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区> 出国考试> 考试相关> 小学教育怎样才不会变成“动物庄园”式的

下午4点半,小学大门前和两旁的围墙边已经站满了家长、停满了车子。一会儿,校门里面清一色校服的孩子们鱼贯而出,乍看上去长得都一个样。于是,家长们的目光俨然一条条射线,无论哪个方向都聚焦于那些依次出门的孩子身上,防止错过了自己的宝贝。

记得之前有时路过女儿学校门前、见到此景时,我常常直摇头: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真是捧大的一代,孩子难道真的非要都往所谓的名校挤吗?小学真有那么重要吗?所以我对孩子的学校持的是听天由命的态度,我所住小区里面的学校质量可能差一点,但是就近、非常方便,而且同学都是小区的孩子;后来女儿就读的学校历来口碑不错,但需要每天接送。

可在我们单位50多个学龄孩子可以抽取9个该校就读名额、结果好友刘同事代替临时有事的我抽中后,从六年前9月1日的那个下午起,我就戏剧性地成了这些家长中的一员。

终于见到女儿出校门了,我忙上前拉住肉肉的小手,牵着她过马路,询问她第一天上学的感受,女儿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需要汇报。

过到马路另一边、往我单位走的半路上,女儿突然仰着头看着我,冒出一句:

“爸爸,我现在不是小动物,是个小人了吧?”

我确实有些惊奇原来那小脑袋一路在转这个问题,我笑了,忙应道:

“不是了,不是了,孩子,今天开始你就是个小人啦。”

女儿就这样开始了她的小学生活。

学校尤其是小学,是在塑造孩子们的认知框架和人生概念地图,也是在铺设他们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底色,他们就是在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影响下开启自己独立的人生之路,开始动物往人的转变。不过,我们的学校教育真的能够有效地帮助孩子实现从小动物到小人的转变吗?我忽然想到女儿前不久刚刚读完的奥威尔的英文小说《动物庄园》。我们的小学啊,可不能成为“动物庄园”,那应该是一个帮助孩子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小人的地方。

时而游走于国内、国外之间,我真的挺着急的,因为我觉得中西差距未必在缩小,更可能实际上是在扩大,而扩大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教育,从小到大的教育理念及实践。教育得不到逐步改变,中西差距只可能越来越大。我跟女儿多次说,假如至少每个有经济条件的城市家庭都像我们家这样抱着见贤思齐、抱着打造双重文化优势的心态送孩子出国,西方人还敢只是视中国为冰冷的消费市场数字而已吗?还敢在很多游戏及其规则上不与中国平起平坐,而如现在这样时而戴有色眼镜敬而远之、时而如避瘟疫一样避之惟恐不及吗?不要怪人家,到底还是因为我们没有和人家平等对话的水平、技能、实力。不过,仅一介草民,唯作杞人忧天状,徒呼奈何,唯一能实施的只有对自己孩子可能的影响了。

那么,中西小学教育的最大差距在哪里?在语文。语文要是来个解构的话,不就是帮助孩子多认识和感受字、词、句吗?但是,我们的语文太沉重了,幼小的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的那种,我们太急于求成地要在孩子的大脑打下价值的烙印,以致忽略了语文最本真的诉求——字、词、句的优美,代之以空洞的干嚎,和一些腻人、造作乃至伪造的抒情。孩子才多大呀,我们最需要的是教他们进行事实判断,教会他们别把黑的看成白的,别把弯的看成直的,别把痈疽看成鲜花,知道鲜艳的蘑菇可能有毒,知道吹过头的气球可能会炸裂,知道Hitler Youth[1]是怎样炼成的。但我们不是,我们首先就尽可能地只让孩子看到白的、进而不知道还有黑的,只让孩子看到直的、进而不知道还有弯的,只让孩子看到鲜花、进而不知道还有痈疽,只告诉孩子蘑菇鲜艳、不告诉孩子它可能有毒,只告诉孩子气球可以吹、不告诉孩子它可能会炸裂,只告诉孩子你肯定会变成Youth、不告诉孩子你可能会变成Hitler Youth,总之,不完整的事实本身就已经让孩子过早地失去事实判断的能力。然后,我们再辅之以价值判断先行,急于在孩子身上烙下“好”、“坏”、“美”、“丑”、“正确”、“不正确”的印记,急于叫孩子照单全收,急于把孩子的大脑变成我们价值观的跑马场,殊不知这是对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戕害,最直接的表现之一就是,我们的孩子太热衷于寻找标准答案了,然后去死记硬背,万事大吉。

但是,惟有事实判断才有对错之分、从而才有标准答案,而价值判断却因只有认同和不认同之别,本质上是没有也不应该有标准答案的。比如说焚书坑儒,你说“秦始皇没有焚书、也没有坑儒”,这就是个事实判断,因为历史文献对焚书坑儒都有记载,所以这种说法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错的,是不对的。说“秦始皇焚书三千、坑儒三百”,这也是个事实判断,理论上这其中的数字是可以验证对错的。而焚书坑儒到底是该被挞伐还是该被歌颂,到底是性质严重还是不严重,或者说它的伟大历史意义抑或巨大历史教训到底是什么,这就是一个价值判断问题。比如郭沫若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就曾激烈否定焚书坑儒,他说:“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文禁愈严,总是灭亡之期愈近。”[2]这就是典型的价值判断。相反地,毛主席并没有觉得有郭沫若说的这么严重和那么需要否定。他说:

秦始皇是个好皇帝,焚书坑儒,实际上坑了460人,是属于孟夫子那一派的。其实也没有坑光,叔孙通就没杀么。[3]

毛主席还曾在1958年5月8日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的讲话中说,“秦始皇算什么?他只坑了四百六十个儒,我们坑了四万六千个儒。”[4]你看,郭沫若和毛主席对焚书坑儒形成截然相反的判断,这生动地凸现了价值判断的典型特征,即,无所谓对错,只存在你认同不认同。而且,随着外部环境和个体认知的变化,同一个人时常会出现在不同时期对同一事情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像郭沫若四十年代那么否定焚书坑儒,到六十年代初却又对焚书坑儒做出新的正面评价:

以焚书而言,其用意在整齐思想,统一文字,在当时实有必要。然始皇所焚并不多,书多藏在官家,民间欲学书者可就官家学习,此犹今之图书馆也。[5]

这实际上已经鲜明地烛照出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天壤之别了。

当然,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活着都不容易,每个人活着都有卑微之处、难言之隐。结构性力量的改变是很难的事情,但个体的能动性确实有发挥的余地。比如,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优美的文字那么多,我们小学教材编写组的老师们是否可以抱着免遗珠之憾的心态适当提高那些只关注于字词句本身优美的课文的比例,我们的语文老师们是否可以在课堂上慧眼识珠地挑选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来讲解,我们的家长是否可以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以补充孩子课堂教学的可能不足。总之,假如我们与孩子教育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每个人都能发挥一下自己的能动性,我们的小学教材与孩子的教育应该可以再好一些,我们的孩子离真正意义上的人应该可以更接近一些。

提及教材,我无法不对中英文的做某种对比。我现在给孩子看的4000 Essential English words系列,以及我们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新概念英语》大体代表了英语教材的某些特色,轻松、好玩,没有什么大道理,只是将一个个历史或现实故事串起来。无论是名人的还是常人的,事实陈述清楚即止,事实先行,真实、亲切,触手可及之感,比如,贝多芬的一生,美国将狗送到外星球,泰坦尼克号,香水被海关检查,等;尤其前一系列教材,富有童心、童真、童趣。再看我们语文教材,抒情色彩浓,伟大的人物都像神,伟大的情感都像梦;灌输成分多,以主题来分组,每一组课文的价值倾向、所想达到的说教目的一目了然,价值先行、道德先行,再向壁虚构,比如《别饿了那匹马》、《唯一的听众》、带着旗子漂流履行等现实可能性非常小,包括节选的大文豪列夫 . 托尔斯泰的《穷人》明显是虚构的,事实为价值服务、为道德服务,显然不是为语文应有的文字先行服务。所以说,中国的语文太沉重了,沉重到承担了与其字词句的本位功能不相称的额外辎重。可是,孩子毕竟太小,对他们漫长的一生来说,从小先学会事实判断、再价值判断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还是应该像英文教材那样以历史故事或者日常生活故事为主,比如《城南旧事》为什么那么令人读来亲切?原因之一是因为它讲的就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日常生活,而非遥不可及的神话般虚构。而且,这些如此脱离日常生活、高高在上的价值典型只会愈益衬托包括孩子们在内的常人的渺小,它们唤起的未必是孩子们对这种价值的追求,而极有可能是相反,因为渺小而产生的自卑感、无力感导致对道德追求的放弃乃至于怀疑。这也便难怪从我做孩子的时候就有那句流行的儿童口头禅,“那是书上的。”同时,不少作文不是“我手写我心”,而是热衷于通过写虚假的事情讲不真心的话,其背后就有我们课文的影响和印迹,都是让事实从属于价值、让事实为价值服务的负面影响的明证,从而使孩子从小就惯于虚伪与谎言。总之,语文应该向其应有的文字功能、文学功能回归,变得简单起来、纯粹起来、轻松起来、有趣起来。

同时,有些小学把国学篇章作为主要教材也是值得商榷的,不是说国学不好,而是我对能胜任国学教学的老师能有多少表示怀疑。我这里绝对没有瞧不起小学老师的意思,这种怀疑是基于当前社会现状而言的,那就是,这是一个国学水平普遍下降和大不如从前的时代。这时代太浮躁和急于求成,而国学是需要静下心、沉下来、神定气闲地诵读的,是需要遵循孙钦善老师在《怎样读》一文中所援引的清代考据家兼思想家戴震的高论来做的:“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所以成词者字也。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必有渐。”(孙老师的注释是:所谓的“词”,指的是语言;所谓的“字”,指的是“文字”。至于“道”,属于思维范畴,表现为概念、定义、推理等,是思想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于是形成了这样的链条:“道”反映事物,“词”表达“道”,“字”是记录词语的符号。)以此观之,能当得这样消化了《论语》的小学老师可能的确不会太多,更莫论倘若有老师不小心迷恋上《论语》的心灵鸡汤式解读的话,那就更是误人子弟了。而且,有些学校讲国学还不是讲《论语》,而是《三字经》一类的所谓通俗国学,这种俗文字对孩子的影响与孩子们通过《论语》而获得的熏陶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一想到教材,我无法不对齐邦媛肃然起敬。她在《巨流河》里忆及1972年有她牵头的,当时在台湾进行的语文教材改革,“为国家文化的前途,为陶冶年轻世代的性灵”(繁体版,413);“恢复国文课本应有的尊严,让每一个正在成长学生的心灵得到陶冶与启发”(繁体版,418),为此,她们对旧版教材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更换,着意于文字本身的美,即,文学性;简言之,语文就是文学教育,而不是其他。事后,齐邦媛写道:“一九七三年以后,数代的国民中学学生至少是读了真正的国文教科书”(繁体版,414),欣慰和自豪之情溢于言表的确可以理解的呀,因为语文的革新真正直接关系到启民智,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

不过,即便是同样的教材也会有不同的教法。这一点,女儿是幸运的,有一位好的班主任、语文老师——严老师。严老师跟班上,从一年级一直到这一届到小学毕业,实现了女儿的一个心愿,那就是,愿严老师“能一直伴我们到六年级”。严老师语文教学的突出特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意引导孩子们对文字本身美感的关注与体味,否则一带而过。这样做的好处是,为孩子们节省了大量的课堂讲授时间,从而腾出更多时间带孩子们阅读课外书。我的印象是,基本上每学期三分之二的时候,她就上完教材而带孩子们进入课外阅读了,但采取的是跟课本同样的精读方式,进行字词句的疏通和文本意义的理解。

听女儿说,有一次严老师在课堂上讲到日本地震。下面有小朋友说:“打倒小日本”、“小日本死得好”。严老师很严肃地说:“日本人也是人”。我听到这个细节特别感动,这既是人性的张扬,也是培养孩子别一个角度思考的有效途径。而且,我顺势告诉她,日本人当年好战,后来其实他们对战争有反思,从而厌战情绪在民众中普遍;我曾经到日本旅游,日本人非常有礼貌、优雅,从来不在电梯里大声喧哗,敬业精神强;日本当年屠杀中国人当然罪不可赦,这罪不可赦的性质和程度与饥荒饿死人一样值得我们鞭挞与反省。总之,我十分欣赏严老师这种促进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的方式。

其实,什么是独立思考,什么是批判性思维?比如,西方人写历史一般都叫“a history”,很少有人敢叫“the history”。为什么?因为没有什么是定论性的,没有一个人能摸到全只大象,我们都只是摸到了大腿、脸,或者屁股而已,从而可能被另一种视角所质疑和追问,可能还有更多的视角在等着我们。所以,在教育孩子之前,我们可能需要自己先认识到这世界也许真的没有什么唯一的真理、终极的真理;否则,它将永远在别处,而我们则将永远走在探求它的路上,而接近它的唯一路径大抵只有独立、批判地思考了。不独立,容易轻信;不批判,容易盲从。轻信容易狂热,盲从容易盲动,文革伤疤还在。所以,我们需要在教育孩子中贯彻胡适引用宋朝张载语忠告唐德刚的“在不疑处起疑”原则,多提供给孩子同样一个问题的可能不同说法和解释,然后让孩子自己去自由地形成判断。

为此,对书本上的人物,我尽力为孩子补充其神性的另一面,即,人性,以便书本人物形象更完整,更有利于孩子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我努力通过一些常识和具体历史事实让孩子知道,那些人跟我们一样也是每天吃饭、穿衣、洗澡、放屁、睡觉,有些时候也会跟我们一样可能具有一些人性的弱点,比如,喜欢高帽子、小肚鸡肠、不耳顺……这些人类性格中比较普遍的行为、不足与缺陷几乎是任何人都难以避免和克服的。总之,我设法把被书本供上神坛的人物请下来,尽可能让孩子体察到这些伟人作为常人可爱的一面,似乎触手可及的一面,真实、亲切的一面。比如,毛主席他老人家喜欢抽烟、吃红烧肉、游泳、跳舞、写诗。为了锻炼毅力,他年轻时候曾冬天洗冷水澡、闹市里看书。有一次,他在中南海见他的老朋友、美国记者斯诺,他告诉斯诺:“我不怕说错话,我是无法无天,叫‘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他本来是借用这个歇后语说自己天不怕地不怕。结果,斯诺把这个歇后语直接翻译成英文,搞得美国佬都在猜想,这毛泽东先生肯定在中南海深院里呆久了,就像和尚在庙里呆久了一样感到孤独吧。邓小平爷爷就更可爱了。他也是个有毅力的人,一生三起三落,他说,怕什么?天塌下来还有个子高的人顶着。他喜欢沉默寡言,在江西的时候经常一个人在院子里散步,喜欢抽烟、打桥牌,特别爱小孩,以致要他所有儿女的孩子们都跟他姓“邓”,而且第二个字都取奶奶卓琳的姓,即“卓”,所以他老人家的孙子们都叫“邓卓”什么的。而那个流传甚广的笑话更反映了人们对邓小平可爱、睿智一面的赞佩,笑话说,80高龄的邓小平访美,恰巧翻译离开,美国佬想趁机考考小平的英语水平,于是便用英文问:“请问您知道美国第一任总统叫什么名字吗?”小平心想,按照中国人的习惯,见面首先问姓,于是沉着、冷静地操着四川口音说:“我姓邓(听起来极类似于英文的“Washington”)”。女儿听完了“咯咯——”地笑个不停,好像说的是她外公似的。

除了课堂教学而外,课外阅读无疑也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为孩子的心智布线的话,那么,课外阅读就是在散点,点多了自然也是线,所以对小学孩子课外书的挑选还是从严为宜。一般地,对孩子的课外读物,我大抵在她读之前都会很快地翻看一下,总原则是,宁缺勿滥、多多益善。看似矛盾,实则不然,前者是后者的底线,后者是前者的升华。像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我就十分推崇,序言骆驼队的描写与对话就像日本的芥末一样倏地直入脑髓、回味悠长。整本书用孩子的眼光来观察成人的世界,那些文字富有童心、童真、童趣,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为那些逝去的光景而感念,为那些善良而卑微地活着的人们而唏嘘,为他们的悲欢离合而萦怀。这么美的、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字怎么能不被选进小学语文课本呢?我好奇,那序言完全可以节选让孩子们去读。反正女儿来来回回看了三遍,然后在我在国外补课似地再看一遍的时候,她又追着看了一遍。就这样,我们时而就文中的对话、细节而开心地讨论着。不过,有一个小小的细节,女儿系年龄的原因没有注意到,那就是,小桂子母女俩最后离世了,这从宋妈和英子妈的对话,尤其那句把小桂子衣服烧掉的话中透出的,这是当时对待逝者衣物的一种习惯。考虑到细节的悲剧色彩,我索性沉默了,这样,女儿一直停留在小桂子母女登上列车去找爸爸的想象中,也是好的。

一个国外的晚上,女儿打开特地从国内带过来的茅盾的《子夜》。我当然知道这本书是名著,所以,虽然我自己也没有看过,但对女儿的阅读持的是一副放心的心态。可是,她翻了前几页就打哈欠,兴致不是很浓,这反而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便在她放下时随手翻了翻开头部分,发现是不太适合11岁的孩子看,因为这需要一定的社会背景作为依托。于是,《子夜》倒成了我的补课读物。但等我抱着读名著的虔诚态度、延续读小说一追到底的旧习惯把它认真读完后,我立马决定不让孩子读了。人物性格单薄同时缺乏必要的发展逻辑,故事情节平淡无奇,几条线索之间没有有机、内在的联系,作者在商业理论与实践经验上的不足使得小说重点吴赵之斗干瘪乏味至极,硬生生地将之拖沓成所谓的长篇。我十分好奇,这怎么能还在印刷并冠之以什么媲美于《追忆似水年华》、《百年孤独》的“巨著”、“杰作”呢?这跟《城南旧事》不知道差多少个档次。这反而给了我一个机会告诉孩子,别过于迷信什么名著,适当听凭自己的阅读感受、偏好和判断。

女儿在看一些书的时候常常爱缠着我问,这也是我认为的最理想的孩子课外阅读状态。比如,她一度着迷《三国演义》,喜欢问我其中的问题;有些问题,我真的回答不上来了,毕竟过了好多年了。同时,我也惭愧自己心事为工作所缠,无法静下心来再好好看看这套书。孩子还专门写了一篇读书笔记谈诸葛亮,看了初稿之后,我就跟她交流了诸葛亮的善所具有的虚伪的一面。这既是为了避免孩子只是跟着作者走,促进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也是为了帮助孩子认识到善的复杂性以及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善。不过,有人曾声言四大名著糟粕太多而不应该阅读,这到底有苛责古人之嫌和因噎废食之感。正如牟宗三所言,这些名著折射的就是国民性格,也是我们的民族通用语言,是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东西,并不是你读或者不读就真会有多大区别的,文化氛围使然。核心问题可能不是读与不读的问题,而是父母怎么帮助孩子在读这些名著的问题。而且,如果从文学角度来欣赏的话,孩子连四大名著都不读倒真的是令人莫名惊诧了。

总之,之所以光语文就写了这么多,从课堂写到课外,是因为语文在孩子的学校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太重要了。简而言之,我最在意孩子从日常学校教育中获得什么?除了基本的知识外,我最在意的是学校能够为孩子从小提供一个充分发展其独立思考能力的环境,而不是从小就采用愚民式的标准答案来灌输孩子,为孩子心灵和精神的成长套上一个又一个紧箍咒。这也是我常常希望自己是一把大伞,尽可能地给孩子遮风挡雨的原因所在,不是为了不让她经历风雨,而是想让她在这个心智急剧分蘖的年龄段自由地去发展自己的心智,尽量免受外来种种可能的世俗压力的禁锢和干扰,成长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

至于数学,家庭对女儿的帮助不是很大,我曾经一度买过几本奥数书带她学习,但还是觉得有些无聊乃罢,尤其我不太喜欢孩子死记硬背一些数学公式来解题,而更倾向于她通过像解鞋带一样地理解公式演变的逻辑。而到了国外后,我感觉中国的数学是不是对孩子要求高了一些、超前了一些。数学到底是抽象的学科,而孩子们的发展可能还是以形象思维为先才是。在对孩子数学的帮助中,我们主要努力发展孩子对数学所带来的挑战的乐趣,这种乐趣在女儿今年在对圆的自学中慢慢有所表现。反正我小时候是深刻体会到这种乐趣,并驱使着我乃至带有好奇心地去追逐难题。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夏天的傍晚,门前的一张竹床做桌子,姐姐辅导当时尚只有四年级的我做初中一年级数学的场景。

三、四年级时,女儿有时说自己数学差,其实主要指的自己的数学测试成绩,尤其与他人的比较。但通过对其试卷的分析,我们都感觉,她的数学无论是解决问题的思维还是空间想象的思维都还不错。所以,我们就分析给她听,让她认识到这种自我判断的依据不足。不过根本上说,还是她那当年数学高手的妈妈说的对:“数学没什么,就是多练,一遍一遍地做题,做到你一看到同类题型就清楚思路了。”现在这种没有老师指点迷津的国外自学阶段,多做题、多训练的确是找出数学陷阱和薄弱处的有效方式。

另外,我这个数学外行直觉数学的追求快而准确是否容易导致人们热爱追求捷径,而只是背公式是否容易导致人们热爱投机取巧。无论爱走捷径还是爱投机取巧都不是一个好的品格,为此,我在和孩子的餐桌谈话中就提醒她:任何一个学科都有它适用的边界;超过了这个边界,规则就不能再适用。比如,数学的捷径与投机取巧用在语文上就大体失效了,用在生活中就更容易培养急功近利的心理。

对英语,我起先要求女儿能熟练掌握书本的所有单词,因为发现她还有个别单词出现拼写错误,为此,同时还坚持做作业,类似于女儿对英语考试非要得一百分的心理。但慢慢地,我和孙老师都感觉这些要求纯属多余,于是,应该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女儿就连英语作业也不做了,这为她的玩耍节省了一定的时间。不过,孩子从小就看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加上父母对其中道理的强化,所以,在不骄于人的同时,她的英语学习并没有放松,先是自己随便地带课外书去看,但就在那个下午偶然地发现孩子对《新概念英语》第二册都能正常阅读以后,这套书就成为她正式英语课本。当然,她自学,我只不定期负责听写单词、检查课文背诵。学习英语,背诵还是必要的,不光是为了熟悉流利的表达、体验英文思维,也是孩子阶段的记忆力所允许和擅长的。到第三册时,我就只要求她熟读即可,但单词还是要求能够正确拼写。

指导女儿的英语学习,我不是很具体,主要是让孩子明晰英语和语文的学习方法是一样的,语言不同罢了,换言之,都需要着力于对字词句的熟悉、欣赏与借鉴、模仿;都是为了各种各样事实的记录和感受的表达。这一点对孩子应该还是有所启发的,至少让她不落入国内通行的将英语当作一门语言来学的工具性窠臼,而是学会同样地将英语像当作语文一样来品味与欣赏,这样既能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又能增强英语学习的美感。

出国学习后,孩子的英文课外阅读文献极大地丰富起来,她如饥似渴地读,晚上足足在大学图书馆待上一个半到两个小时,全部献给了该馆的儿童读物,我开玩笑说:“你别把这图书馆的儿童书读光了哟。”女儿耸耸肩。不过,在一定量的阅读储备后,加上班主任Mr. D要求她扩大词汇的期末评语,我适时跟女儿讲述了精读和泛读的关系。孩子听了说:“我到这来记的单词,还没有在国内多。”这是实话,在国内,英文阅读文献相对少,而我对《新概念英语》的词汇又抓得比较严。于是,我从图书馆借来三本4000 English Essential Words (三、四、五),该书编排类似《新概念英语》,我要求她像在国内精读《新概念英语》一样地进行学习,但不具体和硬性规定学习时间,完全有她自己安排。前不久她从头开始熟读第三册,等她读完12课以后,我对她整个三册30课的单词进行了听写,发现她大体能熟练掌握所有单词。于是,直接转入第四册的学习。我的思路是,先让她多接触可能的陌生单词,再回头来熟读低一级的课本,以便将英语表达尽量内化。

就各学科而言,我不鼓励孩子偏科,大多数父母都应该如此吧。所以,在起初孩子刚入学可以进行语文或者数学特长班申请时,我想都没有想就放弃了。我觉得进普通班挺好,更何况孩子那么小,远没有到显露学科偏向的时候。其实小学科目本就不多,而孩子对科目的好恶往往受到家长知识结构、对授课老师的喜好程度、考试成绩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除非少数天才,否则,小学偏科具有很大的假性成分,很少是真正意义上的。小学可能还是广种的好,因为谁也不知道当初撒下的哪一粒种子最有可能日后长成参天大树。于是,针对女儿具体情况,我们主要通过餐桌谈话的方式防止她主观排斥数学。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俯拾皆是,买衣服要尺寸、旅游要预算、跑步要计时、妈妈脸要贴多大的面膜…..。数学是整个理工科的基础,数学不好,理工科的地基就不稳,而放弃数学等于在这么小的年龄就放弃了人类学科的半壁江山。小学时候对任何科目的学与不学,以后都是以乘数效应放大,像一个开口面向未来、两条边无线延长的角,我张开大拇指和食指比划着。而且,学科之间本就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语文里有数学比如时空、数学里有语文比如审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分科其实是人类没有办法的办法。两条腿走路总比你这么小就跛脚走路肯定会走得更远。最重要的是,你的测试表现都显示了你很好的数学思维。就这样,一边分析一边打气,孩子还是能够慢慢从学科不自信的假性偏科中走出来。

我想所有在中国谈论学习的,都必然会涉及到考试。但是,在我对孩子的学习教育中,我们却竭力淡化考试的意义。正如生命的意义在生命的过程一样,考试的意义在孩子为考试而准备的过程,孩子努力过、付出过,问心无愧,足矣。而考试成绩并不重要,就是一个分数,它代表的永远是过去;其意义不在于为孩子“盖棺定论”,而在于揭示他们成长路上所可能遇到但却往往被忽视的陷阱,从这个角度讲,考试又永远意味着开始,面对未来、重新开始。如果忽视了后者,那考试才真正失去了意义。所以,每次考试之后,主要是数学,我们都会和孩子一起来反思她可能所面对的一类题型的陌生与不熟悉。至于孩子们从来难免的粗心,比如,加号看成了减号、漏了小数点、看错了单位等等,我记得我小时候也是这样的,于是,我从来觉得这并不是大问题,也许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地会消失。当然,这给孩子带来的沮丧感,我小时候也有过,如她一样,我那时候也很奇怪乃至自责:怎么自己就是考不到一百呢?不过,总体来说,我们不是很关心孩子每次考试的分数,一般都是孩子主动汇报说今天考试了,于是我们随口问一下怎么样,然后再问主要失分在哪里,如果失分严重的,就一起进行分析,一般的粗心就提醒一下孩子而已。另外,我们从来不推动女儿跟其他孩子比,而是让她从小尽量学会只跟自己比,因为我深知这种跟其他人比较所可能存在的荒唐,因为每个人成长的环境都不可能一样,不同的环境必然导致不同的孩子和不同的考试结果,有什么可比性?所以,在考试的事情上,我从来不说“你看看***多棒”,或者问女儿考多少名。这也与我的“压力小些再小些”的教育导向有关系,中国孩子考试的压力太大了,小学还是免了吧。

一般地,女儿时而在考试前给自己一个期望值。鉴于她的多次出国学习经历,在英语上,她不允许自己不是100分。我印象最深的是应该三年级第一学期吧,女儿英语偏偏只考了99分。然后,她和玩伴飞羽小朋友一起玩,飞羽说她的英语100分,我观察到女儿立马蔫了般地不好意思起来。后来,和她谈心的时候,我就告诉她:即便你出过国,但100分的期望值还是没有必要,因为孩子难免粗心的,而且期望值还是应该有个弹性空间;而且,即便你英语只考90分,爸爸也不认为你的英语不好,为什么?你这么日常和广泛的英语阅读就是爸爸对你的信心所在。从这以后,孩子好像就习惯自己的英语成绩在95分到100分之间波动了。

女儿考试二年级上还有一次考试令人印象深刻,那是回国不久的一次数学速算测试,她考了44分。下午放学后,在紧靠客厅阳台、她的红色小书桌前,孩子在小板凳上坐下来,拿出只有四开大小的测试卷,我俯下身和她一起看。我扫了一眼,大笑道:“哇,44分,挺好的,你看你都做对了。”女儿对自己的成绩也没有什么反应。不过,我当时心里还是有点着急,就是,孩子的运算速度明显跟不上了,100道题的规定时间内,她却连一半都完成不了,于是此后实际上,我在她的运算速度训练上明显带紧了一些。后来以致到今天,这44分就成为我们不时地和孩子开玩笑的素材。

前不久我问:“现在回去让你再考个44分,怎么样?”

女儿立马调皮地“嗯——”了起来,说自己会很沮丧的。

我说:“你当时一点沮丧的感觉都没有,不是挺好吗?”

“当时你怎么一点沮丧的感觉都没有呢?”我问。

她说:“我当时想,我做的都全对了呀,那还是很厉害”。

我忽然想到跟她说过的,罗素打的“半杯水,有的看到空的一半、有的看到有水的一半”的经典比喻。

大概的确受益于严老师等其他任课老师所创造的宽松、友好的班级氛围,孩子从未动过不想上学的念头。我记得我小时候还时而如那首著名的《童年》唱的,“盼望着假期”,向往着放假不用上课、没有作业的轻松,但女儿却没有这种向往,不厌学、不逃学,倒乐此不疲。而这种学习主动性在国外的一年里表现得更为充分,主要表现在她对国内语文、数学的同步自学。

女儿有时担心自己来国外,回国后会不会跟不上班?对这个问题,跟以前的出国一样,我的想法是,掉队不要厉害,大体能够跟上班就可以了,当年数学考44分不也过来了吗?不过,孩子还是怕重蹈覆辙。所以一开始跟她说圣诞节回国,她说:“我不想回国。”其实孩子有自己的小九九,因为圣诞节已经进入复习考试阶段了,她怕考栽了。于是,我只好再重复一次考试的真正意义恰恰是暴露自己的缺陷,就如当年44分一样不过让你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而已,何惧之有?你没有多久不就跟上来了吗?

孩子其间还问过我两次道:“出国值得吗?”这特别是在做她妈妈从国内带来的数学模拟试卷刚刚90分的时候。我则一方面强调出国为她带来的改变,另一方面强调自学的必要性。所以,孩子对语文、数学的自学不但主动而且认真,节假日在图书馆一坐就是一个半钟头。然后,我简单讲解一下重点和检查一下作业。她主动说:“数学一个单元学完,就要模拟考一次。”语文呢?一个单元学完就叫我把字词听写一遍。这是我第一次发现,孩子的自学能力还不弱。就学习而言,这是好事。我说:“爸爸基本上就是一路自学过来的。你看,现在有谁给我讲课,给我布置作业?完全自学。”女儿听了也很高兴。

如果说孩子还有点自学能力的话,这应该一小半得益于她之前的英语自学,更主要的是,得益于孩子的专注,这是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素质。其实,孩子天生就是注意力很容易集中的,因为它本就没有大人那么多杂事、杂念。但是,长大后对电视等电子产品的依赖是导致孩子容易分心的重要因素,而无微不至的家长们一会儿不许孩子做这个、一会儿不许孩子做那个,一会儿喂奶、一会儿喂水、一会儿喂苹果、一会儿把尿,这些都是真正摧毁孩子注意力的最佳武器。后来到学校,无聊的教材、乏味的教育使得孩子愈发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这其实也是很多孩子做作业老是爱磨蹭的原因所在。可是,父母往往更是助纣为虐:孩子在做数学,你说不,你应该先做语文;孩子在做语文,你又打岔,今天上课表现怎么样?孩子说不怎么样,你又嗔怪,怎么能这样跟父母说话;孩子不说话了,你又质问,怎么这么长时间还没有做完?

相对于这些,女儿还算幸运,因为我们家很少看电视,而她对阅读的偏好十分利于注意力的培养;她小学之前基本上就仰赖外婆外公放养,没有那么多外在的关注影响她的注意力;她所在班级老师们的长于教学。这样,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孩子的作业从来都是“一挥而就”、不拖延、不熬夜。平日里,我们也尽可能保护孩子的注意力,那卷尺坏了,女儿拿起断了的尺子像舞绸缎一样地转着圈子舞了起来,我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国外上学没有那么早,女儿起床后总爱懒一会儿,懒一会儿就懒一会儿吧,我随手打开新概念英语MP3播放器;该吃晚饭了,女儿说她的Star City还没有建好,那就继续建吧,反正不像早晨需要正点上学;女儿借了一本新书Moon at Nine,我拿起来翻了翻,讲伊朗军政权下一位女孩因为音乐而喜欢另一位女孩的故事,我刚想皱眉头却忽然像想到什么似的打住了,饭桌上,我听女儿津津有味地说着书里的故事,然后我们一起讨论专制政权如何扭曲与压抑着人性……。

回头来看,女儿的注意力首先应该是书上的图画开始的。那小小的心灵在想些什么?谁也不知道;但那份专注透出的是对图画世界的好奇。而我每每看到孩子在看书,我就想,让她静静地看会儿书吧,看书总是好事,正好自己也可以借空清闲一下。现在想来,这恰恰在客观上保护了女儿的注意力。其实,培养孩子注意力的最佳方法就是,不去打搅他(她),等他(她)从所注意事物走出来再说。女儿那时候对绘本的注意时间就在40分钟左右,后来大抵就会哭闹、耍赖,要人陪着像遛狗一样绕着小区玩。不过,上述那些家长的干扰,有的我也曾有过,后来看了一些书,尤其是她妈妈的提醒,我才比较自觉地开始注意保护孩子的注意力。所以,纵然现在她十一岁了,对于她在专心做的事情,比如,自言自语地游戏、吹笛、写作业、看书、画画……我都尽量一概不打扰,直到她从事情中“走”出来。尤其念及现在,这微信真像切方片糕的刀片一样将人们的时间和注意力切得七零八落,再加上四处横流的物欲、动荡不安的大局小局,这态势使得人们不费九牛二虎之力是决难将注意力凝聚于一点的。这样的背景下看,珍惜孩子的注意力、保有孩子的注意力就更是必要的了。

总之,反思孩子的学习,我感到需要一种合力。不过,撼山易、撼教育决策难。那么,至少老师们在教学上可以有意识地适当矫正,以还各学科尤其语文应有的可爱面目;至少父母们可以更用心地介入孩子的学习,以补充课本以外的思考面向。凡此种种都是为了让孩子们把学习变成真正快乐的事情,而不是苦役;都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心智健全,而不是从小就思想不自由、精神被奴役。唯此,孩子们在由小动物到小人的转变过程中才能走得更从容、更稳健和更有信心。

 

0

发表我的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