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最新资讯>留学行业,大公司的气数
留学行业,大公司的气数

留学行业,大公司的气数

官方发布2017-10-31 11:12:00浏览2849

留学行业,大公司的气数

  1、  若用历史上某个朝代来对比留学行业,大清是最适合不过的。

  肯定会有人质疑说,清朝是因清政府闭关锁国,没有同步跟上工业化革命才气数丧尽,留学行业却是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的践行者,明明分处于两个不同的极端。

  追溯历史就清晰了。乾隆在位的六十年,正好是英国经历了工业革命的全过程。在新科技面前,留学行业同样地表现出了保守势力的傲慢,而隔壁的在线教育正铺天抢地的抢人抢钱抢资源。即便如此,留学行业也并未受到较大的外力冲击,所以没有太多危机感。

  无论世道怎么变,大公司的基本盘还是在的。留学机构不会像互联网科技公司一样,因为科技应用能力滞后而惨遭横祸。

  可是随着网络普及,客户获取海外院校资讯的壁垒被打破。脱离开信息不透明的盲区后,借助消费升级的趋势,客户对自我认知更清晰,需求更专业更个性化。遗憾的是,多数大公司并没有能及时跟上市场的变化。

  2、  留学行业真的没有创新吗?

  有的。相对于大公司的常规业务,高端申请、培训、在线教育统属创新的范畴。这些萌芽于近五年前的新生业务,几乎构成了业内的另一种生态:大机构规模化收割市场,高端机构做精细化服务赚取更高利润。

  可能有老板会不以为意,我们作为一家传统公司极不会关注太多的新东西,只会踏踏实实做申请。可也就是其中一些公司,因为极不专业的服务将客户生生逼成了同行。而这些人,又构成了留学行业的重要创新力量。

  有个现象特别值得玩味,在这些领域几乎看不到老江湖的身影。是他们不在乎这点营收吗?还是真的不了解,或者说不认同。

  曾有顾问面试某家高端留学机构,听闻美本申请收费数十万人民币时,丝毫没能掩饰住自己的惊讶,价格太离谱了吧,这怎么能卖得出去?就像前几年,一些习惯安卓手机的用户总会对拿着苹果手机的人,暗戳戳地骂一句装逼。认知不同,消费观念自然迥异。

  他们认为留学业务只是选校、文书、申请三步骤,其他的服务都是伪需求。所谓的“高端”,不过是机构用来炒作的噱头。这几乎是超出个人理解能力范围之外的本能反应,和当初客户普遍质疑留学顾问是骗子是一个道理。

  在我看来,行业下一阶段的发展一定是依靠高端申请驱动的。这不只是体现在营收数字上,更是提升顾问价值和业务活力的关键。尽管都自称是做教育,但是数家大公司中没有几家是带有教育属性和色彩的,而高端申请是很好的接近教育的通道。

  3、  你能说JJL的誓词和阿米巴不算创新吗?也不对。

  这是管理和运营上的创新,但是对JJL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情,只是进一步挤压了顾问亟待解放的思想及生产力的空间。即使高压之下业绩可能有所回升,却也已是强弩之末。管理层面需要的不是创新,而是不间断的持续优化,服务和产品才是创新方向。企业基因决定着企业的发展轨迹,所以这么多年JJL产品鲜有变化,语培和高端服务没有一项开展起来。

  为什么?大公司的创新又断送在哪儿了?

  有一种困扰是结果导向。老板只看数字,不管你提交的是不是新东西,只看可不可行,能不能保证达到业绩要求,否则就是失败的提案。在效率规则的影响下,这种以终为始的思维将创新活活扼死在襁褓中。创新本就是一项未知的化学反应,需要企业有试错成本和容错能力。国家改革开放,还会根据具体目标设立特区以观后效。留学机构又为什么不能?

  另一种困扰是体制之祸。尽管老板有意着手推进新业务,可面临的问题是体制内的人不懂,体制外的人又不被信任。思来想去,这事儿还得往后放一放。或者即使搭起了团队,还要大家一起讲政治搞平衡,大部分精力和资源浪费在了各种沟通和调节上。需要野蛮生长的创新团队,却拘谨的活在各种规矩里。

  死在拼死防御的城池里,还是倒在开疆拓土的路上,并非也只有这两种选择。五分钟商学院的刘润说,企业固有一死,要么作死要么老死。最好的是,老死之前能生个孩子。

  这里的生孩子就指的是创新。可是很多人宁可被时代淘汰掉,也不想自寻死路。谁能确定自己的举动不是在作死?那些没有任何进化的公司,明知在走下坡路却也不能避免。就像是身患渐冻症的病人,因为肌肉萎缩逐渐丧失活动能力,在无比清醒的意识中等死。

  越是希望由市场定价的公司,越需要有在保持基本盘不动的基础上的创新能力。

  4、  仅二十年时间,留学便从一个朝阳行业渐渐沦到日薄西山的境地。

  不过那些早年入场的老板们都赚到了,数钱数到手软。他们根本无暇顾及几年以后的事情,在那个弯腰捡钱的黄金年代给行业挖了至今都难以填满的坑。

  2012年,虽然出国留学人数攀升较快,留学行业却已初显疲态。一次性消费的业务缺陷,导致留学机构陷入不断获取增量市场资源的循环中。彼时是最好的“出逃”或者跨界机会,但是没有机构能抓住。赚得正嗨,谁会顾得上停下来看一看呢。都以为会延续“康乾盛世”,可是殊不知就在这个时候拉开了差距。

  美加百利直到今年才开始设立分公司,终于撇弃了“单体最大留学公司”的偶像包袱。如果这个决定再往前推三五年呢,现在会是怎样的光景?

  再来看,比美加百利成立早四年的金吉列是怎么做的?全国布局到分公司四十九家,籍此冲上了留学行业规模化营收的头把交椅。

  2006年,海外考试培训起家的新东方在美股上市,开启了冲向百亿美金市值的全盛时期。而只晚6年成立的金吉列,至今连自己的考培业务都没有开展起来。

  很多年前,启德高管组团与新东方谈判收购事宜。后来新东方放弃了这一计划,选择自己做了前程留学(后改名前途)。坊间纷纷叹息启德李老板错失上岸机会,可是现在启德俨然已经成为最具活力的大公司,而前途留学也达到了10亿营收的规模。

  也曾有人报价十亿希望买下朗阁,刘老板听后倍受侮辱,“我们就值这点钱吗?”,在他看来朗阁值得更好,所以没有出手。现在再看朗阁估值有多少,不会有这个数吧?

  时间论证了一切,放在当时也不见得是错误的决定。在那样的眼界和环境下,实在难说老板们的格局孰高孰低。

  除了要有自身做业务的实力,还需要具备投资和布局能力。近几年,新东方和好未来纷纷布局产业链,投资了数家教育行业里颇具潜力的创业公司。多数情况是,留学公司赚到钱的老板们投资房产或其他生意,选择的均是可短期获利的项目,并非是看重对自身业务的补缺。

  5、  大公司任人唯亲,充斥着家族企业的味道。

  这是极为专政的皇帝制,正如实际掌权64年的乾隆加速了清朝腐朽。老板意识落后,又不能腾出位子给更年轻更有能力的人大展拳脚。关于管理层用人的考量上,毫不避讳的更倾向嫡系人选。没有新鲜血液进来,整个公司像一具老化的机体了无生气。放眼整个行业,启德引进职业经理人黄娴也仅仅是个例。

  做惯土皇帝的老板们总是喜欢把政治斗争挂在嘴边,什么“跟着干,对着干”的语录层出不穷。高管团队也不思进取、拉帮结派,把当年的创业热情转向无休止的政治斗争。

  平稳过度的年代拼员工,销售凶猛业绩自然好看。可在当前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新生事物崛起时,企业更需要倚仗的人还得是老板。扛风险,担责任,别把公司气数当成是命数。

0

发表我的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