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区> 留学经验> 留学生活> 澳大利亚留学圈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语言
 

  在国外感觉和国内最直观的区别就是语言的不同。你可以说建筑风格不同,但是只要建筑上面的广告牌子写的是中文,路牌是中文,走在路人的行人你随便拉过来一个就可以讲中文,那是一种极大的安全感。在一个英文国家,走在路上是英文,随便拉过来一个要说excuse me,这对刚刚从国内过来一辈子靠讲中文活着的同学来说是一个心理上的坎,而澳洲的英文则相当于在坎上加了一个坎。出国前我们有好莱坞电影,变形金刚4,x战警之类的,有美剧,有生活大爆炸,就算你已经熟悉了听英语,甚至已经偶尔可以在看美剧的时候不看下面那行双语字幕上的中文部分,来了澳洲之后你会发现这里的英语和你在国内听到的完全不一样,甚至和你雅思考试中听到的都不一样。澳洲的英语是一种比较村炮的存在,比如说上个月我有一个同学飞过来开会,刚到机场就被澳式英语震惊了。在他找寻出口的时候,找寻那个“exit”字眼时,他看到了这样一个牌子

 

 

  他事后对我说:原来英语可以这么直接!这么简单粗暴!

  进了旅馆,掏出证件交了钱,最后拿到房卡,他优雅地对前台说:thank you.

  前台更加优雅地回了一句“No worries”

  他又被这高端的用法惊呆了。

  事实证明,no worries作为一句极其标准的澳洲英语,已经被收入wikipedia:

  No worries

  其中第一句就已经表明了它纯正的血统:

  No worries is an Australian English and New Zealand English expression

  又因为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属于一丘之貉(你会发现连国旗都一样),所以,在异国他乡(比如遥远的美国),两个陌生人见面打招呼,如果你怀疑对方的口音来自澳洲,只要你亮出纯正的澳式口音“no worries”,你们就可以相亲相爱了。

  No worries这种词的用处大概分为以下几类:

  --Thank you. --No worries.(相当于you're welcome)

  --I'm sorry. --No worries.(相当于that's alright.)

  --Can I make a reservation for two people at 7 o'clock tonight? --No worries. (相当于sure)

  澳式英语,其村炮的特点,还体现在打招呼上面。如果你看过电影The Truman Show(楚门的世界),其中有一句很著名的台词是:

  澳洲人会觉得,你们美国人真蠢,因为在我们澳洲,一句话就可以把这三句概括起来了,我们会说:

  Good day!

  还有著名的sorry的用法。当你想和陌生人说话时,你不说excuse me,而是说:sorry。或者说I'm sorry. 比如:sorry, do you know where is the train station?

  当对方说一句话你没听清时,你不说pardon? 而是说:sorry?

  当你前面有人挡住路,你想让他让一让时,你不说excuse me。你说:I'm sorry.

  如果说美音是充满了自由和民主的优越感,标准英音充满了高贵与优雅,英国地方口音充满了诙谐与性感,那么一口澳洲英语带给你的,是无穷无尽的村炮感。

  当然,至少这世界还有一些地方能让操着一口澳音的人感到欣慰,比如新加坡马来西亚之类,说什么都在句尾加个“啦”。OK lar~ sorry lar~ good night lar~
 

  中国留学生
 

  在澳洲的中国留学生普遍家庭条件还不错,也有比较有钱的,但是不像美国和英国有那么多炫酷的红三代之类的顶级阶层。来澳洲的,基本都是自费的学生,所以家里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

  在这边的中国留学生以研究生最多。澳洲招收研究生的门槛是比较低的,基本随便一所学校就能申请过来读个一年半就能拿到学位,也不用写论文。其次就是本科生,phd比较少,高中生也不多。专业主要以工程类engineering和商科commerce(美国叫做business)为主,商科更以会计accounting为主。

  除了工程和商科,其它个别专业也有中国人,比如护理类nursing,这也是个移民专业,还有教育类,矿业(也算是工程的一种),这些就业机会比较好,但是都比较难读,对语言要求高,矿业则专业要求很高。就业机会更好的比较说医学,兽医,牙医,就基本没见到中国人读了。而既难读又不好就业的,比如文科专业里面,是看不到勤劳勇敢的亚洲人民的影子的。

  总的来说,读phd的是家庭条件一般的;读master的比较杂,人太多;读undergraduate的家庭条件稍好一些,毕竟四年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而读高中的,基本都是家庭比较好的了。但是澳洲移民局规定高中留学生必须和监护人住在一起,如果有亲戚在这边最好,如果没有,将由学校指定寄宿家庭。

  上了大学之后,就可以从寄宿家庭搬出来了。学校的宿舍一般比外面自己租房子要贵1.5-2倍以上。所以住学校的一般都比较有钱。
  
       澳洲的中国人数量之多,就拿我们学校周边来举例吧。假如你住在学校旁边,你其实一句英语也不用说,华人超市,华人饭店,华人理发店,连鬼佬开的店聘的也是华人……总之你可以过得很好。如果你学的是理工科,不需要presentation,不需要小组讨论(小组讨论也没问题,中国同学这么多,聚一起就好了),你基本都不需要说英语上学。只要你会说简单的日常买东西用语,会用英语答考题,作业嘛找中国同学一起做,你可以活得很好。所以中国人都愿意和中国人凑在一起,最小化英语使用,怎么方便怎么活。
 

  这里的课分为三种形式:lecture, tutorial, lab。

  lecture就是讲师讲一些比较高大上,形而上的东西,讲师我们这里叫lecturer,如果你在课上想叫老师,你要叫sir(美国人是不管是不是教授一律喊professor)。

  tutorial就是tutor(美国叫teaching assistant,中国叫助教)讲一些比较接地气的东西,讲师不愿意讲的脏活累活之类的,具体怎么做题之类的。

  lab就是实验课,一般只有工科才有,比如电子工程的lab就是去实验室接电路板,编程类的lab就是去机房写代码。文科类的没有lab但是会有seminar,也是由tutor来主持进行讨论发言。
 

  在不上课的时候,一群中国人凑在一起一般都做什么呢?基本活动如下:

  研究做饭,朋友圈发做饭图。
  一起三国杀。
  到海边BBQ。也就是买一点肉类,到海边的公共烧烤设施去一起烤了吃,这就是中国人的主要社交形式之一。(和鬼佬的用party来社交相对)(不过澳洲的鬼佬也不像美国人那么喜欢party。美国人简直活着就是为了party,各种兄弟会就是为了party存在,而澳洲没有兄弟会,也没有那么多party)

  一起出去唱KTV。ktv大部分是韩国人开的,里面也有相当数量的中国歌曲。

  一起进城吃饭。

  各大商场关门比较早,一般只有星期四开到9点,其余时间都是5点-6点之间就关掉了。周末开的时间更加压缩。所以一到了晚上,街上就没什么人了。

  说到吃饭,悉尼的美食主要有:

  中国餐馆,简直太齐全了,四川菜广东菜北方菜新疆菜上海菜,以及东西南亚那一圈的马来西亚菜印尼菜泰国菜(泰国菜很受鬼佬欢迎),还有韩国菜,日本菜比较少主要以寿司店为主。此外还有意大利菜,法国菜(太高大上了没吃过。。。),巴西烤肉,墨西哥卷。以及耳熟能详的麦当劳kfc,burger king在澳洲换了个马甲叫做hungry jacks,还有澳洲本地的鸡肉汉堡店oporto。

  澳洲的本土菜系叫做modern australian。其中包括:牛排,三文鱼排,生蚝,烤鸡排……


  除了上学和业余时间闲扯之外,相当一部分中国留学生会选择打工。

  澳洲的法定工资要比美国和英国都高一些。但是,注意,是法定工资!如果你去华人店干活,你就别指望能拿到法定工资了。。。法定工资是15澳元一小时,华人店一般只给10块。但是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没有选择的余地。

  假如你是女生,假如你英语很好,最重要的,假如你特别幸运,你可以进入本地企业,比如kfc和麦当劳,还有澳洲最大的连锁超市coles(对了,澳洲没有沃尔玛这种东西)。麦记我不了解,在kfc和coles,20岁的人的工资有一小时20-22元左右。不过kfc和麦都不招20岁的人了,他们更偏向于16岁的高中生,因为16岁的人的法定工资比20岁低很多,大概15左右。

  最差的是华人饭店,当服务员或者厨房帮厨,洗盘子切菜什么的,活是最累的,工时是最长的,工资是最低的,有的甚至只给8元。而且每当一个饭店门口贴出中文字条招人之后,会有一群人来留电话,黑心的饭店呢就会一个个打电话来试工,每个试两天(没有工资的),试一圈一个月就过去了。

  比饭店好一些的是奶茶店,寿司店,咖啡店,面包店。大部分的门槛还是比较高的,如果你没有经验,你基本是找不到工作的。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些不用天天处理吃的喝的之类的,比如便利店,小超市,或者卖服装的,卖手机的,修手机的,卖手机壳的,卖ugg的。如果你有车,你也可以找到pizza外送的工作,或者在论坛上帖广告帮人搬家,机场接送。工资再高一些的比如洗车,楼面清洁工作(有商业店面的每日固定清洁,一般在夜里或清晨,也有住房清洁,一般是租房要退房的时候)但是清洁极其累,看着沾满各种污渍的马桶你就……还有一些技术门槛更高的,比如按摩店(这里在商场里面有很多按摩店,纯粹按摩的,当然也有很多带有不正规服务的按摩的,具体我也不了解……)肉厂切肉,搬运工(学生一般很少做这个,吃不消)。但是除了按摩和清洁,别的再高也高不过17块。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打工的人并不多,也许只占一半左右。不打工的人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嫌累的,嫌找工作难的,反正家里也供得起。另一类的手里钱太多了何必去打工的。

  
      总的来说,大部分留学生从出国到回国,都是混在中国人圈子里面。如果是女生会比较容易结交一些鬼佬朋友,如果你英语好一些,你甚至可以时不时地收到鬼佬男士的表白(当然同时还会有印度男士,马来男士,印尼男士之类的……)

  而当两年的研究生生涯结束,你会面临这样的选择:回去,还是留下?

  当然大部分人面临的其实是这个问题:留下,还是不让我留下?
 

  有一部分人,包括选择了护理专业的那部分人,看中了澳洲生活的悠闲,选择了留下。因为留下来,对于生孩子来说是极其有利的。尤其是你有了固定男友想和你一起留下的。小孩在澳洲长大,至少食品安全,空气安全,自然环境方面你完全不用担心。两个人找两份工作,不用多高级,即使是面包店做面包,都可以撑起一个家,还得起房贷,而且这边的房子是永久私有化的。我在按摩店和面包店打工的时候,有好多都是夫妻一起工作,有了小孩,买了房买了车,真正的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在按摩店打个几年工,有点小积蓄,国内父母凑点钱,自己也能盘个店,当个小老板。周末就带孩子出去camping。除了按摩店面包店,这些没有高等教育学历的全职打工者一般还会分布在肉厂,搬运工,清洁工,甚至去做建筑工人,听说建筑工人是最赚钱的,当然工作量也可想而知。而肉厂,面包店这种里面有很多来自香港台湾的working holiday visa的打工者。拿者港台护照的人可以在30岁之前来澳洲呆一年,允许合法全职工作,一般都是半工半玩,所以叫working holiday。香港也有一部分人到这里来开理发店。

     

  

0

发表我的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