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区> 游学分享> 美国> 如何理性地海外游学
如何理性地海外游学

如何理性地海外游学

想测试一下2017-05-09 08:40:39浏览1281

 

围绕着“游学”话题:一方面负面评价增多:价格虚高、监管混乱、游学低龄化、购物化只“游”不“学”……一方面人数暴涨,这个市场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如何做到理性地海外游学?

只“游”不“学”……一方面人数暴涨,这个市场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游学成了“奢侈品普及游”? “本来想让孩子出国开开眼界、练练口语、为以后留学做个准备,哪知道她别的没学会,奢侈品倒是认了一堆,还刷爆了我给她应急用的信用卡。”谈起去年女儿去英国游学的经历,刘先生哭笑不得。去年女儿考上了我市一所211院校,刘先生“奖励”女儿,为女儿报了一个赴英国14天的留学夏令营,在缴纳了3万多元后将女儿送上了飞机。 谁知在女儿到达伦敦的第三天,刘先生就收到了一条当天显示有一笔1200多元人民币消费的信用卡刷卡短信。在接下来十天里,基本上每天都会收到这样的消费短信。“女儿前前后后刷了我5万块!” 。

女儿回国后,刘先生发现以前对奢侈品一窍不通的女儿谈起奢侈品来“如数家珍”。女儿回来说,每天下午的参观到最后就成了“血拼”,而大英博物馆进去不到两小时就出来了。行程15天,只学了两堂口语课? “现在那些‘游学夏令营’、‘冬令营’什么的,完全就是旅游项目。”孩子在武汉一所中学国际班读高二的家长李健抱怨道。去年,李健儿子所在的学校组织了一次为期15天的英国游学,费用4万多元。“由于是学校组织的,家长们都很放心。”但听到孩子回来讲述的“游学”经历,李健大失所望,孩子到英国后除了被导游带去牛津、剑桥的校园里转了转,上了两节口语课外,基本上就是到处看景点。“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平均每天行程近180公里,时间都在车上了。”

采访中记者发现,有过类似经历的“游学族”不在少数,曾从事国际游学项目多年的夏天认为,中国的游学市场还处在“发育期”,各种留学中介、教育机构等都开设了游学项目,但由于国家政策和相关部门并未给游学机构的资质做出明确规定,更缺少具体的执行细则,才会导致现在这种鱼龙混杂的情况。

游学该不该功利化? 记者观察到,社会上围绕游学的热议无非是‘寓学于游’还是‘寓游于学’的内容主次之争,但实际上,动辄几万元的不菲费用才是人们判断境外游学“值不值”的重点。 “其实我也明白,就靠游学这短短两周的时间,肯定学不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但是一看花了那么多钱,就觉得有些‘划不来’。”家长李健说。

“游学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孩子长长见识,锻炼一下自理能力。”家长潘先生对游学的态度十分“开明”。他告诉记者,女儿从小就很不自信,初三暑假时曾让女儿参加了一个境外游学夏令营,女儿英语口语较好,一路都被同学们拉着当“翻译”,于是逐渐建立了自信,变得开朗起来。

中美游学差别很大在法国留学期间曾分别接待过美国和国内游学团体的崔伟告诉记者,接待美国的游学团体很“累”,但是接待国内的游学团体则很“轻松”。“美国团体还没落地就会发给我好多页的电子文档列出他们要去哪儿,要看什么,希望安排什么样的活动,需要什么样的讲解,来了以后也是各种要求不断。但国内来的游学团体几乎没有这方面的要求,我们怎么安排他们就怎么走,基本上最重要的要求就是购物。” 专家:家长“盲游”意识亟需改变 “商家逐利,家长和学生盲目游学,这是导致当前游学市场负面评价较多的原因。”曾从事国际游学项目多年的夏天告诉记者,很多家长对游学没有明确的目的和诉求。“现阶段国内的游学产品十分单一,一般都是2周或3周左右的行程。”正在法国巴黎从事旅行和游学工作的蔡先生说,国内游学的概念和欧美有非常大差异,欧美有近百年游学发展史,这些国家和地区根据不同需求推出游学产品。蔡先生建议,“在下决定前要搞清楚自己需不需要游学,游学的目的是什么,不要‘盲游’。消费者的意识成熟比游学市场的规范化还要重要。”

游学成了很多人的一种新兴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乃至企业白领们的欢迎。与留学热的长盛不衰相对应,目前市场上“国际游学热”风生水起,留学专家提醒大家,不要盲目追风,一定要多比比、多看看,货比三家之后再做决定。随着“游学热”的到来,游学服务机构也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许多机构的宣传气势异常劲爆,家长和学生们在面对这些宣传攻势时,容易丧失理性,跟随机构的宣传思路走,导致最后没有选择到自己满意的项目。郭梅建议,在选择机构和项目的时候,一定要理性对待,可以去知名游学机构集中的优秀第三方网站浏览查询,通过直观化的对比,结合自身特点优选出最佳的游学项目。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0

发表我的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