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在不同的留学阶段,记录了作者不同层次的发现与感悟,文字相继发表在留学+社区上。留学生活里,留学生需要面对许多新课题,学业上,生活上,还有多元文化之间的敏感问题,通过笔者的角度去感悟: 原来这些感觉是个“壳”。
我们每一个人都用有自己的壳,这个壳,是差异,是界限,是我们自己建起的保护伞;它不是用来打破的,而是用来被保护的。
一、原来我们都有自己的壳
真巧,又是7月底。2014年的此时,来到美国,开始拥有一方空间,打理自己的小窝,路上的人总投来善意的、大大的微笑,以为世界永远会一片阳光。后来发现,在异国他乡,大家各自有着壳,保护自己;我们都小心地在不同的壳外面穿行。
记得刚进我们办公室时,尤其有点紧张害怕办公室的两个小哥,因为我英语太差,常常听不懂他们在聊什么;后来,终于都听得明白了,才发现,各自之间的差异更大。
有一次,我们谈着Evanston漂亮的地方,我说Baha’iTemple很美,一定要好好看;另一个小伙伴马上说,那不是他的宗教信仰,没有去过。虽然这位小伙伴意图并非有侵犯性,但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其实,我们不能触碰的线很近。
听一个小伙伴说,有一天晚上他们一堆美国人开party,喝酒喝多了,好几个人开始情绪失控,痛哭。但每个人在哭什么,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互相问起。第二天,各自来学校,该做实验的做实验,该码代码的继续码。他后来笑着说,这堆人这是怎么了?
我在一旁想,这真是天底下最孤独的事了。虽然不排除某几位有酒后泪腺失控的症状,但想一群青年男女里,恐怕有那么几位任凭平时如何谈笑风生,喝醉了戳中心事,却也还是紧紧地锁着自己,躲在自己的壳子里。
我们都常常抱怨,美国人好无聊,在沙滩上扔盘子玩得自嗨,聊天常常讲着最“无害”的话题,若不是主动提到,没有人会问敏感的问题。大家来自完全不同的背景,只有天气、音乐、旅行、咖啡这些才是安全的,于是,我们怕被别人戳到,也小心翼翼地怕戳伤了别人。
其实,中国小伙伴之间,何尝不是划分着自己的安全区域呢?曾经,我们哭得稀里哗啦的好朋友,感叹“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也终究渐行渐远了。即使再次相遇,终究越来越不同,都互相试探,不知所措。
在大学期间,我一共吵过两次架:第一次不肯服软,针锋相对,还幼稚地删了人人好友;第二次是在毕业旅行期间,和闺蜜吵翻。后来我们和好,那次吵架反而让我们更加理解。她说,没想到你这么好脾气的人也会有条不能触碰的线;我说,没想到你这么骄傲的人会低头那么理性地写下那封信。现在,我们常常写信,聊读书,谈生活。我庆幸,赶在毕业关头,我们吵了一架,明晰了彼此的严守的界限,我更庆幸,她后来给我写了一封信,解释清楚了很多事情,云开见日。
你看,世上的亲密,都存在着那层壳,我们,永远在戴着镣铐跳舞。
二、渐渐地,我们学会了自制
所以,你失望吗?至少我是失望的,世界比我的脑回路复杂得多。
有一次,我在跟一个小伙伴争论一个概念,争了好久,他的说辞和我的相近,但不完全一样。我在一个瞬间突然醒悟到,我错了,不是错在这个概念上,而是错在“争论”这件事上。我还没有足够的背景和说服力,我们互相也明白了对方的意思,那么接下来的争论已经无益了。
更早以前,我们一言不合就从QQ上把好友给删了,现在,才明白,在微信上隐藏对方朋友圈就好了,不开心不是要给别人看的。
成长的一部分,是我们渐渐学会接受差异,接受伤害和被伤害,然后能够自制,小心翼翼前行。
前几天,读到一篇文章,讲从美国回到中国之后,最怀念这里的什么,有提到可以尽情放飞自己的想象与能力,不被评判的去努力。这样的空间……是我不被侵犯的自由,也有你不被伤害的自由,为了它,只好紧紧遵守,学会自制。最常常听到的那句话就是“Don’t judge”,默默地闭上了八卦的嘴。
我不能想象,如果没有毕业后没有闺蜜的那封信,我是否会低下头给她说声对不起呢?假如没有,会少了多少个在美国期间互相支持,读到彼此邮件会心一笑的瞬间呢?原本就是不可一世的倔强,若能自制,会少了多少伤害。
谢谢“留学+”,可以记录我幼稚的文字,也许一年之后发现它们如同鸡肋,想要弃之;就像此时,读到给2014年写的第一篇,觉得那时怎么会那么感性,难以置信。
但有一个平台保留着记忆,真是幸福。我跟一个同学吐槽苦逼的生活时,最后常常加上一句“开心就好”,此时,我也希望,我们大家都能保护着自己,也保护着别人,一同成长,每天,“开心就好”。
新年伊始,听说有好多同学声称自己去年的读书li...
不知是不是因为今年疫情的缘故,总觉得时间过得...
2020年即将过去,本年度的【好书荐读】系列也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