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PhD有种种的苦,曾经在这篇里给大家科普过。这篇文章发出后,读者们似乎都有点发怵,甚至有人评论“又苦又累又花时间又没钱又没用,多想不开去读博啊”… 其实对我来说,并不觉得读博没用,反而觉得读博非常非常的幸福 又不花家里的钱、每个月有补贴可以买买买、学自己喜欢的、又能体验在国外的生活,做的研究将来还能为人类做贡献~这是何等幸福的事啊!
不过,同样是读博的话,是去欧洲还是去美国呢(北美)?
今天小编就来比较一下欧洲和美国的graduate education(以Ph.D为重点)。这两种体制,哪个更适合你呢?
1 Smart people are everywhere
首先,这是EU与US最大的共通之处:Smart people遍布了整个世界,这无关乎地域的局限,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你总能拥有与最强的大脑和smart people一起学习与工作的机会。在哪里都可以找到非常棒的导师、吊炸天的同龄人,杀气满满的竞争者,只要你保持积极的态度、保持自己的深度(鸡汤到此为止)。
2 很多EU的大学要求candidate预先确定好研究项目
这里是EU与US之间最大的区别之一:例如在UK,你在开始攻读你的Ph.D学位之前,通常需要先确定你在博士学位所要研究的项目。而在US,你通常只需要确定你将要在哪个department下开展你的研究。(很多时候,你甚至可以在很多不同的department的合作之下进行你的研究,如MIT等)。
作为US graduate study的选择者,本人自然会更倾向于后者。因为你可以通过这样灵活的机制,在3年或者更多年的时间内,有更大几率能找到最适合你的实验室/研究项目或者是导师。而在一开始便把一切都确定好,会有一定的风险。怎么能确定三年/五年后,你还喜欢自己的研究领域、你的研究领域还是否“热门”呢?
3 EU很多大学的Ph.D项目没有课程
要不要上课是北美和欧洲教育理念上最大的差异。在美帝,大学会给所有阶段的学生(包括读博的学生)一系列相关基础课程。因为美国人认为这些是培养与教育的基础,也是做相关领域研究的基石。而EU的很多大学会默认PhD candidates都应该具备几乎完全的fundamental knowledge,所以EU大学的Ph.D项目在录取时,在专业背景上更为严苛;而US则会更看重申请者的学习能力与潜力。
4 完成学位的时间
首先,欧洲的大部分学校(not all)的Ph.D项目完成所需的时间相比起同领域内US的项目会明显地少一些。例如,大部分意大利的Ph.D项目的时长为三到四年。另外这些学校对于Ph.D项目的完成时长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不是学生的个人需求或者导师说能毕业就能毕业的)。而在US,很多学校的许多Ph.D项目有着很灵活的毕业机制。一些学生会“飞一般”地完成他们的Ph.D学位,因为他在他们研究的领域很快地取得了很有影响的突破。比如,某位学霸发明了一种新型的高效算法,或是对某项技术的自动化进程做出了突破的研究;而有些学生会take their time slowly,可能会花8-10年的时间来完成他们的Ph.D学位,这也是因为他们在他们的研究领域内,需要很多的时间来产出有影响的成果。
个人认为,很多学生,通常在他们攻读博士学位的第三或第四年才会达到他们在这一领域的最好状态。而如果这个时候被迫要结束这个项目,那将会是对于学生本人和导师很大的遗憾。
5 Work-life balance
EU的大部分学校及项目的funding很多时候不会与TA/RA职位相联系。而US的这些项目则正好会将这些紧密相连,很多US的Ph.D学生在空闲时间都有TA/RA duty。所以欧洲的Ph.D们大多数会过得更轻松一些(那些少数苦逼的欧洲PhD们看到这里是不是要打人了)。
还有要提的一点,当然是旅游了! 欧洲简直是爱旅行、爱摄影、爱晒朋友圈的天堂。留学欧洲,地理位置的优势和更多、更灵活的假期,让北美狗们眼馋到掉下巴!欧洲党们一言不合就背个包、跳上火车,去感受《巴黎圣母院》的浪漫、体验《人间喜剧》的末世繁华、欣赏历经沧桑的罗马古城、徜徉徐志摩笔下的“冷翡翠”、醉倒在希腊白与蓝的世界里…而北美狗们…
6 项目内的组织结构
以UK的一些学校为例,在有些项目或者实验室内(not all)存在一种阶梯式的组织结构:Professor --> Reader --> Lecturer,professor拥有最高的话语权,然后才是之后的人。而在US,这里只有professor,学生可以直接跟professor交流,解决问题。
7 未来的机遇
其实,这是真正取决于个人的问题。无论你在哪里取得你的Ph.D学位,你终归需要在毕业之后进入社会,寻求适合的职业和发展机遇。无论你是计划继续留在学术圈,还是进入industry或者其他领域。在学术圈内,每个人都应该清楚,qualified的申请者(就像你自己)永远都比现有需求的职位数量多;而在学术圈外,虽然持有Ph.D学位的人少,但是要面临“把学位上的优势应用到实际工作去”的挑战。
到底去欧洲还是去美国呢?
对于科研有多少爱,对于未来有怎样的规划,
不先说服自己,该如何能说动别人?
对于自己专业的爱,不先自我明确,
如何给旁人解释“爱的深沉”?
比如,文章开头就定下“从小喜欢”的基调如何?
那么你大概会看到这样的文章:
我小时候,家门口有一条河。河水特别清澈,我和小伙伴经常在这里嬉戏玩耍。突然有一天,发展经济建设,村周围建了一个工厂,清洁的河水没有了。我深感痛心,如此下来,我的孩子,和他们的孩子岂不是永远都得在污水边玩?于是,我决定选择环境工程这个专业。
我小时候,经常去爸爸的工厂玩。从小看着那些机械元件,我… 后来,我选择了机械工程这个专业。
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玩游戏,从简单的俄罗斯方块到PSP,只要有小伙伴买了,我们都会换着玩。然而中小学的成绩也因此受到了影响。这时候,妈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 我发现,能够自己设计游戏是一个酷太多的事情,于是,我决定读计算机。
我小时候…
自2022年6月13日起,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宣布,回国签证申请将重新...
旅行有两类,一类是充满想象的猎奇之旅,一类是饱含情怀的朝圣之...
今天欧美艺佳留学收到了一封来自学生发给老师的邮件,把自己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