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区> 留学经验> 留学生活> 留学研究生专访:世界那么大,我想来中国看...

古丽(Khusnigul  ),2014级审计硕士

来自吉尔吉斯斯坦,会5国语言

爸爸是乌兹别克斯坦人,和爸爸的家族交流用乌兹别克斯坦语

妈妈是俄罗斯人,和妈妈的家族交流用俄语

生活在吉尔吉斯斯坦,读书生活都说吉尔吉斯斯坦语

从小学开始学习的外语是英语

本科时候开始了汉语的学习

- 学校篇 -

University

古丽在吉尔吉斯斯坦五年本科学的是中国、韩国、日本三个国家的历史和民族文化。要选择学习一门语言时,老师建议她学习中文,因为中文是其中最难的,而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也让古丽对中国很向往,于是她说她要学习这门最难的语言。

(小编为自己熟练掌握汉语感到灰常骄傲呀!)

读本科时,每个星期学一节汉语课,但是在母国没有交流环境不会说,2013年6月份毕业后,爸爸说你去中国学汉语吧,在吉尔吉斯斯坦你一个星期只有一个小时在教室和吉尔吉斯斯坦同学说汉语,但是你到了中国一天24小时你都要用汉语和中国人交流。于是7月份古丽开始准备出国的事,8月24日到达南京。

选择南京是因为爸爸的朋友在南京这边,但是没有确定去哪所学校读书。一个星期后,爸爸的朋友陪她去找学校。第一个去的学校是南京大学,古丽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看了书本和宿舍。第二个去的是南京师范大学,她感觉这所学校留学生挺多的,但是对还在修缮的宿舍不太喜欢。

古丽问爸爸的朋友“还有别的学校吗?”

爸爸的朋友说:“有,但是有点远。”

古丽说没关系,于是爸爸的朋友陪她来到南审。

NanJing Audit University

这一次,古丽没有看汉语课是谁教的,没有问一个班有多少同学,书怎么样,学费怎样,宿舍怎样,就跟爸爸的朋友说就选择在南京审计大学学习。爸爸的朋友很惊讶,你还都没有了解就决定了?她说因为这里太美了,她太喜欢这里了。

-学习篇-

Study

因为两个国家的差异很大,古丽刚来的时候不习惯在这边生活。一个星期后她哭着给爸爸打电话说想回家了,爸爸虽然觉得女儿才刚来这边还没学到什么,但还是对女儿说可以给她买飞机票让她回家。但来到南审后,古丽却不愿意回去了,她喜欢上这里的校园生活。

因为不会用筷子,古丽开始几天经常是饿着入睡的。课上,古丽问老师应该怎么用筷子吃饭。老师让她准备一双筷子、一盘花生米和一个空盘子,用筷子在两个盘子间来回夹花生米,就这样来练习筷子的使用。古丽和来自摩洛哥的室友在宿舍勤练了两天后,终于掌握了用筷子吃饭的技巧。

来中国的第一个学期是学习汉语。汉语课有口语课和精读课,每天都要背词语然后第二天听写,口语的练习是用老师每天给的生词来找任何机会和中国学生交流,刚开始说的最多的就是“你好,我是留学生古丽,来自吉尔吉斯斯坦”。因为语言差异,古丽开始也做过一些糗事。在国外常用的问候语“How are you”她翻译成“你身体好吗”,找中国学生交流练习口语的时候就经常会加上这句,后来她发现说这句的时候中国学生会看起来不太高兴,古丽问过老师才知道这样翻译不合适。虽然会出错,但古丽从不担心会被笑,依然积极主动和中国学生交流,她说这是中文进步很快的方法。

摩洛哥的女孩学习了一个学期后就回国了,但是习惯了中国生活的古丽却还不想回国,她喜欢这里的一切,于是她又学习了一个学期的汉语。

一年汉语学习结束后,她问老师:“可以继续留在这边学习吗?”

老师建议她先考了汉语水平考试(HSK)四级然后考南审的研究生。于是她每天练习听力,记词汇,看阅读,准备HSK四级考试,一边还在准备考研的事。所有的努力都换来该有的好成绩,古丽顺利拿到四级证书并且考上了南审审计专业的研究生。由于有相关规定留学生取得硕士学位需要通过HSK五级,所以她一直努力学习汉语,目前,古丽已经顺利通过了HSK五级,并且考完了HSK六级。

2015年9月份,古丽开始了研究生生活。专业学习课是和中国学生一起上课,中文授课而且专业性很强,听不懂让古丽觉得非常头疼。虽然听不懂,但每次上课古丽都坐在第一排,为了驱除伴随听不懂出现的瞌睡症状,她每天会带很多水,靠喝水来让自己尽量不打瞌睡。

一段时间后,古丽觉得这样子下去不行,虽然每天上课但是听不懂,于是古丽和老师说能不能把ppt提前给她,她先回去翻译一遍,自己学习一遍,不懂的地方她再问老师。2015年10月1日-10月7日,整个国庆,古丽都在宿舍翻译ppt,七天她把所有课的课件都翻译成俄语,再上课的时候,古丽已经能能跟上老师的进度,老师上课讲到哪张ppt她对照自己翻译的ppt,就能知道老师讲到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没有她不懂的地方。

读研期间,每周除了口语、精读和写作三节汉语课的学习,还有9门专业课的学习,特别累,每天上午上完课吃完午饭回宿舍休息一会儿后就去图书馆,一般要到晚上九、十点才回来,古丽说因为自己是还要考博的,所以要好好学习。

这位努力的姑娘来到中国后多次拿到奖学金,2013年荣获南京市政府外国留学生奖学金,2014年荣获茉莉花留学江苏政府奖学金,2017年获第五届“审计长奖学金”。

颜好,中文好,学霸,小编受到了碾压。

因为学习数学的基础不一样,数学和写论文要用到的方法对古丽来说也是比较难的,导师给了她很多帮助。

对古丽来说,导师张维就是她的“中国爸爸”,对她特别好,有问题有难题导师都会很快帮她解决。写论文不知道怎么写,上课时候听不懂,导师会慢慢教她怎么写,教她听不懂的地方。虽然在中国没有亲戚,但是过节日的时候学校会发红包,导师会送小礼物,这些都让古丽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异国他乡。

- 生活篇 -

Living

古丽喜欢安静的生活,也喜欢和中国的朋友一起玩儿,她说和中国的朋友一起,能够了解更过关于这个国家、这个地方的故事。

古丽和她的“中国妹妹”

在南京,古丽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博物馆,可以看到不同时期的南京,了解这个城市的经历。去了三次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第一次是学校组织留学生一起过去,但是学生太多,有很多问题她没法都得到答案,于是第二次她和一个中国的小伙伴一起去,第三次她自己一个人又去了,她想看看自己还能记得多少。

古莉喜欢书法和京剧。她惊叹于毛笔写出来的美妙线条,虽然京剧她听得不是太懂,但还是被深深吸引。去了北京,想要看北京京剧,但是不知道去哪儿可以买到票没看到觉得遗憾,她说以后一定要去听一次。

古丽也去过中国其他城市旅游,上海、苏州、山东都去过,还和俩个同学一起去了家乡,体验了农村的生活。

每个人都喜欢自己的国家,喜欢自己生长的地方。所以去过那么多地方,古莉最喜欢的还是南京。在这里,她从不会说话(中国话)、不会吃饭(用筷子吃中国的食物)的“小baby”经历了很多,所有的开心与不开心,这个城市见证了她的成长。

古莉觉得爸爸让她出国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独立的时光会让人更快成长,一个人在国外很不容易,也是一个挑战。在这里学习、生活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老师和同学的热心帮助,让她一切都很顺利,一直都处于up的状态。

其实我们都一样,会为了想要的生活,来到陌生的城市,而拼命努力着。以青春之名,切莫辜负背负梦想的自己、萍水相逢的感情以及良辰美景好时光。

1

发表我的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