阅历吗?是为了追求新知吗?
很多学生到欧美留学的初衷比较天真或者很盲目。不少家长本身就很盲目,所以孩子自海外学习就更显盲目,不少孩子时常因为想爸爸妈妈而泪湿枕巾,很多孩子得学习洗衣服、自己打理日常生活细节。
这些都不算什么,反而是对其自理能力最好的锻炼。然而,要真正学习到好的知识并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则需要:把锻炼好身体放在第一位;把强化外语综合表达、表现能力放在地二位;把完善知识结构放在第三位,特别是通过课堂内外大量的阅读功课,完善文化、历史、科技等方面的知识;把自主思考和课外实践放在第四位,逐步使自己成为一位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
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难道只有出国留学,才能成为国际型人才吗?
西方国家的教育理念:通识教育
如果问这些家长为什么要把孩子送出国,答案无非是西方国家的教育理念更先进、更优越,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且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国外的教育理念先进在哪?
西方高校的教育理念,归纳起来就四个字:通识教育。这一理念源于19世纪,当时的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自从20世纪,通识教育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
让我们来看看哈佛大学开设的课程:
翅膀的进化;细菌的历史;疾病的话语;美国的儿童医疗卫生政策;应然:道德判断的本质;医药公司与全球健康;传染病对历史的影响;非洲的艾滋病……
美国第一的高中菲利普斯安多佛学院(Phillips Academy Andover)开设的课程: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传媒研究;高级希腊语:荷马和古典作家;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分子和细胞生物学:实验室研究;宏观经济和全球消费者……
与国内大部分课堂单调的语文数学物理不同,这些课程都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反思和批判精神、科学意识、知识的整体性、国际化视野以及学生对未来生活的准备等。
国际社会需要的人才:通识人才
不难理解,望子成龙的父母们为什么如此急切地把孩子往国外送,因为在全球化趋势下,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人才。
而在中国,我们常常见到文科生不懂基本的物理化学常识,理科生不懂文史哲法的基本理论,这就导致很多孩子在某些场合知识储备捉襟见肘。
知识面过窄,不仅会影响顺畅有效的社交沟通,还会束缚专业知识技能的进一步提升。而通识教育无疑是解决这种现状的可行的、有效的方法。
按照目前的社会环境来看,难道国内的孩子只有出国留学才能接受到通识教育的熏陶吗?
目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山大学成立“大学通识教育联盟”,推动我国的通识教育迈向新阶段,我们可以在部分大学里接受到我们感兴趣的通识课程。将来,也会有更多的大学设立这样的课程。
米妮妈最后想说,无论送与不送孩子出画,除了一定要考虑孩子自身的意愿外,最主要是家长也要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包括经济能力和心理能力。
新年伊始,听说有好多同学声称自己去年的读书li...
不知是不是因为今年疫情的缘故,总觉得时间过得...
2020年即将过去,本年度的【好书荐读】系列也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