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最新资讯>排名靠前就是好学校?“国际学校排行榜”背后的择校难题

排名靠前就是好学校?“国际学校排行榜”背后的择校难题

一直以来,国际学校(国际学校并不是一个准确的法律概念,广义上讲,它既包括狭义的国际学校,也包括公立学校和民办学校开设的国际部、国际课程班)作为体制内教学和国外留学之间的“跳板”,是学生和家长们的宠儿。也因此,近几年国际学校百花齐放,并凭借其高教学水平、国际化课程设置等优势,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学生。

中国国际教育网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共有国际学校(含公立学校国际部)737所,数量位列全球第一,市场规模达到287亿元,复合增长率达49%。其中民办国际学校增长迅猛,招生范围涉及幼儿园、K12等,预计未来仍将快速发展。

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容加剧了市场竞争,针对国际学校的排行榜也应运而生。然而,层出不穷、标准不一的排行榜使家长们在择校时面临着更多难题。

11月30日,胡润百富旗下国际教育平台胡润百学发布了《2017胡润百学·中国国际学校百强》,录入了来自23个城市的前百所最好的国际学校。这是胡润百学首次发布“中国国际学校”排行榜。

此次榜单一经发布,立刻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针对此排行榜,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走访或采访了上海光华剑桥国际高中、复旦附中国际部、尚德实验学校的校长、老师或学生家长等,探究排行榜背后的国际学校生态现状。

各类榜单层出不穷

榜单显示,上海和北京是中国优秀国际学校的重要集聚地,百强中占近一半;其次是广州、深圳和苏州。在前十榜单中,上海更是囊括了5所,成为国际学校实力最强的地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解到,如今上海的国际学校无论在阶段还是数量上都趋于饱和,从小学到高中各适龄的国际学校教育模式一应俱全。但其高额的利益回报还在吸引着社会资本的不断投入。

资本的盲目性带来了学校办学水平的参差不齐。各种排行榜的层出不穷更是使得家长陷入了信息爆炸,往往面临着择校难题。

上海尚德实验学校的家长王文将自己的两个孩子都送进了国际学校,然而她坦言在孩子的择校方面仍处于迷茫状态。

她指出,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排行榜是家长获取信息的最直接简单的途径。“这些排行榜太多了,作为家长特别希望有一个相对权威的机构,对国际学校的水平作出客观公正的评判。”

资料显示,胡润的排行榜对各所学校的课程体系、软硬件水平、升学情况、校园活动、学校环境、成本等进行了综合考量。

但受访的多位老师和家长对榜单的专业性提出了质疑:“参与评定的专家的专业性,对国际学校的了解程度,以及具体的评价标准等都是值得怀疑的。”

业内人士指出,在胡润排行榜名列前茅的学校硬件条件一般偏好,整体校区规模较大,这可能是排行榜的主要评判指标。但事实上,许多规模较大的校区在教学质量等软性条件上也会存在不足。

其实,目前市场上各类排行榜层出不穷,但专业度难以衡量。而家长对于这一类的排行榜都表示有所了解,但表示不会盲从,“排行榜所用的指标可能不一定是学生和家长所在乎的东西,排行榜靠前的学校不一定适合所有孩子。”王文说。

家长择校口碑为重

对家长而言,排行榜或是他们重要的信息来源,因而排行榜的专业性颇受议论。

据悉,此次调查采用国际教育专家互评的方式,根据每所学校的得票数统计排名。其邀请了国际学校校长、老师、国际学校投资人及其他教育行业的专家,在大上海地区(包括江苏和浙江)、大北京地区(包括天津)、广东及其他区域各评选出5所以内心中最好的中国国际学校。

“因为我们的评选过程采用的是互评的方式,以及开放式的问题,有些年轻的学校并没有被提名很多,但其实它们做得也非常好。”胡润表示。

如今,市场上的国际学校排名一般都是由第三方留学机构进行操作。由于中国国际学校的界定与管理尚未明晰,加上其课程形式的多元化,使得大部分国际学校都在打“擦边球”,对其进行排名更是难上加难。

上海光华学院剑桥国际中心校长雷冬冬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教学特色,国际学校的多元化也是排行榜评判标准的很大障碍。

这些公办、民办学校的负责人均表示,市场上并不缺乏排行榜,缺乏的是来自于官方能够让人信服的直接数据,这也是最令人担忧的方面。

在很多发达国家,都有官方的教育机构对公立和私立的学校进行打分,随后公布在网络上,而目前在中国尚未实行。

目前,中国的国际教育学校会接受教育部的例常年检,但往往采取“事后补救”的检查机制,并无对其教育体系的系统检验与监督。因此,大多国际学校主要依托市场化行为进行“优胜劣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通常家长对国际学校的选择并不十分看重排行榜,甚至有些家长对这些榜单一无所知。对他们而言,学校的课程体系、学生人数、软硬件水平、升学情况、校园活动、学校环境、成本等因素才是他们看中的。

“另外,每个家庭给孩子选择的学校通常是要考虑很多现实的条件,比如孩子的能力、学校离家的距离等。”一位上海中学国际部的家长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她选择上中的主要原因是其重视中文教育、师资队伍稳定以及离家近等原因。

另外,几乎所有的受访家长均表示,目前来说,他们择校依靠的主要还是亲朋好友间的口口相传,“毕竟有熟人在里面,对学校内部具体的动作模式都非常清楚了,更觉得可信任,而外部的榜单很多时候有些利益的因素总让人觉得不客观。”

“我们学校前期基本上就是凭借良好的口碑宣传。”雷冬冬指出。

仍处于探索阶段

随着经济全球化、人才全球化趋势日益加深,国际化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国际学校仍存在很大的市场空间。

从最初只招收持有外国护照的学生的“外国人的学校”,到引进国外教育模式、培育留学人才的基地,我国国际学校经历了短时间内的迅速扩张。

排行榜显示,德威有4所学校进入百强,是进入百强学校最多的教育品牌,其次是惠灵顿、协和、耀中,分别有2所学校上榜。

在上榜的国际学校中,平均每学年学费达15万,最高的近30万。

据悉,在教委的严格规定下,复旦附中、进才等公办学校一年的学费不能超过七万六,一学期不能超过三万八;此次排行榜前列的包玉刚学校则高达三十几万,在学费水平上与公办学校相差三四倍。

与每年高额的教育费用相对应,家长对于国际学校的选择格外慎重。

“一所学校的核心是课程,而课程由教学人员来实施,所以学校的教职工团队还是最核心的。”一位公办国际学校的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中国国际教育网行业研究报告指出,2010年到2016年是转型变革阶段,民办国际学校呈30%增长率发展;同时更加强调中西融合,而公立学校国际班在2013年之后由于政策影响增长迅速减少并开始转型民办。

随着国际学校市场化竞争愈加激烈,不同的国际学校也注重发展不同的主打优势。在家长挑选着国际学校的同时,国际学校对于学生并非来者不拒,实力较强的学校有严格的选拔面试,通常都是很难挤进去。

“家长们必须清楚教育并不是很美好的,教育一方面培养人,一方面筛选人。”雷冬冬校长表示,任何教育体系都是为了选拔优秀的人才,家长必须为孩子的未来发展制定合理的规划,不可一味盲从。

0

发表我的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