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区> 留学经验> 就业学习> 美国爱荷华大学读研生活学习笔记

-----作者:万澍,爱荷华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

生活篇
在广阔的美国大地上,生活着一群热情好客且生活丰富的美国人。当欣赏在爱荷华大学校园内演奏的交响乐时,他们静如处子;当身着“民间校服”——鹰眼(Hawkeye)T恤为橄榄球队再一次海扁其它大学球队时,他们动如脱兔。在丰饶的玉米地上,在蔚蓝的天空下,他们愉快的学习、生活、工作。他们从五湖四海而来,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爱村人(Iowan)。
        
笔者初入美国,就听人说起美国人的内部差异。东部人承袭了英伦风范,做事高效理智,但却不免有些人情淡漠。加州人民以族裔多元化著称,亚非拉人民欢聚一堂。据说,老美大农村出身的人,初到加州往往觉得自己踏上了他国土地。至于德州人民……呃……自行复习伊斯特伍德的西部片子。只能说一句:“壮哉我德州人民!”至于中西部人民,勤劳、淳朴、善良、热情……你确定?……是的,中西部人民就是没啥“惊人”的特点。但是,对于我们这些从东方而来的学生而言,没有“特点”实际意味着更加容易融入当地社会,更容易交到新朋友。

(爱村地标Pentacrest,俗称金顶,又名光明顶。
“张教主……”抱歉走错片场了……)
        
平常和美国人聊天时,每当我说起自己初来乍到,他们不约而同地都会谈起一个话题:social network,即社交。在中国的新闻和社交网站上,不知从何时起,流传着一个传说:“中国留学生总是扎堆在一起吃饭、学习、出游。虽然身在美国,但是精神和社交生活与国内无异……在美国几年,英语没见长,祖国各地的厨艺倒是都学会了。”也许在美国其它地区,难以结交到跨越文化差异的友谊。但是,根据我个人的经验,爱村人民绝对不在此列。
        
我与爱人初到美国不过一个学期,已经走访了几户当地人家,谱写了中美人民交往的佳话(脸红)。虽然兴趣各异、生活有别,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宽容对待我们对于美国文化的陌生、英语能力的局限以及中国人相对内向的性格。

(橄榄球比赛,这就是爱村最大的社交,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我们认识的第一位美国朋友是Lynn。她原本是爱荷华大学的老师,退休前在物理系工作。初认识她不久,我们就怯生生地提出想要拜访她家,并说起没有驾照和车的窘境。她愉快地答应开车从位于爱村城东的住所,到位于城西的大学公寓Hawkeye Drive接我们。在她家里,她热情地请我们喝……冰水。爱村人虽然习惯喝水加冰,但内心却是古道热肠。我们聊起了在这里所遇到的文化差异、生活适应方面的问题。她则愉快地聊起10年前物理系那帮特别聪明的中国留学生。之后的一周,在我们的邀请下,她拜访我们的公寓,出于中国人的习惯,我们端出了热茶。这一次的主题是家庭,我们聊起了各自的家庭以及中美家庭观念的差异。数周之后,我们在她家一起重温了经典影片《加勒比海盗1-3》,大快朵颐了美国名菜——Papa Murphy的比萨……精神和口腹双丰收!

(Papa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啦……不过该担心体重了)
        
我们认识的第二对美国朋友是Kevin和Maria Kummer夫妇。在此我要特别感谢国际之友(Friends of Internationals)。这个机构每年都组织外国学生和美国家庭结对子,以促进跨文化交流。Kummer一家本身就十分多元化和国际化:Maria拉美裔出身,一家人年轻时曾旅居英国多年。因此,他们对于外国学生初到美国所面临的困惑,深有感触。我爱人和另外两位印度留学生在他们家里过了一次难忘的生日。我们聊起了美中印三种文化之间的不同与相似,还分享了Maria亲手做的奶油生日蛋糕。

(额,不好意思蛋糕照片找不到了,只好放一张那天晚餐的照片。)
        
我们认识的第三位美国朋友,是在研究生院工作的Paul。坦率的说,他的家在我们的美国朋友里“Bigger”最高的。一面墙的交响乐唱片、一房间的各种乐器、以及萦绕整栋房子的高雅音乐。家中的餐桌一如我们在欧美电影所见到那种贵族用的长桌,烛台、刀叉、下午茶一应俱全。初入他家时,我们确实有些无所适从,因为把燕尾服和晚礼服落中国(搞笑)。不过,随着交谈的深入,我们也逐步放松。从爱荷华的山水人家到泰国的古迹建筑,我们无所不谈。在和煦的阳光中,一个愉快的周末下午就这样过去。后来,Paul听说我们虽然考过了驾照笔试,拿了驾车许可(permit),却苦于无处练车准备路考。他主动带着我们练车,不厌其烦地指导我们的驾驶技巧。对此,我们至今仍然非常感激。

(颤抖吧!麻瓜们!)
        
除此之外,我们还认识了在分别在公共卫生学院和学校医院工作的Paul和Rodney一家、教育学院的博士生Salim以及来自加州的法学院学生Paul和Molly一家。坦率的说,我们在美国的朋友甚至比在中国还多,也更加亲密和知心。正如前文所言,爱村人民淳朴善良,只要你敞开心扉、主动融入美国生活,你也能光荣爱村人的一员。

学业篇
远在国内的老师、亲人和朋友时常挂念我在美国的学业,今天就简单谈一下。美国知名高校强度高、难度大,学业可谓任重而道远。以我所在的爱荷华大学历史系为例,获得博士学位平均需要7年。前面要修课3-4年(博士72个学分,相当于24门课),学2-3门外语,在第3-4学年末参加综合考试,需要选择3个研究方向如美国劳工史、性别史、身心障碍史、非洲医疗史、欧洲殖民主义史和公共史学等等,每个方向选择1名指导教师。在前3-4年修课的同时,学生需精度每个方向100-200本由指导老师推荐、认可的专著,最后考试形式为口试,内容围绕所阅读书目进行,深入考察学生对于该领域史实和研究动态的把握程度。考官一般是代表3个研究方向的3位导师,加学生另外联系的、与自身研究方向相关的2位导师,整个考试过程通常在一个上午完成。通过该考试后,博士生“加冕"为博士候选人,开始正式撰写论文。其中,需要申请各种各样的资助(fellowship、grant)以便外出查资料和开学术会,并最终进行博士论文答辩(博士论文的指导老师一般为担任综合考试考官的5位导师)。


至于课程情况,仍以我校为例,美国硕、博士生一同上课,内容无区别。一般是每星期1-2本专著,交1份1-3页的观点总结和评论,并进行课堂讨论。学校要求研究生全日制(full-time)修3-4门课。一学期一般15周,相当于仅应付上课就要看45-90本书。针对高年级学生的课程,期末作业或是围绕自己论文,择取某一主题的5-8本书,写一篇15页左右综述;或是写一篇与自己学位论文相关的15-30页的专题论文,该论文也通常成为学位论文的部分章节。对于低年级研究生而言,一学期除准备自己的论文外,需要看60-110本书。坦率的说,只能用"可怕"二字来形容这种培养模式。说起来惭愧,周末我总想打起精神多看点书,但最后实在是不想看书,就想睡觉、看电视、煮点好吃的、出去走走。在这里,恐怕很多人都会感觉自己其实并不真正喜欢学术,正如北大的刘瑜在网上所讲。这种压力底下还能“学有余力”,在完成作业和论文之外,进一步根据“兴趣”而“大量”阅读专著的人,恐怕才是真正喜欢学术的人。很遗憾的是,我不是这样的人。我更喜欢刘瑜所自诩的,自以为在这方面还算有点悟性,可以靠手艺挣碗饭吃,但远不敢说“热爱学术”。同时,对于我这样基础薄弱的学生,往往要去旁听高年级本科课,一般要求学生每月阅读1-2本书。我今年旁听了4门,加起来大概一学期看20-30本书。


关于学位论文,美国的硕士一般2年制,但是我们系要求学生在第三学期初就答辩。换而言之,第一年暑假基本要定稿。一般硕士第二年申请博士或找工作。我导师“建议”我下学期末之前拿出初稿,然后用一个暑假慢慢修改。所以我现在就已经开始写硕士论文,否则根本赶不上进度。硕士论文一般是30页,按照我个人的理解,需阅读文献100-150篇。所以,中国学生,包括我在内,刚来美国普遍觉得压力大的难以置信,晚上看书都快看“哭”了,因为怕看不完,无法完成第二天的课堂讨论。我曾经4点睡觉,然后8点起来坐车去上课。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一些其它专业的访问学者,他们也普遍表示美国的培养模式确实很“激励”人,但是难以在国内复制,因为这么大的作业量学生肯定无法完成。以应付上课为例(不考虑准备综合考试和论文),一年150-200本是比较正常的要求。如果全部都加起来,一年300本的估算一点都不过分。我每每想到这点都会头皮发麻,但也没办法。
关于强大学业之下的身体,我只能说,熬夜是常事。 学术路漫漫,咖啡常相伴。

0

发表我的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