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最新资讯>美国中学并不舒适,她凭什么说值得?

美国中学并不舒适,她凭什么说值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很让人羡慕的成长方式。留学,把这两件事合二为一了。2015年,中国在全球的留学生数量超过120万。什么概念?就是说,每4个国际学生中,就有一个中国孩子。

同时,来华留学的外国学生,也在逐年递增。孩子们进进出出的交流,成了中国融入世界的一个例证。

与八九十年代的出国读研潮不同,最近几年留学低龄化趋势明显。仅仅在美国读中小学的中国孩子,10年增长了60倍!

这些走向世界的中国孩子,经历了怎样的学习和成长呢?

 

娇娇和她的美国同学们

今天的主人公叫娇娇,从上海的重点公立学校,考到位于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镇(没错,就是普林斯顿大学的隔壁)的著名私立高中The Lawrenceville School。

嗲嗲的名字,害羞的小囡,历经磨砺,如今变成了一个有独立见解,敢于表达的成熟少女。

娇娇说,美国的中学绝不轻松,但是,她收获了非常珍贵的成长。

这一路上,她曾经历了什么样的考试?美国中学究竟什么样?有哪些未曾预料的成长?

来来来,搬小板凳听娇娇讲故事:)

 

彼岸,来之不易的录取

娇娇从幼儿园开始学英文,成绩一直不错。在上海时,她在重点学校排名班级总分前五。

但是,备考留美需要的托福考试,仍然考掉一层皮。

第一次考试,分数不够好;拼命考了第二次,结果只比第一次高了五分。按她的话说,听力听得快疯掉了。

一场历时四小时的托福考试,连考过英语六级的大学生,都需要强化准备,才可能达到入门或中上等的水平,想考到优秀很不容易。

作为中学生,娇娇说,多亏了美国的一次夏校(summer school)经历,让她的托福成绩有了质的飞跃。

先来科普一下,什么是夏校?(声明一下,这里纯粹客观讲述,没有任何广告)就是美国中学或大学在暑期举办的课程,根据不同的专业,由当地中学或大学的老师授课,可以修学分

很多中国孩子在正式出国念书前,会先到美国的夏校提前学习。也有一些不准备长期出国的少年、青年人,会到国外的夏校短暂学习,拓宽知识面。

娇娇当时挑选了难度比较大的“生物解剖”专业的夏校。

一开始,语言是个大问题,听课基本靠猜。

好在每天上午3小时,下午2小时,晚上2小时,全天7小时泡在学校,耳濡目染。娇娇说,一点不枯燥,很有兴趣。

那次“密集型、趣味性”的学习,不仅拓宽了知识面,而且帮助她增加了学习英文的信心和乐趣。

娇娇从夏校回来后,真正地从心底愿意埋头学英语,几番苦学,三战托福,没想到比第一次考试高出了30多分!

娇娇说,和她一起备考托福的同学们,有好几个人待在国内考了很多次,一直在刷题练习,但分数始终上不去。这让她觉得,夏校的经历很值得。充满乐趣、沉浸式的学习,反而提升了学习效果。

但只有英文成绩,还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美国的学校,最看重一个人的想法、行动力和领导力,更需要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每个成功入学的孩子,首先需要证明自己这些方面的能力。

娇娇通过一个项目,证明了自己。她回到妈妈老家——陕西的一个县城,调查当地的苹果产业。发现那里产量不小,销售却遇到瓶颈。苹果在很多地方卖出高价,但当地果农依然过着比较贫困的生活。于是,她利用微信,帮助果农们做营销。一个小姑娘,一边学习,一边开网店、写推文、还要到当地去考察,这一路上见识了课本以外的真实世界。

苹果卖得不错,而这个方案,也打动了Lawrenceville School的招生官。娇娇记得在录取通知邮件里,学校第一句话就是“你通过苹果项目去帮助当地果农的事情,非常打动我们……”

美国顶尖私立高中的申请,难度极大,录取率甚至低于哈佛。

多方面因素都影响录取结果,而娇娇的留学顾问启发她,最重要的是“Be yourself”,做真实的自己。

传统教育体制内的中国孩子往往过于“听话”,他们有良好的执行能力,但忽略了探索自己内心的热爱。

但在美国,教育者认为,茫茫宇宙,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星球。

娇娇在申请的过程中,通过一个苹果项目,从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的视角,追溯自己家乡文化的本源,尝试去理解经济学和社会学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并试图剖析问题、找寻解决方案,正符合美国学校对人才的考量。

申请的时候,娇娇把自己写的长达5000字的英文报告作为额外补充材料递给了美国私立高中,这份英文报告虽然有瑕疵,尚幼稚,但真实和诚恳,让美国学校印象深刻。

 

到美丽的小镇面试

而真正的考验,还在于面试。

娇娇至今仍记得,美国深秋的周末,夜已深了。但奔波于学校面试的中国孩子,仍然不敢睡觉。娇娇最想去的一所中学的面试,被安排在周一上午,整个行程的第一场。

学校竞争的人太多,要准备的东西也太多了,娇娇在酒店大堂里忍不住哭到崩溃。

太紧张了,但她必须加油,她希望成为更好的自己。

申请当中,娇娇遇到了一位自己信任的留学顾问,“像妈妈也像姐姐”,陪伴了她两年多的时光。

那次,顾问陪着她和妈妈一起去美国做实地访校面试。

娇娇说,压力很大的时候,也曾留美的顾问姐姐陪着她一起聊天,给她讲自己一路打拼的故事,让她很感动,也受到鼓舞。而娇娇的妈妈,更是放下了忙碌的工作,全程陪着女儿,支持她远渡重洋、追逐梦想。

那次的面试,娇娇用“紧张但快乐”来形容。

娇娇记得,面试官问了她很多具体的问题,比如,当她提到自己喜欢看某本书时,面试官会跟她讨论:最喜欢哪个章节?那一篇的主旨是什么?有什么收获和感受?

成功的面试是一场初次相见的愉快聊天,也是面试官和孩子们约下一次谈话的起点。

娇娇说,顾问姐姐一直告诉她,“面试要言之有物,切忌空洞浮夸”,聊天要有细节,要有料。

在准备面试期间,娇娇足足写了八张纸的材料。充分的准备,成为一切自信的来源。

整个面试和申请,像一段无法重来的成长时光。无论结果如何,在挑战当中,少年人的经历、想法和领悟力,得到了证明和肯定。

没有什么,比发现自己的智慧和潜力,更让人兴奋的事情了。

 

赛艇是体育课的一部分

美国中学,比想象的更丰富

娇娇所读的美国高中The Lawrenceville School,是一所有着200年历史的著名私立名校,位于普林斯顿大学隔壁,坐享天然丰富的教育资源。

每天8点上课。学习的课程有多少呢?仅仅课程表就有80多页!

课程内容包括:英语、数学、科学、外文、哲学、法律及法律程序(了解法律条文,民法的案例,熟悉美国的法律环境,提高法律意识)、地域研究(俄罗斯研究、中东研究等)、食品研究(农业、科技与食品安全)、古典与流行音乐、视觉艺术、戏剧、交叉学科等等。

来重点说说很多人感兴趣的交叉学科。

从名称上看,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学科,被组合到一起,比如诗歌与政治学、科技与文学研究,等等。

学校说,教育的重点,并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启迪思考,提高少年对世界的把控

比如,我们总认为,科学家逻辑发达,文学家非常感性,但是,科学和文学有哪些联系?为什么有的科学家也是诗人?为什么有的文学家可以创作杰出的科幻作品?理科与文学的思维,能否相互转换?

老师告诉孩子们,不要强行把自己归为某一类型,比如,我就是文科生,我是STEM类学生,结果让人生路越走越窄,而要更深入地参与世界,像企业家一样多多聆听、学习、思考世界的关联,做出判断和决策。

每个周一,孩子们会跟学术顾问一起午餐。就像成年人社交一样,一边吃饭,一边讨论重要问题、学业的困惑等等。

餐后,可以约学术顾问单独交谈。

3点钟,一天的学术课程结束。

有些文章说,美国中学下午3点钟放学,好像非常轻松,其实不是这样的。

3点左右,只是一天的学术授课结束了。接下来,学生们仍然待在学校里,参与非学术性活动,比如体育训练、公益项目、独立出版、文艺社团。

这些跟学术同样重要,也是升大学的一部分。

学生们在全方位的忙碌当中,学习挑战很多领域,全方位提升自己。

 

美国的中学,格外重视体育运动。

娇娇所在的学校,每天下午都有体育课程、体育社团活动。

学校希望通过体育,培养学生们的团队精神、提升坚韧品格、帮助孩子们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建立积极的情绪调节。

娇娇原本是个宅女,家里条件好,有父母保姆照顾一切,基本上不运动。但在美国的中学,周围的同学们都积极运动,她也成了赛艇队的一员,每天坚持跑步和水上运动。

采访时见到她,看到小姑娘一双漂亮健美的腿,被晒得淡淡的金色肌肤,一副阳光少女的魅力和笑容,让人深感年轻活力真美好!

回到上海,能够走路、坐地铁到达的地方,她已坚决不让家人开车送,因为“习惯了”,“希望自己走走”。

在美国的寄宿学校,娇娇晚上的时间表也排得满满。

5点半到7点吃晚餐,饭后是图书馆学习、小组讨论和社团排练的时间,活动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

每天上网的时间被控制在三小时以内,主要用来查资料。因为“网速不快,没法打游戏”。

我问喜欢玩《王者荣耀》的娇娇:“怎么样,还习惯吗?”

没想到她说:“很好啊!我现在也不怎么打游戏了,学校活动太多了,很充实!休息的时候,还是看看书比较舒服。”

 

收藏了眼泪,收获了淡定

面试前,娇娇哭成了泪人。但开学之后,她说自己只因为数学没考好,哭过一次。

从来没有因为想家哭过。“每天太忙了,顾不上想家”。

而更重要的是,想家也没有用。自己的事情,必须自己解决。

娇娇说,她现在变得比出国前淡定了很多。以前胆子比较小,遇到问题会紧张,不知道该怎么办,现在不会这样了。

“因为什么都要自己处理,每天都要想,早晨几点起床,几点出门,回来洗哪件衣服。即使时间来不及,也要自己做,因为没人能帮忙了。”

在上海的家里,娇娇说,自己生活得非常舒适。每天回到家,有保姆削好的水果,洗得干干净净的衣服,用不着自己动手做事。

但到了美国,这一切舒适的生活没有了。

“每天都不会很舒适,比如说,下午去划船队训练,结束后回屋洗澡,头发还没吹干,又要赶去吃晚饭。每时每刻,都不会是舒舒服服的状态。”

但娇娇觉得,这样很好!

因为,她开始变得无所畏惧了。

“现在变得,只要一遇到问题,马上会去想解决的方法:时间怎么安排啊,什么步骤,可以找谁帮忙等等。总之脑子里很快会去计划。”

出国前,娇娇的妈妈一直想安排她到农村支教,体验生活。但娇娇比较抗拒,“那么穷、那么苦的地方,过去干嘛?”

但这个暑假,娇娇说,她主动想去农村支教,去经历体验另一种生活。“不要活得太精致了。”

我问她:“你更喜欢以前,还是现在的自己?”

她马上说:“当然现在的。感觉更相信自己,更自由了。”

这让我想起歌里唱得:What doesn't kill me, makes me stronger. (那些没有打败我的,终于让我变得更加坚强)。

我看着这个十几岁的少女:长长的腿、健美的肌肤、自信的眼神、待人礼貌和气,觉得年轻的世界真美好!

真正的贵族教育,就应该是这样的。它不仅是名牌、保姆、豪车,而更是健康、自信、生命的开阔

就像娇娇的留学顾问对她说的:“无论在哪里,要做一个平实而温暖的人。这些才是真正难买的奢侈品。” 娇娇一直记得这句话。

娇娇说,等到大学毕业,她想回到中国,因为这里永远是她的家。

但是,如果再给她一次机会,她仍会选择少年时出国,因为“见识的东西太多了,知识和视野不一样了。人生更加自由!”

她说自己并没有遇到融入的问题。“越是排名靠后的学校,因为中国学生们英语不够好,越是混自己的圈子。但我们学校没有明显的圈子划分。”

出得去,回得来,这大概是娇娇的人生。

虽然每个孩子不一样,但是,有一批像娇娇这样的孩子,想象一下10年后她们在中美之间发挥能量,也给了我们这个国家,一份充满想象力的未来。

愿所有彼岸的少年人一路开心、收获丰满!

0

发表我的评论

发表